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聯合釋出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
1月4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釋出《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在此前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規定》新增禁止“大資料殺熟”,要求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徵利用演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提供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的,應當依法取得服務許可,不得傳播非國家規定範圍內的單位釋出的新聞資訊;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便利老年人安全使用演算法推薦服務等要求。(21世紀經濟報道)
|點評| 在數字經濟時代,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不僅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同時也是各國政府工作的重點方向。多部門聯合釋出《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可以看到確實在個人資訊保護監管上動了真格,而且相較於部分歐美國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然,演算法推薦技術背後有其商業邏輯,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使用者獲取更精準的資訊導向,平臺進而可以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優質的服務,但關鍵是這要和個人資訊保護相容,不能發生衝突。隨著《規定》後續的正式施行,如何平衡兩者,或許需要監管部門慎重考量。
數字人民幣正式上架
1月4日,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上架各大主流應用商店,最新版本為1.0.1.0,版權歸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數字人民幣(試點版)App提供數字人民幣個人錢包的開通與管理、數字人民幣的兌換與流通服務。
據介紹,目前數字人民幣限額上限統一管理,各個運營機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風控能力在限額範圍內決定自己的限額管理。各家機構可以自己拓展商戶,在App功能介面統一顯示。目前數字人民幣一類錢包開放可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上海、海南、長沙、西安、青島、大連及冬奧會場景(北京、張家口)等“10+1”試點地區辦理。(中新網)
|點評| 這意味著數字人民幣開始加速進入居民日常生活。和其他第三方支付方式不同的是,數字人民幣因其法定貨幣屬性天然具有無限法償地位,也就是說以後不僅可以用於日常生活消費,甚至可以拓展至所有的商品、服務、境內外貿易往來,這明顯是第三方支付所不具備的優勢。
目前數字人民幣的交易量還比較小、應用場景還比較單一,總體還在處於起步階段。雖然有國家做背書,但是數字人民幣若想實現快速普及,一方面需要相關部門以及平臺提供足夠的優惠福利和應用場景來吸引新使用者,另外就是要不斷加強技術的建設以加強支付的承載能力。
本科畢業月平均起薪5825元上熱搜
1月5日早間,“本科畢業月平均起薪5825元”話題迅速躥上新浪微博熱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據悉,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於2021年6月起對高校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2021年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的月起薪算數平均值分別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數分別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值得注意的是,月起薪同樣存在學校、學科和就業地區差異。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2021年畢業生月起薪能達到10827元,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7346元,普通本科高校則為6043元。分就業地區看,東中西地區的月起薪分別為7620元、5868元和5512元,東部地區就業的收入相對較高。(每日經濟新聞)
|點評| 從統計資料來看,2021年各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平均收入均比疫情前的2019年有所增加,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還能取得這個成績實屬難得。只不過,統計資料雖有一定參考意義,但具體到每一個畢業生的就業真實情況,那就只能是冷暖自知。
實際上,很多東西一旦平均就會變了味。就像前幾天,有報道稱,去年中國股民平均賺了幾萬塊錢,引起了很多人吐槽一樣。這種被平均的賺錢,跟個人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起薪不僅在各地區不一樣,即使在同一個地區,不同行業也是不一樣的。當然,這個調查仍然有一定借鑑作用,可以從中看出一些就業趨勢。
