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
1932年的8月18日,付三妮身穿紅色嫁衣,坐上花轎嫁給了崔志堯,初入崔家她還有些不滿,畢竟媒人嘴中的崔家,是書香門第,家中良田十畝家境殷實。
可踏入崔家後才發現,崔家有一個偏癱的奶奶,一個無力氣的公爹,幾個小叔子年齡尚幼,小姑子更是剛剛會爬,除此之外還有丈夫嫂子留下的一個嗷嗷待哺的侄女。
這讓她瞬間看到了日後的光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就是她和丈夫,生活怎能過得去,但既嫁過來只能任命。
幸好洞房花燭時,她看到自己的丈夫溫潤爾雅,甚是體貼,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照顧好這個家。
付三妮日後也做到了,第二日她就脫下嫁衣,開始為崔家忙裡忙外,那段時間雖然辛苦,卻因有著丈夫的陪伴,苦也是甜。
但她沒想到,就在自己滿懷憧憬想要將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的時候,丈夫卻離開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付三妮在家中等了64年,等到自己即將去世,都沒能等到丈夫。
臨終時要求兒孫為自己身穿嫁衣下葬,只因她擔心幾十年未見,地下相遇丈夫認不出自己。
那麼她的丈夫崔志堯到底是誰?為何離家幾十年不歸?這一切都要從最初說起。
崔家是傳統的耕讀之家,家中條件起初確實不錯,而且雖然世代務農卻都讀了些書,也算得上是書香門第。
因此崔志堯受到家中的影響,成績一直很不錯,崔志堯卻在讀書時,接觸到新思想,看不慣奸商和軍閥互相勾結。
在學校組織學生上街遊行,反抗奸商和軍閥,因此被官府抓捕入獄,崔家得知訊息後,立刻四處找關係,想要將他救出來。
恰巧那時的崔父因病沒有勞動力,祖父為了將他贖出來借了一百塊大洋的高利貸,這才將崔志堯救了出來。
1927年的時候,他的哥哥考入了正定師範,而他也考入了保定二師。
這兩所學校都是名校,畢業後便能成為公辦老師,這讓崔家倍感高興,崔家覺得只要兩個孩子畢業,又有一份鐵飯碗,將來日子會一點點好起來。
但崔志堯卻沒有按照家人的期盼走下去,反而走向了一條艱難的道路,那就是革命。
崔志堯考入的保定二師,這所學校早在1923年就建立了黨組織,學校中是數不清的進步師生。
崔志堯入學後也有了革命思想,他在次年便入了黨,成為了一名黨員,也是反帝大同盟的骨幹。
九一八事變後,保定二師的學生紛紛上街遊行,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為了壓制學生們的遊行,反動派出動了軍警鎮壓,並且開除了50多名學生的學籍。
這其中就有崔志堯,訊息傳回老家時,家人擔心不已,母親憂思過度重病在床,後撒手人寰,爺爺也因此病倒,臨終前賣了幾畝地還清了貸款,又將崔志堯的哥哥崔喜堯叫回家,當家做主。
爺爺本想著大孫子守著僅剩的三畝地,還有一頭騾子,生活應該能夠過得去,卻沒想到自己的大孫子如此脆弱。
崔喜堯因為自小讀書,從未有過挫折,如今家中遭此劫難,他壓力很大,某天甚至沒看住騾子,騾子跑出去淹死了,這讓崔喜堯無法接受,一氣之下上吊自殺了。
崔喜堯的自殺,令崔家更艱難,他的妻子也拋下孩子回了孃家,奶奶更因此事得了偏癱,就在此時崔志堯回到了家中。
當他發現因為自己家中造此變故時,內心愧疚不已,他不在離家,而是挑起了家中重擔,在莊頭一邊教學一邊宣揚革命思想。
也是此時奶奶為他說了一門親事,那就是付三妮,婚後付三妮開始操持家中,崔志堯有時間也會教她識字,在他召集同志在家中開會的時候,付三妮也會為他放哨。
生活一天天過去,日子也一天天穩定,此時付三妮發現自己有了身孕,然而兩個人還來不及歡喜,崔志堯便接到組織的任命,在正定、新樂、行唐、藁城、靈壽五個縣城中發動暴動。
崔志堯一直在做此次暴動的思想宣傳活動,卻因為出現了叛徒,行動失敗,崔志堯被上級要求立刻轉移。
無奈崔志堯只能告別付三妮,離開家鄉,離開之前他許下承諾一定會回來,付三妮便守著這個承諾在家中等待。
後來付三妮生下一女,取名為忙妮兒,卻在四歲時患上蕁麻疹和瘧疾,因此不治身亡,女兒走後付三妮被孃家人接回去休養,此時孃家人一直勸她改嫁。
但付三妮不想離去,她想要等丈夫回來,於是回到了崔家,接著守候崔家,轉眼間幾十年過去,崔家的幾個小叔子都長大娶親,之後他們有了孩子,將幾個孩子帶到了付三妮眼前,讓她挑一個過繼。
於是付三妮過繼了五弟的長子崔大平,從此守著崔大平生活,並且還將自己的侄女介紹給崔大平,夫妻兩個對付三妮也很孝順。
1996年的冬天,行唐縣的一戶人家發生了火災,八十二歲的老奶奶被燒成了重傷,這位老奶奶就是付三妮。
她被送到了醫院的時候,醫生表示沒必要救治了,無奈家人將她帶回家,可回到家後,付三妮一直沒有嚥氣,每天眼中都期盼著什麼。
家人看著付三妮撐了幾天,也都流下了眼淚,此時付三妮的外甥女說:三姨,是不是在等我三姨夫?
付三妮一下流出了淚水,崔家人也都明白,這是掛念失蹤了64年的丈夫。
為了讓付三妮安心上路,崔家人找了一塊新磚,打磨光滑刻上了崔志堯之靈位的字樣,放到了骨灰盒中,謊稱是崔志堯的骨灰。
付三妮這才安了心,之後她又讓家人為她換上了當年嫁給崔志堯的大紅嫁衣,為她梳了頭髮戴上了紅花,付三妮才閉上了雙眼。
看著這樣的奶奶,崔大平的兒子也就是付三妮的孫兒崔建強,想起了奶奶說過的話:我百年之後不穿壽衣,換上嫁衣,你爺爺走的時候我才只有18歲,我怕他認不出我。
想到這裡崔建強淚如雨下,送走了奶奶之後,他便決定找到爺爺,不管爺爺在哪裡都要帶回來與奶奶合葬。
於是他開始尋找,這一找就找了幾十年,終於在2010年,在行唐縣史辦的一份資料中,得知爺爺曾寫過的一封信,上面的地址是江西高安。
於是他帶著奶奶的遺像,來到了高安,但卻找不到爺爺的蹤跡,直到後來聽當地老人閒聊,得知這裡曾有很多學校,很多共產黨在裡面做教書先生。
在1939年時,這裡還曾發生過團山寺大慘案,於是他立刻開始打聽,終於找到兩位老人,他們是當年那場大慘案中的倖存者。
這才得知爺爺當時一直在這裡從事地下工作,也死在了那場慘案中,他終於找到了爺爺,過後他帶著爺爺的遺骨,放在骨灰盒中帶回了家。
至此兩位分離七十餘年的老人,終於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