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當一個人選擇錯了的時候,你的努力將會毫無意義!
舉個例子,假設你想成為一個世界首富,但是你選擇的是一個行業年銷售額只有1億的賣針行業,你能成功嗎?
肯定不行,因為市場銷售額只有1億,淨利潤恐怕只有1000萬,就算是100倍的市盈率,不過才10個億的身家,而這還是在你壟斷的情況下。
相反,假設你選擇的是礦泉水領域,僅在國內就是一個千億級市場,而且礦泉水的毛利率極高,即使你不能壟斷市場,照樣可以身家千億,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就是一個例子。
如何才能有更好的選擇呢?這就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深度思考能力。
問題來了,假設世界上只剩下兩個行業,你猜一下會是哪兩個行業呢?
1
第一個是製造業
製造業乃萬業之本,儘管服務業對於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製造業,但是製造業是永遠缺少不了的。
比如說:汽車行業,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動汽車、智慧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等全都會生產出來,而且工廠也可以不要一個工人,但是總是需要一些原材料用來生產這些大塊頭的產品的。
製造業這些年為什麼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呢?巨頭們越來越強,小工廠們接連倒閉。
最重要是因為社會的發展階段決定的,當這個社會的商品處於供不應求的時候,所有工廠都可以活得很滋潤。比如說在上世紀80年代,甭管是國企還是小作坊,都是有希望賺到大錢的,因為社會太需要這些東西了,你只要有,我就敢買。
隨著工廠越來越多,產品進入嚴重過剩階段。這就要求工廠要麼做到全國最低價,要麼做到質量最好。
如果我們走全國最低價路線,你會發現工廠的利潤越來越少,因為你的成本會一直上升,其中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房租成本等等。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國內很多工廠找不到工人了,不是因為工廠條件很差,而是因為人們的選擇多了,不一定進工廠成為一個流水線上的“機器”。
工廠也想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資,可是這樣做的話工廠將會虧得找不到家。
最終很多工廠會因為賺不到錢而選擇關閉轉型,也有的工廠會選擇到東南亞發展,尋求更多的利潤空間。
那些經歷殘酷競爭生存下來的企業也就成了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比如說:美的、格力、寧德時代等。
事實證明,這些企業生存下來並不是因為價格足夠低,而是因為品牌和質量相對較好,這才讓它們最終活了下來!
不管哪家企業生存了下來,製造業是必不可少的,它保障了我們生活的正常運轉!
2
第二個是廣告業
製造業為萬業之本,相信這是所有人公認的事情。但是說排在第二是廣告業,一定會有很多人反駁,因為人們可以沒有廣告,照樣可以生存得更好。
是的,人們離開了廣告照樣可以過得很好。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沒有了廣告,企業的命運將會是怎樣的?
相信絕大多數企業離開廣告之後將會死掉,這是宿命!
試想一下,假設有一天我們見不到格力和美的的廣告了,反而整天看到一家新公司的產品廣告,你會不會因為好奇而購買?
隨著新品牌的產品銷量暴漲,必然會影響老品牌的銷量。銷量的下降最終會傳導到利潤端,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
如果虧損額度較小,老品牌是扛得住的;如果老品牌出現鉅額虧損,那麼裁員降薪將是必然發生的結果,最終老品牌可能會退出歷史舞臺,人們只不過會多一句“可惜了”而已!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這些年來,永久牌腳踏車、上海牌手錶、英雄鋼筆、蜂花洗髮精等等都已經消失。
這並不是說產品不好,而是因為產品定位隨著時代改變而改變,缺少有效的“廣而告之”,最終也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記憶當中。
近年來,我國也崛起了很多新品牌,比如說:鍾薛高、花西子、元氣森林、江小白等。這些企業的產品也並不見得一定比傳統品牌好很多,但是這些企業透過有效的廣告策略,輕鬆地傳遞給了自己的客戶,並且給目標客戶洗了一次腦,最終成了新時代的網紅品牌。
我們以鍾薛高為例,創始人林盛在創立鍾薛高之前就是專門做廣告的,在他的操盤下打造了多個網紅雪糕品牌。也正是這個原因,鍾薛高才能比較迅速走進消費者的生活當中。
因此,當下的創業者創業不要總是跟投資人強調自己的產品很好了,你一定要想方設法讓消費者知道你的產品是好產品,而且具有獨一無二的賣點。只有好產品加上好廣告,才能讓我們的創業順利下去!
用媒體思維全網覆蓋,讓產品銷售慕名而來!
未來所有的商業競爭,都會聚焦在媒體傳播上。一家公司或一個老闆,如果媒體思維短缺,註定會提前敗下陣來。
請記住:沒有傳播度,就沒有認知度;沒有認知度,就沒有美譽度;沒有美譽度,何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