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遠志參加了一場同學會,作為最年長的一批90後,才剛步入而立之年,有的人已經有髮量擔憂了,問其原因,無不是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每個月被繁重的房貸、車貸壓的喘不過氣來。
有人開玩笑著說,明明自己還是單身,可每天忙完工作上的事後,留給自己的時間卻所剩不多了。雖為玩笑,卻也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一個是容易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正在閱讀此文的你是否也曾或為家庭、或為工作、或為生活、或為感情所無奈過,嘆息過?
然而,這些負面情緒在我們身體內停留的時間久了,就會容易生病,所以說,鬱悶也是種病。
我們常說,人身諸病,多生於鬱。
然,鬱解,則百病不生。
那麼,鬱症從何而來呢?
中醫認為啊,人因情緒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暴飲暴食,或寒溫不適等多方面因素易致氣、血、火、食、溼、痰六鬱之證。
然,六鬱之中,當以氣鬱為主。氣鬱而肝失調達,症見胸膈痞悶,我們的古人有個成語,叫作“捶胸頓足”,為何會捶胸呢?主要還是因為體內的氣機都鬱結在一塊兒了。
再來,氣鬱又使血行不暢而致血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氣滯則血瘀,症見胸脅脹痛。
此外啊,氣血鬱久則易化火,體內的鬱火把津液蒸騰掉了大半,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老覺得口乾、口苦的原因之一。
我們再回到肝臟,我們前面講,氣鬱則肝氣不舒,肝五行屬木,脾五行屬土,素有木克土,故有肝病傳脾之說,脾胃氣滯,則運化失司,升降失常,聚溼成痰,或食滯不化,溼鬱、食鬱、痰鬱由此而生。
今天,和大家介紹一劑解鬱良方——越鞠丸,又名芎術丸,出自朱丹溪的《丹溪心法》。
越鞠丸:香附、川芎、梔子、神曲、蒼朮
簡簡單單5味藥,個個都是獨當一面的好手。
氣鬱:香附
香附辛甘而微苦,芳香而性平,主入肝經,
其辛香之味善入肝經而散肝氣之鬱,微甘性平而無寒熱之偏,為疏肝理氣解鬱之要藥。
肝為藏血之髒,氣為血之帥,肝氣調和,則可助血行通暢,是故,香附還是調經止痛之主藥。
明代醫家李時珍對香附有著極高的評價,稱其為“氣病之總司,女科之主帥。”
《滇南本草》:"調血中之氣,開鬱,寬中,消食,止嘔吐。"
血鬱:川芎
川芎辛溫通散,走而不守,
其性升散,上行顛頂而為治療頭痛的要藥,古人素來就有“頭痛不離川芎”之說,
川芎功善活血,又長於行氣,為血中之氣藥,下調經水,中開鬱結。
此外啊,川芎常常與活血藥同用,可增強活血行氣之功,
與補血劑同用,能通達氣血,去瘀生新,補而不滯。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新血。"
火鬱:梔子
梔子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經,
中醫認為啊,苦善通洩,寒可清熱,是故,梔子善洩三焦火熱,其性清利,善導溼熱之邪而從小便出。
簡單講,梔子既入氣分而瀉火解毒,又入血分而涼血止血,為清洩火鬱之良藥。
《別錄》:"療目熱亦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胃中熱氣。"
《醫學啟源》:"療心經客熱,除煩躁,去上焦虛熱,治風。"
食鬱:神曲
神曲這味藥材,可能大家不太熟悉,
神曲既不是植物藥,更不是動物藥,是青蒿、杏仁等藥材加入麵粉混合後經過發酵而製成的酵母製劑。
神曲甘而不壅,味辛微散,具有行散消食,健胃和中的功效。
在此,想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一般啊,中藥名後加了個“曲”字的,大都是在原來的功效上多了消食化積的功效,然,藥材原有的功效因為混入了其他藥材和麵粉等而大大打折。
曾經遇到一位患者前來諮詢,說中藥吃完後,拿著醫生上次開的處方自行去院外的藥房買藥,結果效果卻不理想,是否醫院的藥材質量更好些?
遠志仔細核對了這位患者自行購買藥材的清單,發現其自行購買的藥材裡有一味半夏曲,而醫生開具的是法半夏,其實吧,半夏曲也具有燥溼化痰之效,然其燥溼化痰之力是遠不及法半夏的,這也是為什麼療效不顯著的主要原因。
神曲
溼鬱:蒼朮
蒼朮辛苦而性溫,主入脾、胃經,尤善燥溼健脾,
於內可化溼濁之鬱,於外可散風溼之邪,簡單講,但凡是溼邪所致之證,不論表裡上下,都可以用一些蒼朮來改善。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諸溼腫非此不能除。"
《玉楸藥解》:"燥土利水,洩飲消痰,行瘀,開鬱。"
痰鬱
講到這裡,方子裡的五味藥都已經講完了,那痰鬱何解?
朱震亨認為啊,“凡鬱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調理中焦而升降氣機,是故,全方重在行氣解鬱,氣行則血行,氣行則痰、火、溼、食諸鬱自解。
方子講完了,然,方無常方,量無常量,越鞠丸也僅是一個基礎方:
若氣鬱偏重者,可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殼、厚朴等助其行氣解鬱;
血瘀偏重者,當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紅花等以助其活血化瘀;
紅花
火鬱偏重者,可重用梔子,酌加黃芩、黃連以助清熱瀉火;
黃芩
食鬱偏重者,可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麥芽以助消食;
溼鬱偏重者,可重用蒼朮,酌加茯苓、澤瀉以助利溼;
痰鬱偏重者,可酌加半夏、瓜蔞以助祛痰。
最後想說,生活或許很苦,但也要開心的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