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的“潛規則”,於兒童而言,無異於“催熟劑”,它抹殺了兒童世界應有的純真,呈現的是與年齡不符的世故與圓滑。
更可怕的是,一旦形成了過於功利的三觀,將會扭曲孩子的心靈,進一步侵襲孩子的一生。
前不久的熱播劇《小捨得》中,有一段情節是關於五年級的小學生們競選班委的。
夏歡歡,性格開朗,多才多藝,曾連續兩年擔任副班長。
歡歡的父母秉承快樂教育的理念,支援女兒發展興趣愛好,培養特長,但對於孩子的學習卻很佛系,在五年級的開門測中,歡歡的數學只考了45分。
顏子悠,是個在媽媽安排的“套子”裡成長起來的學霸。
子悠媽在得知私立名校的小升初選拔除了成績外,還重視孩子在小學階段是否有班幹部的任職經歷,“敏捷”的她便開始四處活動。
她向班主任委婉地提出,希望在班委改選時能給子悠一個職位,吃了閉門羹後,她又將公關的目標對準了班級裡的媽媽圈,又是送內部資料,又是統一利益,說服了班上的一些媽媽們,左右各自的孩子在班幹部換屆選舉時的投票。
回到家,她讓子悠將演講稿背熟,主張鮮明地將班委選舉的資格與條件,和學習成績緊密掛鉤。
結果可想而知,顏子悠擊敗夏歡歡,當選副班長。
田雨嵐當然成竹在胸,她提前準備好“二道槓”,只等兒子放學回來,便迫不及待地為他戴上,並拍照發朋友圈炫耀,既不顧及落選家長和孩子的感受,似乎也忘了這場競選成功的背後有一隻骯髒的手。在她眼裡,為了達到目的是可以不擇手段的。
田雨嵐這個角色之所以令人討厭,不僅是因為她毫不掩飾的功利心,更是因為她以成人世界的“潛規則”,無底線地侵入孩子的世界,讓一場單純的競爭,演變成一場醜陋的交易。
14年前,有一部獲獎無數的紀錄片《請為我投票》,將3個8歲孩子競選班長的過程呈現在大眾面前。
據說導演陳為軍曾在拍攝過程中,因候選者的行為多次氣憤地中斷拍攝。
原本我在想,孩子能有什麼壞心眼呢?最差不過是虛榮心而已。
看這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你能想象嗎?在家長的推波助瀾下,為了贏,為了當上班長,年僅8歲的孩子釋放出了自己“人性中的惡”,肆無忌憚地傷害同學。
我脊背發涼,如坐針氈。
我很疑惑,這麼小的孩子為何會對“權力”如此渴望?
成成,小小年紀已經頗有城府,他擅長演講,有較好的人緣,他認為班長的權威是可以“我讓他坐就坐,我讓他站就站”。
羅雷,是前任班長,他有一定的威信和“群眾基礎”,也因為他曾經的“鐵腕手段”讓一些同學敢怒不敢言。
許曉菲,標準的乖乖女,多才多藝但不善言辭,她是三人中心思最單純且“無公害”的。
原本,這是班主任為了讓學生們理解民主的含義,而組織的選舉活動。一場孩子間的比賽,卻因家長的介入而變得面目猙獰。
率先出手的是成成的父母,因為擔心沒有才藝的成成挺不過第一關,她的媽媽支了個招:詆譭對手,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在功利的“幕僚”指揮下,孩子賣力“演出”……
這樣的家庭教育到底是愛,還是害?
成成先是攛掇同學在曉菲的才藝表演環節惡意起鬨,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這個內向的姑娘心態崩了,哭著下了臺。
他假意安慰曉菲,並說要替羅雷向她道歉,臉不紅心不跳地甩鍋給羅雷,甚至故伎重施,攛掇曉菲以牙還牙。
輪到羅雷表演時,成成就在下面帶頭喊“跑調了”、“下去”……另一些事先“打好招呼”的同學也開始喝倒彩。
就這樣,才藝平平的成成靠著搞砸對手的表演,而暫時勝出,還成功地激化了另外兩位對手之間的矛盾。
成成仍不滿足於此,他假意“表白”羅雷,說因為自己喜歡他,所以決定票投給他。這讓原本打算把票投給自己的羅雷感到羞愧,放鬆了警惕。
成成為了拉攏羅雷的支持者,私下許諾:
“你選我,我就讓你當副班長”;
“你選我,我就讓你當學習委員”。
原本的支持者紛紛“倒戈”,羅雷倍受挫敗,欲退出競選,激起了羅爸的鬥志,也加入了“戰局”。
在十幾年前輕軌還是很稀罕的,羅爸爸利用職務之便,請來了大巴,安排了整節輕軌車廂,還貼心地幫孩子們合影。
同學們興奮不已,簇擁著羅雷,聽他唱完了之前那首被打斷的《童話》。
至此,許曉菲已經完全邊緣化,她本人也早無鬥志。三個孩子的競選,變成兩個男孩的針鋒相對。
實質上,根本演變成兩家大人之間的較量——
成成密密麻麻地羅列了羅雷的缺點,並在兩人的辯論環節煽動同學的不滿情緒。
成成說:“我和羅雷不一樣,我會做班級的管理者,而不是統治者。什麼叫統治者?好多同學都捱過羅雷打,不用我多說了吧?”
若不是有備而來,羅雷此刻定然啞口無言。然而既然是父母之間的較量,羅雷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他理直氣壯:“我當然不是無緣無故打人,只是為了更好地管理。”
隨後羅雷按照爸爸教的,使出一招制勝的殺手鐧——
羅爸爸說:“你就問成成,他的票到底投給誰?如果他說投給你,你就說他不自信,不自信的人怎麼能當班長呢?如果他說投給自己,你就說他是騙子。別跟他多說,你說不過他,但只要強調這句話,就能把他鎮住。”
如此,羅雷基本能鎖定勝局了,但為了穩操勝券,羅爸爸再次支招——
競選結果已經毫無懸念。
在家長的加持下,8歲孩子的宮鬥技能令身為成年人的我瑟瑟發抖。
這哪裡是單純的孩子間的競爭,分明就是大人們操縱下的一場“人性的試煉”啊!
又是一年班委改選的時候,家長們對於孩子參與班幹部競選,是何態度?
有人表示無所謂,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當不當班委無所謂;
有人表示支援,讓孩子力所能及為班級和同學做點事情,從小培養責任感;
有人勢在必得,認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幫助老師多做事,博得老師的信任和好感,自然能得到更多被關照的機會;
遙想當年,我們的童年是懵懂的、淳樸的,不似如今的孩子般“什麼都懂”,為什麼?
是什麼“養分”澆灌出了“早熟”的孩子?
是不是因為我們家長太焦慮了?
當我們看到耿直的人因古道熱腸而惹上麻煩,便教孩子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當我們看到“情商高”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便教孩子要學著察言觀色,表裡不一……
我們自以為深諳成人世界的“潛規則”,為了避免孩子走彎路,便急於將自己的所謂“經驗”一股腦傾倒給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們。
當孩子們看到父母挖空心思尋求捷徑、曲意逢迎、明哲保身、投機取巧、弄虛作假……他們或許真如我們希望般地“認清了社會”,但他們失去的又是什麼呢?
如果我的孩子願意參與競選班委,我會支援他的決定,但不會插手幫忙;
如果他不願意參加競爭,我也不會指責他內向、不上進,因為從小鍛鍊管理能力固然好,但需知,一個人更重要的能力是自我管理。
瞭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愫說育兒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考資料:紀錄片《請為我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