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會長挺嚴兄再三向我邀稿以為週年慶祝興;唯自忖個人對太極拳的認識極為有限,對於內勁的鍛練培養或運用都欠缺心得與領悟,實不知其然,更不知所以然,所以在這方面是無法作探討的。或者我想從我所有粗淺的物理常識,試著提出解釋,尚請讀者多多包涵簡陋之處。
力的三元素「著力點」、「大小」、「方向」、「兩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於同一點則合力等於零」,這些現象是否仍舊適用於太極拳?如果是的,幹嘛仍要全身鬆開,用意不用力,用力則滯,如果我的力量大,則對上力量小的我一定勝,這些是否都互相矛盾?假如一根竹杆可以承受三百公斤的壓力不會斷掉,而我是一個特技專家,我可以很技巧的站在竹杆頂上,則我就像獨腳站在地上一樣,而我的重量自然透過竹杆傳到地上,我如果重七十公斤,則地上自然產生七十公斤的反作用力〈同時存在〉,如果我重一百二十公斤,當然產生一百二十公斤的反作用力。
如果竹杆斜倒了,當然這一切就沒有作用了,這麼說這枝不起眼的竹杆,實在是太極拳高手了,因為它能如斯響應,要是我的太極拳能練到像竹杆一樣多好。如果我把竹杆放到一個透明電梯裡面,我仍舊以特技站在竹杆頂上,電梯一上升,外面的人豈不是感覺我是被竹杆發勁發出去了麼?妙哉!假如我把竹杆們筍結成一個漂亮又標準的太極拳人像,並且把前腳用螺栓鎖在地面上,我如果從前面推這個人手,我的推力豈不是都自然而然傳到這人像的後腳,而這個人卻看起來輕輕鬆鬆,既不用力又不運氣,多麼瀟灑。我再異想天開,在這個人的腰胯部位裝個重型彈簧,我一推它,豈不是這個彈簧的反作用效果既往地上,又透過竹杆往我身上作用;這些都是符合力的三元素的。假如我能以這種方式仿太極拳招,做出各種姿勢,豈不是花樣多端,產生各種效果。
以上討論的純就力的觀點,或是位能的看法,後面我想就纏絲勁闡述一些個人主觀的看法。裡面牽涉到力與槓桿原理《如果就物理的定義,就是力偶〈Moment〉 = 力〈F或ce〉x力臂〈L〉》如何作用與太極拳中。有人說太極拳的發勁是離心力作用,化勁是向心力作用,這裡的離心力是否就是物理上作圓運動時所產生的離心力,我認為是不一樣的,因為物理學上的離心力 = MV2/R ,這裡的M〈質量〉,V〈速度〉要很大才會有強大的威力,也許在比賽裡的投擲鏈球是有如此快的速度與力量,我們作太極拳時,是不會有這麼快的直線運動,何況拳頭本身的質量也不是很大。
我最近在遊學英國時,曾經翻閱一本英文武術雜誌,曾經有一篇訪問馮自強老師〈陳發科師祖的徒弟〉的文章,馮老師提到因為纏絲勁就像飛機引擎的推進器〈Propeller〉,所以威力龐大,但是很可惜沒有做進一步的說明。我試著作一些引申,湊巧筆者近兩年,分別在英國、日本、韓國工作上接觸到各式各種的飛機引擎零件,或泵浦之旋轉翼〈Impeller〉,在我手中做過詳細的觀察,尤其是葉片〈Blade〉部份,這種東西非常精密,隨著使用部位,功能不同而有不同的精巧構造,但是有個共同點,就是從內到外有某種角度,或者變換角度的螺栓型變化,而這些葉片再一片一片固定在圓軸〈或圓箍〉上,當圓軸轉動時,周圍的流體就被飛丟擲去,而葉片的螺型結構會使這種作用發揮到極高的效率。
如果我們的太極拳能練到像推進器一樣,是不是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威力?但是有一個問題需要面臨的就是推進器是個金屬結構的鋼體,它隨時隨處都維持圓滿的結構,軸心一動,則外圍的螺旋狀葉片則同步產生運動。但是人體的四肢與身體之間的角度、位置關係卻是隨時隨地在變換,也許掤勁永不丟,而由腰胯帶動之一動無有不動是一種思考方向。
我們練陳氏太極拳的,跟別派的推手時,常常被認為手上用力太多,也許是主觀的看法,也許是客觀的觀察,但都值得我們自省。人的肢體,各部肌肉,絕大多數都能夠個別自由控制,所以我們想右手順轉就右手順轉,左手逆轉就左手逆轉,右手上舉就上舉,左手下按就左手下按。我們開始跟從老師學拳看到老師纏轉,所以也不自覺的跟著纏轉,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手腳的上舉下按也是一樣,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已練成了用意指揮的纏絲勁,實是值得商榷!
