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莫子藝 張燦城
元旦前一天的早上,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中心普通病房裡兩位小夥子互相鼓勵打氣,原來這兩表兄弟準備當天上午接受同一種手術——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為什麼這麼巧,他們結伴去做手術呢?這還得從他們打籃球的經歷說起。
陳先生1個月前在打籃球的時候,投籃著地時扭傷了左膝關節。家人幫他立即聯絡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學科帶頭人查振剛教授。在門診裡,經過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以及相應的影像學檢查後,專家診斷陳先生的左膝前叉韌帶斷裂了。查教授建議先消腫止痛,擇期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
陳先生聽從查教授的建議,兩週後回到醫院複診,並且還帶上了自己的表弟林先生。原來陳先生的表弟3年也有打籃球落地扭傷的經歷。不同的是,林先生沒有馬上到醫院檢查及處理,經過自行的休息,疼痛慢慢減輕了。有一次參加短跑比賽,在60米短跑中能夠以9秒多完成。林先生自我感覺良好:“ 能跑這麼快,膝關節的傷肯定是痊癒了。”
查教授給林先生做了一系列體格檢查,發現其左膝關節有明顯不穩定。磁共振檢查顯示林先生的前交叉韌帶早已斷裂,半月板也因為關節的不穩定受到了磨損。於是查教授建議其接受手術治療,於是這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李劼若主任為兩人在同一天上午進行了手術治療。雖然表兄弟的手術名稱相同,但是由於林先生的膝關節不穩定時間較長,半月板磨損明顯比表哥嚴重,修復起來要多花很多工夫。兩臺手術順利結束後,非常明顯地看到,表弟的手術難度比表哥的大,手術時間比表哥的長,同時手術費用比表哥的多出一倍!
因此,李劼若主任提醒廣大市民,膝關節前叉韌帶受損後,切忌掉以輕心,不要以為“不痛就無事”。他說:“在青年中尤其常見前交叉韌帶斷裂,最典型的病例是踢球時受傷,當時抱膝叫痛,但送入急診室後經X光檢查不見骨折,幾日後,疼痛也不明顯了,甚至兩三週後可如常跑步和踢球,只是略感不穩。”
“這種不穩的關節,不單隻影響運動愛好者的運動表現,更會打擊他們的信心。林先生在受傷後,再也沒有接觸籃球運動。他只做一些快跑、游泳等簡單運動。“李劼若表示,膝關節受損後,不進行不規範治療,將會嚴重影響運動心理狀態!
另外,前交叉韌帶斷裂還可能會造成膝關節的遠期損傷。李劼若指出,前交叉韌帶斷裂後會影響行走、跑步時的穩定性,容易使傷腳往不正常方向輕微移動,將會加劇半月板、軟骨損傷風險,可能會使膝關節退化提早。李劼若說:" 有的患者的前叉韌帶斷裂了多年也不自知,直至進行磁共振檢查,才發現斷裂的韌帶早已消失。”
最後,專家強調,經過術後科學的康復指導進行鍛鍊,前叉韌帶受損的患者以後還是可以重返球場的,但是如果受傷的時間較長、傷得較重,康復進度將會更慢。(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餘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