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年晉國經過長達六十七年的內亂,最終小宗取代大宗,實現了統一,晉獻公即位後為了擺脫這種公族逼君的局面,誅殺桓莊(曲沃桓叔,曲沃莊伯)之族,大大鞏固了君權,從此以後,晉國成了無公族的國家。晉獻公疏遠忌憚公族,他所倚重的人物:士蒍,裡克,荀息,呂甥,郤芮,郭偃,趙夙,畢萬等都是異姓貴族。
也許長期的內鬥在晉獻公心裡埋下了陰影,讓他對自己的兒子也不禁產生懷疑,驪姬之亂,太子申生被逼死,重耳,夷吾出逃,從此晉國國君的兒子一般不被留在本國,但是政治鬥爭不僅僅是穩定內部,隨著時間的發展,晉國正是因為公室人員和力量單薄,使各個卿大夫不斷坐大,最終導致三家分晉。
俗話說“華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義看晉國”,晉國世卿出將入相,前後十幾代人輔佐晉公,他們的矛盾變遷,恩義情仇不僅影響著晉國的走向,也為華夏文明譜寫了一幅壯烈的篇章。
郤氏家族
郤榖,郤溱,郤缺,郤克,郤至
郤至與堂兄郤錡(郤克嫡子),叔父郤犨(chou)並稱“三郤”
郤氏是晉國老牌貴族,姬姓,在晉獻公伐翟中,公族子弟叔虎戰功顯赫,獻公把郤邑封給他,稱郤氏。
狐氏家族
狐毛,狐偃,狐射姑
被晉懷公殺害的晉國大夫狐突是狐偃,狐毛的老爸。狐偃,狐毛跟隨重耳多年,是文公的股肱之臣,為晉文公的霸業付出了畢生心血,狐偃的品行和才華得到各國諸侯大夫的一致推崇。
先氏家族
先軫,先且居,先都,先蔑,先克,先榖
提起城濮之戰和崤之戰,就不得不提起先軫了,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同時擁有元帥頭銜和元帥戰績的軍事統帥,先氏家族在晉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胥氏家族
胥臣,胥甲,胥嬰,胥克,胥童
胥臣跟隨重耳流亡十九年,回國封賞時官拜司空,曾被封於臼的采邑,也稱為臼季,胥臣的世代子孫都是晉國的大夫。
欒氏家族
欒枝,欒盾,欒書,欒黶,欒盈
欒氏也是姬姓老牌貴族,欒枝的老爸欒共叔是晉靖侯之孫欒賓的孫子,重耳流亡時,欒枝,先軫,郤榖都是他的內應。
範氏家族
士蒍,士缺,士會,士燮,士匄(gai),範鞅,範吉射
說起士蒍的老爸大有來頭,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周宣王聞謠輕殺,杜大夫化厲鳴冤”,杜伯被殺後,他的兒子隰叔逃亡晉國,在晉國掌管禁令刑獄,士蒍便是隰叔的兒子。子承父業士蒍成為晉獻公時期的重臣,到了士會執政時,受封範邑,世稱範武子,其子孫以範為氏,稱範氏。
中行氏家族
荀林父,荀庚,中行偃,中行吳,中行寅
荀林父的父親叫逝敖,生平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蹟,但他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荀息,假道伐虢的策劃者。因荀林父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氏。
智氏家族
荀首,智罃,智盈,智躒,智申,智瑤
我們發現智氏和中行氏都叫荀某某,沒錯他們原本也是一家,只是分別自立門戶,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采邑於智邑,以邑為氏,稱智氏。
韓氏家族
韓厥,韓穿,韓起,韓須,韓不信,韓庚,韓虎
史載韓氏是曲沃一宗,屬於晉國公室,曲沃桓叔的兒子萬封於韓原,立韓氏,稱韓原,便是韓氏一族的始祖。
趙氏家族
趙衰,趙盾,趙朔,趙同,趙括、趙旃,趙武,趙成,趙鞅,趙無恤
趙氏大概是人丁最興旺的家族了,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家族,趙衰跟隨晉文公十九年不離不棄,為人低調。晉作三軍六卿,郤轂、郤溱、狐毛、欒枝、先軫皆為趙衰所薦,他的讓賢實在令人可敬,以致晉文公臨終之時覺得愧對趙衰,終於任其為新上軍將,從此趙氏正式登上卿的舞臺。
魏氏家族
魏犨,魏相,魏頡,魏絳,魏舒,魏取,魏侈,魏駒
魏是西周姬姓封國,史載公元前661年,晉獻公滅魏,封大夫畢萬於魏,稱魏氏。魏犨是一員猛將,跟隨晉文公多年出生入死,保衛文公的安全,被冊封為晉國大夫。五賢臣之一,功勞很高,為魏氏在晉國奠定了更深厚的基礎。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設立三軍六卿,到公元前453年韓,趙,魏共滅智氏,晉國六卿十一個世族執政晉國180年,他們不僅是晉國霸業的建造者,同時也在維護著周室王朝,抵禦四夷,捍衛著華夏文明,當然他們也是晉國的終結者,這便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