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的安徽省明細地圖,能找到你的家嗎?當時實行省、縣兩級制。因為沒有現在的地級市,解放後行政區劃有些變動,因此部分縣在地圖上還找不到。如蕭縣碭山和盱眙泗洪四縣還沒有互換,因此當時蕭縣碭山縣不在安徽轄區內,其中泗洪縣仍屬於泗縣的一部分,還沒有設縣。
圖一:亳縣和渦陽縣。亳縣由清朝潁州府散州亳州改名而來。
圖二:宿縣、靈璧縣以及蒙城縣北部。宿縣即清朝鳳陽府宿州。轄區大致包括今天的宿州市埇橋區大部分和淮北市濉溪縣。宿州市埇橋區的褚蘭、桃山、楊莊等鄉鎮當時屬江蘇省蕭縣管轄。1938年靈璧縣的轄區北抵廢黃河,南部至淮河北岸。今天的固鎮縣縣城以及部分鄉鎮當時屬靈璧縣。北部江蘇省徐州市觀音國際機場所在的雙溝鎮當時屬靈璧縣管轄。
圖三:太和縣和渦陽縣南部。太和縣原名泰和縣,元朝時改名太和。
圖四:臨泉縣、阜陽縣和潁上縣。臨泉縣原屬阜陽縣,1934年由阜陽縣西部劃出,設立臨泉縣。阜陽縣是清朝潁州府附郭縣,後民國廢州府,保留阜陽縣。今天的阜南縣當時仍屬於阜陽縣。
圖五:懷遠縣、鳳臺縣和蒙城縣南部。地圖上懷遠縣比今天大很多,除部分劃出設立固鎮縣外,淮河南岸的淮南市區一部分和鳳陽縣武店鎮等部分鄉鎮也屬於懷遠縣。
圖六:泗縣、五河縣和盱眙縣。泗縣即清末泗州直隸州。泗洪縣還沒有設定,屬於泗縣一部分。盱眙縣於解放後和江蘇省交換,劃入江蘇省。
圖七:鳳陽縣、五河縣和靈璧縣南部。鳳陽縣為明清兩朝鳳陽府附郭縣,津浦鐵路在縣鏡西北部跨越淮河,後發展成蚌埠市。
圖八:定遠縣、嘉山縣、滁縣、來安縣和全椒縣。嘉山縣即今天的明光市。滁縣即清朝滁州直隸州,今天的滁州市市轄區。
圖九:霍邱縣、壽縣和六安縣北部。壽縣清朝時為鳳陽府散州壽州、今天的長豐縣一部分當時屬壽縣。六安縣清朝時為六安直隸州,今天為六安市市轄區。
圖十:合肥縣和巢縣。合肥縣為清朝廬州府附郭縣,解放後設立合肥市,東部設立肥東縣,西部設立肥西縣,後兩縣北部由劃出部分鄉鎮和壽縣定遠縣部分鄉鎮合併一個新縣,即長豐縣。巢縣就是今天的巢湖市。
圖十一:立煌縣、霍山縣和六安縣南部。立煌縣即今天的金寨縣,當時為安徽省政府臨時駐地。
圖十二:舒城縣、廬江縣、桐城縣和潛山縣。
圖十三:懷寧縣。懷寧縣1938年前為安徽省省會。清朝時為安慶府附郭縣。1927年至1929年之間曾在縣城設立安徽第一個市安慶市。
圖十四:嶽西縣、太湖縣和英山縣。英山縣於1932年劃入湖北省,因此地圖上標識是省外,但因為剛劃出不久,仍有英山縣鄉村的明細地圖。
圖十五:含山縣、和縣和當塗縣。剛好這三縣今天都屬於馬鞍山市。當塗縣為清朝太平府的附郭縣,後劃出部分地區設立馬鞍山市區。和縣為清朝和州直隸州。
圖十六:無為縣、銅陵縣、繁昌縣、南陵縣和蕪湖縣。
圖十七:望江縣和宿松縣。
圖十八:貴池縣、青陽縣、石埭縣和太平縣。石埭縣為今天的石臺縣。太平縣為今天的黃山市黃山區。
圖十九:東流縣和至德縣。1959年兩縣各取地名第一個字合併為東至縣。
圖二十:宣城縣、郎溪縣和廣德縣。
圖二十一:祁門縣、黟縣、休寧縣和歙縣。
圖二十二:涇縣、旌德縣、寧國縣和績溪縣。
圖二十三:天長縣。今天地圖上的天長市就像打入江蘇腹部的小拳拳,不過當時因為盱眙縣還在安徽省,並沒有這個小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