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三體式,原名三才式,三才對應天、地、人,後稱為三體式。三體說的是頭、手、足。審敵在頭,應變在手,取勢在足。三才對應混沌初開,之後有了簡單的運作基本規律,對應五行學,即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關係。再從五行運轉當中衍化出十二形拳,十二形拳被稱為天地化生十二大形。形意拳訓練的直接目的是達到身心合一,身心協調。歷代前輩都強調形意拳是求中和的學問。
形意三體式可以調養氣血貫通經絡,五行拳還有調理人體五臟的功能,五行拳分屬金木水火土,尊醫理,對應肺肝腎心胃。夫人以氣為主,氣和則體壯,氣乖則體弱。五行拳的核心是用肢體動作訓練拳中內勁,拳勁順則髒氣和,拳勁逆髒氣乖。透過動作訓練勁力,透過勁力導引氣血,貫通經絡,調理內臟,從而內外兼修,延年益壽。關鍵是體系完備,動作簡少,用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大的效用,是以形意拳的健身價值也非常高。
一、頭部要領
頭頂吊懸目端莊,頸伸項引領神光;
山根垂正耳聽內,虎領二筋抱不僵。
頭端目正,一身正氣。頭腦思維是人身指揮中心,不能胡亂晃動。頭頂肩沉,頸項伸拔,頂心暗縮為吸,頭頂又有暗吸的兩相爭意,才使人有了頭的吊懸感覺。舌抵上顎,舌下津液淅出;齒扣骨堅,牙咬緊則頸項肌筋堅縮,脖子兩側虎筋相掙撐,枕後領筋和頸前肌群的鬆緊自然收放,頭部才能前俯後仰,左擺右撞,豎向頂縮,求其六向共掙力的增加,以頭部重創對手面部胸部要害,此是人身七拳第一打――頭拳之功。
頭正尾間中正,身正氣才順,用平肩正脊去調整。頭怎麼頂?頂多大勁?頸伸頭才頂,肩沉項方引,脖子抻拔才拉開頸椎,脊才撐挺,背才裹拔,面目才有了神采(猴相)。究竟頂多大勁才合適?太極拳家講:“如頂一羽”。南拳家說:“頭如帶石帽”。而練形意的則說:“身如牮柱,頭如頂碗水,不外灑”云云!總之,頭上壓多大重量,就向上頂多大勁,向上頂多大勁就向內暗吸多大力,相抵相等掙意而已。所謂虛領頂意,其側重在“領”上,虛是無是沒有,無淪打拳、站樁、坐功還是臥練,身位處在任何高度上,頭必須領起全身,否則周身軟塌無神而失去練意。但若頂領過甚,身體會在運動中不自主的拔高抻長,直如竿立而失去樁法。
二、手部要領
內縮外綻是為順,雁鴨支蹼是為橫;
腕挺筋掙甲為梢,力達指尖是鷹捉。
手內縮筋緊縮握合為拳,手背張筋綻起,手掌自然開握叫做順,而指間筋的撐夾開合(形似鴨蹼)叫做橫力,這是拳掌自身的十字勁;加上腕挺指伸和手臂自然伸爭力,整個手掌已不是向任何單方向的力了,而是“整脹力”,出手發力已不是光有掌指扣抓刺插力量,同時還有了指間的撐夾開合力,以及臂腕的前挺內縮而形成手部六向力。縱在握拳時亦是暗含勁力內握,握緊而不僵死(掌心如握彈簧鋼球)。
眾所周知四梢之一“甲為筋梢”,但若勁力不足,或其內力不能達到指尖,當然體會不到甲為筋梢的感覺。亦不是抓拿撕打哪一式發力形式才叫鷹捉,而是身正氣順,一身整貫,隨頭頂足踩,鷹熊競志的發力之勢,招之即來,隨遇而用,揮之即去迴轉如意,功久彌深,體內就會產生洶湧的後續力,貫達肩背肘手,擊穿敵體如透電。在拳、樁動靜的練習中,掌指時時蘊含著六掙之意,否則不僅長期練不成這六面勁力,達不到“出手鷹捉疾狠攫食”的實際效果,練用脫節,自己的指力將會永不到位。
兩臂相弓合抱,兩手相引相斥,掙撐互為,在周身鬆柔精神內斂的練意中,兩手相互牽連、相互制約又相輔相成,俗話說“金手銀手,不如兩手合一手”。待日久功深分合得宜時,表現出來的不僅是“前手打人後手發力”的整勁,其使用效果亦將成倍增加。
三、足的要領
十趾扣地似栽根,腳心含蓄像起拱;
踩趟銼磨步六掙,臨淵履冰似貓行。
人體發力起於足,發於腿,源於腰身,順於肩背,達於拳指,這種起勢發力程式,但凡練拳人無不知曉。然根節能否一動,整力立達敵身,那就得看能不能練好足力,又能配合好全身促動力而致用了。足趾扣地根節穩,腳心含蓄有彈力,步出如趟泥,似犁行,脛踝橫豎、扒撐、銼磨,再加上腿膝提踩之意,這“整勁”已見端倪;步出落地六掙是“趨踩”,其意在膝和踝;腿之中節在膝,若無中力,腿的提扒兜撐擰之勁便無。而步出“鐵牛耕地”,則足之蹬踩銼趟力也就成為空談。
膝有跪意則腳後跟腱自然張起,整身拔地欲飛,催勢如風。臨淵履冰之“如貓行”,則是大膽謹慎、穩固無聲的“躇步”,這是一種既懷神意又成竹在胸的把握步動。古譜曰:“身為主宰,形之於步”,或謂“湧泉無力身無主”,無非說拳運動中足功和步法在人身活動中的重要性,其理論學習不應單趨字裡行間,還應從反正兩方面去對待去認識,這樣就容易理解了。而腳為人身根節,腰是中節,頭是梢節,必須會同於這頭足問的“三弓合一弓的豎向鬆緊”,才是人體總弓的“第一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