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葉片變黃,最有可能是缺少某種礦物元素導致的。不同部位的葉片發黃也代表著不同位置缺素,大家可能都不瞭解的原因,今天分享一下。
一、缺素引起的不同部位的黃葉
植物缺鈣時,首先會在新根、頂芽、果實等幼嫩的部位表現症狀,使幼芽、嫩葉等分生組織發生捲曲畸形、失綠變黃、葉緣壞死,甚至導致生長點發粘、腐爛、死亡。當然,葉片變黃也不一定是缺鈣導致的,植物缺鐵、缺鎂都會導致葉片變黃。
缺鐵時,老葉保持綠色,但嫩葉失綠黃化,稱失綠症;嚴重缺鐵時,會造成葉片白化。
缺鎂時,老葉葉脈間失綠,並逐漸轉變黃色或白色,還會出現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紅色斑點或條紋,嚴重缺鎂時,整葉壞死。
二、元素移動性不同,缺素表現位置不同
不難發現,植物缺鈣、缺鐵症狀都先出現在幼嫩部分,而缺鎂則先出現在老葉上,這是不同元素的移動性不同導致的。一般缺素症狀表現在幼嫩部位的元素移動性較差,而表現在植株基部和老葉上的元素移動性較強。
根系吸收的礦質元素,是隨根壓流或蒸騰流透過木質部的導管運輸的,而葉片中的礦質則主要透過韌皮部的篩管運輸。
根系吸收的鈣在內導管的運輸依賴於葉片的蒸騰作用,因而蒸騰作用強的老葉常有鈣富集,而新生組織及果實常因蒸騰弱而缺鈣。且鈣在韌皮部內的運輸很弱,老葉中富集的鈣也難以運輸到幼葉、根尖和生長點,致使這些部位首先缺鈣。
根系吸收的鐵常優先進入芽和幼葉,但鐵一旦進入細胞和組織,就因其在韌皮部的移動性很低而較難再轉移到其他部位,因此植物的新生組織容易出現缺鐵症狀。
而鎂在韌皮部的移動性強,所以缺鎂症狀常首先表現在老葉上。
三、養分再利用過程
如上圖,養分再利用的過程分三步。
第一步:養分啟用:由需要養分的新器官發出“飢餓訊號”,並傳到老器官。
第二步:養分運輸:養分經韌皮部和木質部進行長距離運輸。
第三步:進入新器官:養分經主動運輸過程進入新器官細胞內。
缺素會導致作物減產、品質下降,進而效益降低。種植時應根據作物和土壤狀況施足基肥。發現缺素時,可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噴施所缺營養元素的1.5%~2%溶液,以迅速補充營養,保證植物健康生長。
【想要三畝田,還想看東南山上盛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