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本人老是懷舊督軍府。不僅是本人與他30年的情感,還是山西人與他1000年的糾結和情愫。至少它在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朝是有溫度的,可感的。由於這個院落過於淵深,本人只是一次次研究進入,先說這個“梅山會議廳”。
看上去,這棟建築有些陰氣,據說他在民國很熱鬧,在當代也很熱鬧。但著實有些陰氣。
這曾經是太原市最高建築,
我攀上這座100年的鐘樓,回頭南望
前面是一個灰色歇山頂,
四角是四個攢尖頂塔樓,
樓體呈工字型,這就是梅山會議廳
“梅山廳”是建國後的稱謂,民國時代稱“自省堂”,又稱督軍府禮堂。系閻錫山入主督軍府後建造,位於煤山假山之前。建於民國七至八年(公元1918至1919年)。
這座建築中西合璧,面寬九間、進深八間,高兩層,前後均設兩層簷廊,旁側為西洋式倚門及尖拱窗;兩山牆面,為上下對稱的狹長窗戶,看上去有稜有角。柱、額、枋均有彩繪,上以琉璃瓦覆頂,很精美。 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特色的現代建築物。
入門發現已經拆卸一空,唯有樑架廊柱。但仍能看出其曾經的豪華與熱鬧。堂內設柱,建有上下兩層木構圍廊,均飾以彩繪,看上去古色古香,我想,記憶里老人描繪的“富麗堂皇”一詞用在這裡最好;堂之中央具有寬敞的空間,門對著一個舞臺(主席臺),似乎是唱戲的舞臺。估計一下,約莫可容納500餘人,屬於今日之中型會議廳。
據說這是閻錫山開大型重要會議和接待貴賓的場所。民國曆史上的許多事件與此地有染。譬如抗戰前夕,周恩來多次應邀於此,與閻錫山洽談聯合抗日事宜,也曾於此怒斥中共託派之張慕陶。
為了區別文瀛湖(兒童公園)畔的“自省堂”,這座自省堂,以“小”區分。
我置身於雕樑畫棟其中,懷想100年來——這裡曾經發生的大事,想象著這裡一定是進進出出,人頭攢動,掌聲陣陣,然而,這一切成為了絕響。那位第一號主人——閆督軍,在享受盡威福之後,在1949年3月29日下午落荒而走,如今早已在臺灣作古。
據說,民國時代,“自省堂”堂額是康有為所書。堂內有仿顏體"悔過自新"四個大字;共和國時代,堂內有李夜冰的畫,有趙望進的書法,然而,李趙二賢尚在,卻不見其書畫蹤影,究竟去了哪裡呢?真是時光與歷史的魔法使然。
走到後面的走廊上,一片零落,舉目北望,梅山鐘樓就在不遠處。它陪伴自省堂已經百年,現在正迎來又一個時代。倆個建築堪稱難兄難弟,不離不棄,攜手度過百年,將往何處?!
在此,借用兩句他人詩句,表達胸意:
人事有代謝,
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
我輩復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