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一共出了四百多位皇帝!但是這其中有一些皇帝並不被後人所熟知。比如那些割據政權裡的皇帝,或者存在時間太短的王朝裡的皇帝。
但是,有幾個明明是大一統王朝裡面的正統皇帝,不但不被後人熟知,甚至都快被遺忘了,這幾個皇帝都有誰呢?今天我就和您來盤點一下。
第一位和第二位,分別是西漢的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
劉恭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他的生母到底是誰已經無法考證,因為在劉恭出生之後不久,他的生母就被呂后謀害,然後把劉恭交給皇后張嫣扶養。
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漢惠帝劉盈駕崩,因為劉盈駕崩的時候只有23歲,所以年齡不大的劉恭就繼承了皇位,是為西漢前少帝。也正是因為劉恭歲數太小,所以他這個皇帝基本上就是個傀儡!國家大事都是她奶奶呂后說了算!
後來隨著劉恭慢慢長大,從一個老宮女的口中知道了皇后張嫣不是自己的親媽,自己的親媽早就被呂后給害死了,所以劉恭就懷恨在心,並且揚言長大以後要為母報仇。
這事兒很快就傳到了呂后耳朵裡,以呂后的脾氣,肯定不留著這個禍害,所以就在公元前184年6月15日這一天,派人把劉恭害死了。
劉恭死後,他的弟弟劉弘被呂后扶上了皇位,是為西漢後少帝。
劉弘的年紀也不大,而且也是個傀儡。他在位的幾年裡執掌西漢大權的依然是呂后。
公元前180年8月呂后去世,大臣周勃、陳平等人發動政變剷除了呂家的勢力。
掌握了大權的周勃、陳平等人害怕劉弘長大以後會報復自己,所以就決定另立一個新皇帝。他們汙衊劉弘和其他幾個劉盈的兒子都是來歷不明的野種,所以就廢掉了劉弘,然後迎立劉邦的四兒子劉恆繼位為帝。劉恆繼位不久,也就是公元前180年11月14日,劉弘和幾個兄弟都被秘密地殺害了。
因為劉恭和劉弘都是傀儡皇帝,而且為了強調劉恆繼位的合法性,所以好多人都不承認劉恭和劉弘的皇帝身份。雖然劉恭和劉弘都是西漢王朝裡面按照程式正常繼位的正統皇帝,但是《史記》和《漢書》裡面連這兩位皇帝的本紀都沒有,他們倆在位的那八年,也都用“呂后稱制”敷衍過去。
第三位,東漢前少帝劉懿
公元125年三月,漢安帝劉祜駕崩,劉祜有親生的兒子,叫劉保,而且已經10歲。但是,因為劉保的親媽是被閻太后害死的,所以閻太后和她哥哥車騎將軍閻顯不願意由劉保來繼承皇位。他們廢掉了劉保,迎立劉保的叔叔北鄉侯劉懿為皇帝。
別看這個劉懿是劉保的叔叔,但歲數比劉保大不了多少。閻太后之所以立他為帝,就是想立一個聽話的傀儡,好讓他們閻家繼續把持朝政。
但是,也不知道是劉懿的身體不好,還是當傀儡皇帝心裡太憋屈,他只當了七個多月的皇帝就駕崩了。
劉懿駕崩以後,閻太后和車騎將軍閻顯還想再找其他的歲數小的藩王來繼位,但是他們還沒來得及再立一個小皇帝,太監孫程、王康就發動政變,擁立漢安帝劉祜的親兒子劉保繼位了。閻太后一夥也被徹底清算。
因為劉保本來就應該在漢安帝劉祜駕崩之後繼位,所以他登基以後不承認劉懿的皇帝身份。而且因為劉懿在位沒有超過一年,所以《後漢書》也沒有專門寫劉懿的本紀。後世都稱劉懿為東漢嬰帝或東漢前少帝。
但是不管怎麼說,劉懿確確實實坐上了東漢王朝的皇帝寶座,而且還做了七個月。
第四位,東漢後少帝劉辯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這位皇帝肯定不陌生,他就是漢靈帝的大兒子,也就是漢獻帝的哥哥。
公元189年5月13日,漢靈帝劉宏駕崩,兩天後,作為嫡長子的劉辯正式繼承了皇位。
但是,劉辯只在位四個半月,就於公元189年9月28日被董卓廢掉,史學界稱他為東漢後少帝。
劉辯也是因為當皇帝沒有超過一年,所以《後漢書》上沒有把他作為正統皇帝來記錄。但是,這個劉辯可是東漢皇帝裡面唯一一個以先帝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所以無論是在血統上還是程式上,劉辯絕對是東漢王朝的正統皇帝。
第五位,唐少帝李重茂
