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三強是我國家喻戶曉的“脊樑”級人物,可以說,他是我國原子能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國家國防事業貢獻了終生。
每當人們提到錢三強,總是會豎起一根大拇指,他是中國人民最為尊重的一位歷史人物。
對於這樣的偉人,人們或許會好奇他的後代如何。
往上看,只能說是“虎父無犬子”,他的父親是著名國學大師錢玄同,這可是“五四”期間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在人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
錢玄同
這位歷史中熠熠生輝的父親也給兒子起了一個“錢秉穹”的名字,希望他能“手握蒼穹,控制宇宙”,可以看出對兒子的希望是相當之高了。
可後來,錢秉穹在上學時的時候,由於和周豐一和李志中的關係很好,三人的友誼非常深厚,錢秉穹排在第三,“三強”的外號漸漸叫開,也就改了名。
雖沒沿用父親給的名字,可錢三強的貢獻卻早已超乎父親意料。
1992年6月28日,78歲的錢三強因病去世,那麼作為他的孩子,他們的現狀如何呢?
錢三強的兒子,同樣是優秀的物理學家
如此傑出的夫妻,自然少不了各路家長的爭相崇拜。
人們的好奇心已經從他們轉移到了他們的子女身上,錢三強和妻子何澤慧育有一對子女,兒子名為錢思進,女兒名為錢民協。
從名字中便能看出,錢三強夫婦對於他們還是抱有極高的期望。
可能有這樣一位優秀的父親,這對姐弟也一直以自己的父親為榜樣,這樣的孩子,從小承受的就要比別人多。
70年代,兒子錢思進被組織安排到山西插隊,他原本的打算是投身於祖國科研事業,可當時這種轉變,令他一度茫然,只能去找自己的父母傾訴。
父母非常理解兒子的遭遇,千言萬語匯聚成了了一句話:只要是對祖國有益的工作,你就要去做。
此時的錢思進也真正理解到了,父母身上不僅有淵博的學問,還深諳為人處世之道,這句話也在一瞬間點燃了錢思進,無論面臨怎麼樣的現實,他從未有過放棄的念頭。
據錢思進本人回憶道,他從小就住校,當時每週還是六個工作日,母親只有週日的晚上才能回家,她回家後也沒有閒著,總是會檢查姐弟倆的作業,跟他們探討數學問題。
當時的鄰居們也總覺得,要不是“錢三強之妻”的名號擺在這裡,大家還都以為她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太太。
可錢夫人何澤慧同樣也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有“中國居里夫人”的頭銜,她和錢三強師出同門,在1936年一起畢業,兩人真的是“門當戶對”,都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學霸。
而錢思進,就是他們苦心培養的兒子。
成長中的錢思進從學校來到農村插隊,最初他很不習慣,不過時間一長,他竟也覺得“插隊”是一件能夠增長見識的事情,在這裡,能夠和貧下中農有很多接觸經歷,這些都對成長非常有幫助。
在插隊的期間,錢三強曾給他寫了一封幾十頁的信,錢思進總結起來說:“父親告訴我,人生的道路都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別人是無法代替的,這些也一直被我記在心裡。”
而父親的激勵,也讓錢思進在今後的人生中充滿了動力和希望。
一路走來,錢思進始終心懷家國天下,對於過往的一切經歷表現得十分溫和。
插隊結束後,他被推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學習。
雖然科研之路晚了幾年,但錢思進心懷感恩之心,並且全神貫注於學習之中。
皇天不負有心人,1980年,他得到了赴美深造的機會。
對於自己的科研之路,他走得堅定且執著。
雖然身處海外,但錢思進一心牽掛著祖國。
於是在2003年,離開祖國二十年多的錢思進選擇回國,併入職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繼續從事著高能物理研究,在工作期間,他還帶領全組共同在北京大學建立了計算網格站點。
在最近的十幾年時間裡,錢思進一直都在從事著高能粒子物理實驗的研究工作,這個專案承載著幾千人的心血。
自從投入到物理的實驗中,人總是會顯得格外渺小。
相比於宇宙的歷史,整個人類文明都顯得滄海一粟,如果能夠在一個科學家有生之年發現一個重大的收穫,對他而言,可以說是死而無憾。
2012年7月,錢思進所在的團隊發現了希格斯玻色粒子,這是幾十個國家上百個單位共同的成果。
2013年,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希格斯和恩格勒兩位老教授,他們的發現是物理學中公認的“五十年來最大發現”,如果沒有錢思進團隊過去三十年奠定的基礎,就沒有兩位老教授的繼續發現。
