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東西(公眾號:aichip001)
作者 | 高歌
編輯 | Panken
芯東西1月6日報道,今天,嵌入式CPU設計公司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芯科技,股票程式碼:688262)以發行價41.98元/股登陸科創板。
國芯科技開盤價為44元/股,開盤後股價有所波動,最低跌破發行價為41.26元/股,最高為45.92元/股。截至芯東西成文,國芯科技股價42元/股,漲幅1.29%,總市值101億元。
國芯科技在CPU IP方面以摩托羅拉的“M*Core指令集”、IBM的“PowerPC指令集”和開源的“RISC-V指令集”為基礎,設計了8個系列40餘款CPU核,且具有14nm晶片流片經驗。
國芯科技起源於工信部和摩托羅拉在2000年簽訂的技術轉讓備忘錄,其中摩托羅拉將32位微處理器指令集M-Core轉讓給中國。2001年6月,上海科技、南京斯威特、神州資訊共同出資設立國芯科技。
國芯科技營收呈遞增趨勢,其2018年-2021年上半年各期營收分別為1.95億元、2.32億元、2.59億元和1.40億元。
本次IPO,國芯科技計劃公開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所募資金共計6.0251億元。這筆資金將被用於“雲-端資訊保安晶片設計及產業化”、“基於C*Core CPU核的SoC晶片設計平臺設計及產業化”、“基於RISC-V架構的CPU核心設計”三個專案。
▲國芯科技募集資金安排
一、董事長曾為東南大學博導,2003年發起中國C*Core產業聯盟
談到國芯科技的建立,離不開現任國芯科技董事長的鄭茳。鄭茳1966年生人,1985年於東南大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職。1994年,鄭茳被破格提升為教授,1996年他成為博士生導師,並任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副校長。
在東南大學任教多年後,鄭茳發現中國積體電路的設計水平和外企相比有很大差距。恰巧當時摩托羅拉想要在中國蘇州建設一個積體電路設計中心,因此鄭茳就加入了摩托羅拉。1999年,摩托羅拉在蘇州設立了中國首間國家級IC設計中,鄭茳任該設計中心的經理。
▲國芯科技董事長鄭茳
後來鄭茳接受採訪稱,在摩托羅拉工作時,他需要獲得英國Arm的CPU授權,這讓他進一步看到了CPU國產化的難關,決心打造國產處理器。2000年8月,摩托羅拉與工信部簽訂技術轉讓備忘錄,同意將32位微處理器M*Core及相關技術完全轉讓給中國。
2001年6月,上海科技、南京斯威特、神州資訊各出資500萬元設立國芯有限,鄭茳任董事長。基於摩托羅拉的M*Core,國芯有限研發設計了C*Core(32位嵌入式CPU)技術。
2003年4月,國芯科技、中芯國際、上海宏力、國家積體電路產業化基地等60餘家單位共同發起組建了“中國C*Core產業聯盟”,其中國芯科技是該產業聯盟的核心發起單位。
2019年,國芯有限變更為股份公司,國家積體電路基金持股1553.06萬股,佔8.63%,是當時國芯科技的第三大股東。
二、營收穩步增長,中雲信安為金融安全晶片大客戶
報告期內,國芯科技營收呈遞增趨勢,其2018年-2021年上半年各期營收分別為1.95億元、2.32億元、2.59億元和1.40億元,2018年-2020年3年的複合增長率為15.42%。
利潤方面,2018年國芯科技淨利潤為319.66萬元,2019年這一數字漲到了3113.64萬元;2020年國芯科技淨利潤為4574.46萬元;2021年上半年國芯科技淨利潤為317.39萬元。
▲國芯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營收及淨利潤變化
國芯科技的主要產品和服務為IP授權、晶片定製服務和自主晶片及模組產品,其中晶片定製服務包括定製晶片設計服務和定製晶片量產服務。
報告期內,自主晶片及模組產品和晶片定製服務是國芯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兩項收入相加佔國芯科技營收的七成以上。
▲國芯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各業務收入佔比變化
從客戶情況來說,中雲信安在2018年-2021年上半年一直是國芯科技的前五大客戶,主要採購國芯科技的金融安全晶片。
此外,深圳華智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也透過中雲信安在國芯科技的金融晶片基礎上配套模組後進行採購。
▲國芯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戶情況
作為一家採用Fabless模式的公司,國芯科技主要採購專案為晶圓、封裝測試、電子元器件等。報告期內,臺積電是國芯科技的主要晶圓供應商,華天科技則是其最主要封裝測試供應商。
▲國芯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前五大供應商情況
三、基於三大指令集打造國產CPU