李重茂是唐中宗李顯的四兒子,公元710年7月3日,唐中宗李顯駕崩,他是被自己的媳婦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給害死的。李顯駕崩之後,韋后立李顯的四兒子,16歲的李重茂繼位為帝。
但是,李重茂在位還不到一個月,他的叔伯哥哥李隆基就聯合他的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剷除了韋后集團,史稱“唐隆政變”。
掌握了大權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廢掉了李重茂,擁立李旦為皇帝。
其實,不管韋后集團怎樣作惡多端,李重茂作為李顯的兒子,由他來繼承皇位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的!但是他的叔伯哥哥和姑姑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把他這位正統皇帝給廢掉。
不管是《新唐書》還是《舊唐書》,都不把李重茂當做正統皇帝來記載,這也就導致了這位正統皇帝慢慢被人遺忘。
第六位,蒙古大汗阿里不哥
公元1259年11月8日,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城駕崩。蒙哥死後,蒙古帝國的汗位之爭又一次上演。而這次爭奪汗位的兩個人分別是蒙哥的四弟忽必烈和七弟阿里不哥。
當時,老四忽必烈正帶兵在湖廣一帶和南宋交戰,而老七阿里不哥則是鎮守首都哈拉和林。
其實兩個人都有奪取大汗之位的野心,也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支援忽必烈的,是一部分蒙古宗王和中原地區的漢族地主。而支援阿里不哥的,大多都是蒙古的本部宗王以及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
因為這次汗位之爭牽扯到了蒙古遊牧文明和漢地農耕文明的激烈碰撞,所以兩方面的矛盾已經沒辦法調和。
公元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開平,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召開了由一部分宗王參加的忽裡臺大會。在大會上,忽必烈被推舉為大蒙古國皇帝。
而就在不久之後,阿里不哥也在蒙古本部宗王和朮赤系,察合臺系以及窩闊臺系宗王的支援下在阿勒泰山宣佈繼位為蒙古大汗。
就這樣呢,蒙古帝國的第一次汗位大戰正式爆發。
經過四年多的戰爭,阿里不哥被四哥忽必烈打敗。本著成王敗寇的政治規則,雖然當了四年多的蒙古大汗,而且得到了朮赤、察合臺和窩闊臺三系宗王的支援,但是阿里不哥的大汗之位並沒有被後來的元朝所認可,《元史》也不把阿里不哥當皇帝來對待。
我認為,從道統和法理上來說,阿里不哥的汗位比忽必烈更正統,更合法!
因為按照成吉思汗定的規矩,要想繼承蒙古大汗之位,必須要透過由各個支派宗王參加的忽裡臺大會的認可。而且召開忽裡臺大會的地點一定要在蒙古本部。
比如在元定宗貴由駕崩之後,欽察汗國的大汗拔都表示支援由蒙哥來繼承汗位,所以他就在自己的地盤上召開忽裡臺大會,並且推舉蒙哥做蒙古大汗。但是因為地點不是在蒙古本部,所以這次忽裡臺大會並不合法。
就因為這個原因,橫掃歐亞的拔都汗也沒有辦法,只能讓弟弟別兒哥帶著各路宗王回到蒙古草原又來了一次忽裡臺大會,這才讓蒙哥成功坐上大汗之位。
所以說,相比較起來,阿里不哥才是正統合法的蒙古大汗。
但是,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因為阿里不哥失敗了,所以元朝的皇帝列表裡,可以有沒當過一天皇帝的拖雷和真金,但就是沒有阿里不哥。
以上這幾位皇帝?無論是道統上,理法上,還是繼位程式上,其實都沒有任何問題,他們都是堂堂正正的皇帝。只不過,他們都在權力鬥爭中失敗了,所以才被人為的隱藏起來,到最後甚至被後人遺忘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