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於江湖
1979年2月17日,摩擦不斷的南疆炮聲隆隆。
在廣西、雲南兩省與越南接壤的2300餘公里邊境線上,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越南發起雷霆一擊。一個多月前還在叫囂“打到友誼關吃早飯,打到南寧過春節”的越軍一時間手忙腳亂,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儘管中國多次吹風,但是包括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在內的整個世界還是為之驚愕。蘇軍還沒有緩過神時,我軍不到一個月就收復全部失地並推進數十公里,殲敵6萬餘人佔領20多個城市,一時河內門戶洞開。
就在此時,大獲全勝的解放軍卻停止進攻,轉入全線撤軍。不要說許世友頗為不解,就連全世界也是再一次瞠目結舌。3月16日,北京宣佈:對越自衛反擊目的達到,解放軍已全部撤回國。
一、從“同志加兄弟”到“農夫與蛇”
中越唇齒相依,秦漢時期,越南中北部還曾是中國的“象郡”。
從公元968年建立丁朝到清朝末期,越南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越南”這一國號還是明代嘉靖皇帝所冊封。1885年《中法新約》簽訂徹底改變了這種附庸關係,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二戰期間,中越兩國又走向相似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道路。
到了上世紀50年代,中越關係進入“同志加兄弟”蜜月期,一直持續了20餘年。
其間,中國先是援越抗法幫助越南打贏了持續9年的抗法戰爭;接著又援越抗美,耗費200多億美元物資和數不清的人力,再次幫助北越打贏了對美戰爭,隨後南北實現統一。
在越南和美國僵持不下時,中國除了無私援助170餘萬支槍和3萬餘門火炮,還派出軍事顧問團傾囊相授,把八路軍、解放軍的戰法戰術悉數教給“學生”,但“學生”一轉眼就背叛了“老師”。
讓“同志加兄弟”親密關係轉變為“農夫和蛇”的,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六十年代後期中蘇關係惡化,越南要選擇站位;二是胡志明逝世和中美關係改善,讓越南感覺不爽;三是越南野心膨脹自我感覺良好,與蘇聯簽訂《蘇越友好條約》並加入“經互會”。
二、上天欲要其滅亡,一定先讓其瘋狂
中美關係改善後,黎筍集團投靠蘇聯,但對中國援助仍來者不拒。
1976年7月,越南宣佈實現了南北統一,中越關係出現不和諧,越南對我陸地邊境和南海諸島多次挑釁和製造武裝衝突。而隨著黎筍集團野心膨脹,在蘇聯支援下稱霸中南半島的圖謀暴露無遺。
1978年7月,越南把蘇聯看作“可靠的後盾”,視美國為“長遠的敵人”,將北京和柬埔寨作為“直接的作戰物件”。隨後在年底全面入侵柬埔寨,公然挑戰中國。
1979年1月8日,越軍要求加強戰備,發現“敵人”可以立即開火。1月19日,黎筍又在檔案中公開稱:越南有蘇聯的友好條約,而中國武器比越軍更差,軍隊人數多但深入越南作戰的不會太多。言下之意,就是有恃無恐給軍隊打氣。
而中國自1969年9月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以後,蘇軍在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在戰略上,剛剛經歷了特殊十年的中國,處在蘇聯、越南兩面夾擊之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氣氛非常緊張。
三、將軍決戰,勝負豈止在戰場?
但是,作為“學生”的越南,永遠都不會懂得“老師”的戰爭謀略。
自古以來,戰爭的勝負都是一個綜合工程。《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而中國“伐謀”物件,就是最大限度孤立一個超級大國,穩住另外一個超級大國。
1979年1月,美國在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後,接受“三原則”,與中國建交。
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麥斯頓有一句廣為傳頌的名言:“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曾幾何時,中美在三八線打得天昏地暗,一度勢同水火。
可是世易時移,永遠不變的只有變化。鄧公趁熱打鐵訪美,和卡特的會晤開啟了新篇章,會談中,鄧公也幽默地向卡特暗示:對某些“不聽話的小朋友”,中國會毫不猶豫“打屁股”。
這一切,都被莫斯科和蘇軍高層看在眼裡,中美似乎從對抗走向合作。
四、殺雞駭猴,敲山震虎,鄧公“一箭三雕”
鄧公外訪結束後不到2個禮拜,我軍就在廣西、雲南邊境發起了自衛還擊戰。
當然,鄧公之所以“亮劍”,還在於胸有成竹:蘇軍號稱“百萬大軍”,但充其量不過60多萬;我北方邊境雖然地勢平坦難守易攻,但我三北地區蘭州、北京、瀋陽等軍區都留了一手,絕對王牌38軍、27軍等多支勁旅枕戈待旦,都沒有到南疆參戰。
而在北京除了鄧公以外,還有徐向前、粟裕、楊得志等久經沙場的開國將帥坐鎮。另外,解放軍的“打板子”來得快去得也快,蘇軍還沒來得及做出實際動作,我軍對越自衛還擊戰就已經勝利結束。
這一次還擊戰,打得乾脆利落,我軍在和蘇軍、越軍的對決中,以一場“閃電戰”,既解了柬埔寨之圍,又給了200億美元喂不飽的“白眼狼”一頓“板子”,還有力地震懾了超級大國,可謂“一箭三雕”。
五、“以進為退”和“以退為進”
作為紅四方面軍出身的虎將,許世友的攻堅戰能力有目共睹。
在許世友東線方向,集中瞭解放軍“5個半”軍,而西線楊得志(張銍秀)也有“3個半”軍,解放軍在珍寶島反擊戰後,時隔十年再次向世界“亮劍”。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之一的蘇聯,陳兵百萬為什麼沒有反應呢?
實際上,就在我軍發起反擊作戰的第三天,1979年2月19日,蘇軍大將奧巴圖羅夫就率領20多名顧問趕到河內,隨後緊急運送戰機20多架、坦克400多輛,還有大炮、“冰雹”火箭炮等尖端武器。蘇軍20多個師25萬人、2600輛坦克、900架飛機,也在蒙古境內展開大規模軍演。
在權衡各方反應下,鄧公決定“見好就收”,但許世友撤退中做了三件事:炸燬越北軍事設施以及援建的學校、醫院、廠礦及民房;運走援助的全部武器及物資;沿途埋設地雷。
戰爭開始是“以進為退”,戰爭結束是“以退為進”。此戰過後,中國走上了強國之路,而越南經濟至少倒退20年。至於“窮兵黷武”的蘇聯,十年以後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