對於當代物理來說,每一位科學家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物理學是整個人類的事情,他也為自己團隊的貢獻而感到自豪。
當錢三強過世以後,錢思進和母親以及彭恆武先生拿著父親生前所獲得的勳章來到父親墓前,對著墓碑念下了授勳詞。
錢思進經常教育自己的子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不能總是想著向社會索取。”
如今,錢思進依舊在北京大學進行著高能粒子加速器CMS的實驗,是當之無愧的物理專家。
錢三強的女兒,頗有妻子當年的感覺
作為錢家的後人,兒子非常優秀,女兒自然也不例外。
1949年,錢三強的女兒在出生,取名為“錢民協”。
錢三強的女兒,和自己的母親關係十分親密,她也秉承了母親的志願,認真學習、積極研究,從北大畢業後,也曾前往法國和德國的科研實驗室進行深造和學習。
姐弟倆的成長經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動盪之際,她也前往了陝西的農村地區,弟弟錢思進後來還回憶道:
“我當時沒有什麼經驗,就也特別希望插隊的時候能去陝西的幹校,能和母親和姐姐有個照應”。
在優良的家風薰陶下,姐姐也從小都是個學霸,各門學科成績都非常優秀,母親總是輔導她的功課,當時大部分女孩子都選擇文科,可她選擇了理科。
1977年,錢民協不負父母重託,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科研之路走的一步一個腳印,並在1990年拿到了中科院化學所的博士地位,成為了頂級的化學家。
都說“物化不分家”,錢家的姐弟,一個攻讀物理,一個攻讀化學。
從1989年開始,她前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晶體研究所和法國馬賽國家科研中心生物大分子晶體實驗室等多個全球頂級機構學習,並最終學有所成。
對於這樣的高科技人才,國外肯定是要以鉅額工資當橄欖枝留下的。
姐姐的選擇,也和弟弟一樣。
她也選擇回國發展,直到今天,她依舊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為我們國家培養出更多人才。
姐弟倆也在“拼爹”,不過這種“拼爹”和我們以往的想象不同,他們“拼爹”,是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擺脫父母的名聲和威望。
在整個成長過程中,他們從來不會去說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誰。
母親也經常告訴兩個孩子:“你們要去走一條獨立的路,這樣才能取得成績。”
錢民協的堅強,始終離不開母親的教育。
母親最為艱難的時候,甚至還被安排打掃實驗室的廁所,可這些都沒有讓這位女強人敗下陣來。
五年後,她重新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發現中國的科研領域十分空缺,她馬上拼儘自己的全力,去大力支援中國科研發展。
當國家想為兩位科學家正名的時候,錢三強和何澤慧表示:“中國的物理學發展,不是我們幾個人的功勞,而是整個集體的智慧結晶。”
在錢三強離開人世後,何澤慧也不願意搬到條件更好的院士樓當中,一直守護著這套從1955年便開始居住的老房子裡,直到90多歲的年齡,她還堅決拒絕配車,寧願自己去坐公交。
而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何澤慧的出身比普通人高了不僅僅是一截,她是名門之後,家族曾富甲一方,蘇州的一處園林,都是何傢俬宅,也被她拿出來捐給國家。
這是真正的中國貴族。
這樣的母親,也讓錢民協大受影響,她和母親當初的選擇一樣,在國外學成後便馬上回國,帶著滿身的本領繼續從事著科研工作。
毫無疑問的是,錢三強一家人,是中國科學史發展以來最為出色的一家人,在兩代人的努力下,中國的科學技術一直保持著高速發展勢頭。
當年,錢三強在研究原子彈的時候發現了鈾核三分裂和四分裂,這一巨大的發現直接推動了中國物理學界的快速發展。
如今,子女們也緊緊跟隨著父母的步伐,雖說想要超過父母的成就已經變成了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然而他們在實驗之外,始終站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不僅能夠掌握出色的物理知識,還同時具備一顆赤忱的愛國之心。
一家四口所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可他們從不驕傲,對待科研依舊是一絲不苟,這才是真正值得令人學習的科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