記得二十多年前,潘老師受高雄同門之邀,赴高講學,利用週日遊佛光山,看到牆上刻著「誰在唸佛」,潘師看了,笑謂隨侍弟子,「誰在打拳」,當時印象特別深刻,現在想來這是一種練拳的境界,就像他常常強調練拳順其自然,所以個人以為,當我們初開始練拳,手纏、腳纏,皆是皮相,隨著日積月累,慢慢練到身上,再慢慢練到肩胯都能隨之漸漸相呼應,外形上右手作順轉圈,右腳也做順轉圈,連右胯也做順轉圈;左手作逆轉圈,左腳也做逆轉圈,而左胯也同時做逆轉圈,到此地步,就應該把皮相的手腳順逆纏捨棄,不是說不要纏絲勁了,而是說我們看到的模仿各種纏絲〈拳架上的〉,都能練到腰胯上,從此腰胯一動,所有順逆纏絲都自然而然同步延伸到手足,這時我們要注意的就是掤勁永不丟,意思要隨在到指尖。否則太注意手腳的區域性纏絲,就是手腳的肌肉自己在做區域性的運動,既不能產生纏絲勁的效果,反而被人家指為用力太過,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另有一層我們常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推手時人家沒有往某個方向走,而我們偏偏往那個方向畫圈子,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我們拳架的組成,有四、五十種招式,所以我們練拳時也養成了雙手有往上往下,向左向右的習慣,其實這一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就像潘老師不教我們一招一式去拆招應用,尤實有其深意在。當我們拳架默識琢磨熟了,拳架實是給我們用腰胯〈意在指尖〉,將拳架帶出來,因此我們就鍛練各種不同方向、走向的腰胯勁。如果我們的陳氏太極拳能練到像推進器一樣,它是能產生支撐八面,化發同時的效果的。我們的腰脊就像推進器的圓軸,而身體或四肢的各部位,就像半徑不等圓箍,而肌肉的表層就像圓箍周邊的葉片向外發散,達到支撐八面的效果,則何處不是勁呢?
拳論有云,人出直勁,我橫截之,或有人稱,人以直向的力向我來,我以橫向微力撥之,就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我覺得纏絲勁〈就像推進器的設計〉他的向外發散形狀就像銀河系的星雲群,或像海螺的螺線。我們在做梁的分析的,要考慮水平與垂直力的平衡,還要考慮力偶的平衡,如果力偶不平衡,光有力平衡是沒有用的。前面第一段我們曾討論力與拳架,如果我們的拳架能鍛練到虛實相生、陰陽相濟,則對方的力量推來,我們是可以在接觸點產生相等的反相力,而合力等於零,而實際上這個反作力實際又產生於地面,而我們由於力的平衡,反而沒什麼感覺。
而我們像推進器葉片般,由腰胯所產生的勁,由四肢螺旋向外延伸到四稍〈說是由腰向外送到四稍,其實是同時發生〉,於接觸點處產生對方無法查覺無法用力抵擋的力偶作用,這就是可以達到化發同時的效果。〈所謂力偶、槓桿作用,就是我們二、三十年前賣菜所用的秤,菜販用手提著繩,菜籃勾在秤頭,而秤錘沿著秤桿前後調整距離,就可以稱出不同的重量,如果我們把支繩點想像成對方與我的力量接觸點會怎樣呢?〉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想像,如果有人就此練出功夫,請與我本人連絡,一方面可以自我吹噓一下,一方面我可以收些束脩,以為茶飯酒水助興,〈也許我可以告訴你一些我個人的練拳秘訣,可是很寶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