作為中國老牌的晶片設計廠商,國芯科技的定位是聚焦於國產自主可控嵌入式CPU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的晶片設計公司。
根據招股書,國芯科技目前以摩托羅拉授權的“M*Core指令集”、IBM授權的“PowerPC指令集”和開源的“RISC-V指令集”為基礎,實現了8個系列40餘款CPU核心。
▲國芯科技CPU研發歷程
雖然國芯科技此前的產品基於摩托羅拉和IBM的授權,但2019年IBM已將PowerPC指令集開源,國芯科技產品不再受限於指令和架構授權;摩托羅拉的微處理架構則主要用於國芯科技現有的成熟產品。
而自2017年起,國芯科技基於開源“RISC-V指令集”的CPU核心已經逐步研發完成,能夠滿足未來的國產替代需求。國芯科技還計劃持續開發基於“RISC-V指令集”的CPU,實現RISC-V CPU對物聯網節點、金融安全及端安全應用晶片產品的全面覆蓋。
國芯科技的主要競爭目標是全球CPU架構龍頭Arm。與之相比,國芯科技在市場佔有率、歷史積澱、經營規模、產品豐富性和技術水平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但國芯科技憑藉自主研發的CPU技術,在國家重大需求領域和資訊保安領域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並已在汽車電子領域實現了突破。
▲國芯科技的自主晶片及模組研發情況
當前,國芯科技已擁有14nm FinFET流片經驗和40nm eFlash/RRAM等工藝節點晶片的規模量產經驗。截至2021年6月30日,國芯科技累計為超過90家客戶提供了超過130次的CPU IP授權,累計為超過70家客戶提供了140餘次的晶片定製服務。
相較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國芯科技三大業務的毛利率都略高於平均水平。
▲國芯科技各業務毛利率與上市公司對比
報告期內,國芯科技累計研發投入2.52億元,佔營收的30.45%。截至2021年6月30日,國芯科技已獲授權專利116項,擁有126項軟體著作權和33項積體電路布圖設計。
截至2020年末,國芯科技研發人員為137人,佔公司總人數比例為55.47%,其核心技術人員共有6人,公司實際控制人鄭茳、肖佐楠、匡啟和都在其中。
具體來說,鄭茳為東南大學出身,在1985年至1997年期間曾任東南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等;1998年-2002年曾任摩托羅拉中國積體電路設計中心經理。
肖佐楠曾入選國家“萬人計劃”,1994年-1998年任中國華大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工程師;1998年至2003年曆任摩托羅拉蘇州設計中心工程師、部門經理;此後在國芯科技擔任IC設計部經理、總經理、董事等職務。
匡啟和1999年至2002年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3年任江蘇意源科技有限公司部門經理;2003年至2019年曆任國芯科技有限部門經理、副總經理;現任國芯科技董事、副總經理。
▲國芯科技董事長鄭茳(左一)、董事總經理肖佐楠(左二)、董事副總經理匡啟和(左三)
四、大基金為第三大股東,三大核心技術人員為實際控制人
由於國芯科技第一大股東寧波麒越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13.38%的股份,第二大股東西藏津盛泰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10.79%的股份。因為兩大股東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過30%,故國芯科技無控股股東。
此外,國家積體電路基金也以1529.75萬元的金額,持股8.63%,是國芯科技的第三大股東。國芯科技董事長鄭茳、董事兼總經理肖佐楠和聯創投資也持有5%以上的公司股份,其持股比例分別為7.34%、5.14%和5.13%。
▲國芯科技股權結構
國芯科技實際控制人為董事長鄭茳、董事經理肖佐楠、董事副總經理匡啟和,3人共持有公司28.37%的股權,並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若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則以鄭茳的意見作為一致行動的意見。
▲國芯科技股本情況
結語:國芯科技上市或擴充國產CPU生態
作為國產CPU開發商,國芯科技在市場份額或技術水平上無法與英特爾或Arm匹敵,但其自研CPU為資訊保安等關鍵領域提供了一個自主、可靠的選擇,在一些市場中起到了獨特的價值。
同時,國芯科技自2001年建立以來,已走過20餘年,其營收情況較為穩定。本次IPO或許能夠幫助其在技術研發取得一定突破,實現基於C*Core CPU的SoC晶片和基於RISC-V的CPU核心,擴充國產CPU生態,為汽車電子、資訊保安等關鍵領域提供新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