阿里騰訊B站遭市場監管總局處罰
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公佈13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上述案件均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評估認為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四十八條、四十九條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涉案企業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
13起處罰決定,其中9起涉及騰訊控股,2起涉及阿里,1起涉及嗶哩嗶哩,大多涉及反壟斷。從上述處罰金額來看,對被處罰公司的經營業績影響應該不大。但從成長的角度來看,可能會影響到這些公司未來的外延式增長格局。截至1月5日港股收盤,騰訊跌4.31%、阿里跌2.05%、B站跌10.63%。(券商中國)
|點評| 事情不大,影響卻不小。所謂事情不大,是指罰款金額不大,影響不小,指的是股價下跌帶來的市值下跌幅度不小。這是因為投資者對這事情並不是簡單地看罰款多少,而是從中嗅到了監管部門的風向。而且,有些罰款來得比較突然,比如涉及騰訊與河南和諧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設立合營企業一案,該企業實際上並沒有實際運營,只是因為相關併購未申報就被罰了款。這自然讓人感覺監管部門此次的處罰標準非常嚴格。
網際網路領域的反壟斷,出發點是為了營造一個更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但是過於嚴苛的標準是否會挫傷企業發展的積極性,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中國移動擬千億港元回購股份
1月5日,中國移動正式登陸A股市場,高開之後隨即走弱,最終收漲0.52%。1月4日晚,中國移動H股釋出公告稱,擬回購不超過20.48億股,亦不超過在港發行股份的10%。按1月5日收盤價每股49.5港元算,中國移動回購耗資約1015.8億港元。千億回購訊息提振了股價,已橫盤了大半年的中國移動H股,週三明顯高開,漲幅最高達5.7%,最終收漲3.33%。
公告稱,中國移動進行回購的資金全部來自於流動運營資金,未來回購的股份將在回購時被視為登出。不過,中移動的回購並不是立即展開。(財聯社)
|點評| 很明顯,中國移動在A股上市前一晚宣佈千億港元回購的訊息,就是為了確保首日不破發。作為近十年A股最大IPO,中國移動的一舉一動對於整個A股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在IPO申購階段,遭投資者棄購金額達到7.56億元,重新整理了A股棄購記錄,疊加此前A股新股破發潮利空的影響,由此引發市場對其破發的擔憂。
好在中國移動還算給力,在整體市場不振的情況下,最終勉強收紅。但是,中移動這邊在A股募資560億元人民幣,那邊卻在H股耗資千億港元回購股票。這一進一出,誰都能看得出來中移動壓根不缺錢,而且還變相給海外投資者發了紅包。一般來講,回購股票登出,相當於給市場釋放利好。
騰訊系股票因Sea遭減持大跌
1月5日訊息,週二晚騰訊官網的一則宣告引發了不少關注。騰訊正式宣佈減持Sea Limited2.6%股權。而Sea Limited這家公司有“東南亞小騰訊之稱”,旗下擁有電商、遊戲、數字金融三大業務板塊,是騰訊東南亞投資版圖的重要一塊。
據悉,騰訊計劃減持Sea Limited的14492751股A類股份,股權從21.3%減少至18.7%。連同建議之股份投票權變動,騰訊所持有Sea的投票權預計將減少至10%以下。截至1月4日美股收盤,騰訊系股票大跌,其中Sea下跌11.4%,拼多多、富途跌超11%,貝殼跌超10%,嗶哩嗶哩跌近9%,鬥魚跌超8%,知乎跌近7%,京東跌超6%。(中國基金報)
|點評| 雖然騰訊減持Sea的股票不多,但還是引起了市場的劇烈反應。這主要是因為市場擔心騰訊會陸續拋售其他騰訊系的股份。目前騰訊並沒有表明會出售拼多多、富途等公司的股份,但是根據週三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騰訊、B站的罰單來看,這或許是大機率事件。
具體看Sea這家公司,可以說是前些年騰訊出海戰略最大的收穫。雖然Sea近段時間經歷過一波較大幅度的回撥,但目前股價相較於2017年上市之初漲幅超過10倍,騰訊即便在減持之後仍是最大股東,以目前市值來看,騰訊在Sea上的投資收益或近千億人民幣。
商湯科技上演翻倍奇蹟
1月5日,商湯科技下跌15%收盤報6.97港元,上市5日後相較於發行價3.85港元漲超80%。一般而言,暗盤破發都意味著正式掛牌股價將走低,但暗盤破發的商湯,上市後大漲,觸及到9.7元的高點,市值一度達到3232億港元。
投資者的看法呈現兩極分化,一位商湯早期投資者認為應該堅定買入持有,長期看好商湯,也有機構投資者認為,商湯上市不久,市場表現和基本面關係不大,主要是由於海外投資者退出帶來的情緒反撲。(證券時報)
|點評| 在港股市場如此頹勢之下,商湯科技的股價能有這般亮眼的表現確實讓外界感到意外。市場對於商湯科技的分歧主要是在於其業績能否支撐目前的估值,尤其是持續大幅虧損的問題,短期來看商湯科技並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當然,海外市場尤其是港股和美股,對於成長型企業虧損的容忍度很高,另外商湯科技對於港股市場而言屬於稀缺標的,因此短期來看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但在海外市場整體投資風格趨向擁有確定性業績公司的大環境下,商湯科技若想持續得到投資者的熱捧,或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週三滬指跌超1%失守3600點
1月5日,三大指數低開低走,創業板指領跌。板塊方面,元宇宙、遊戲股持續活躍,家電、預製菜等板塊逆勢走強;近日大漲的中藥板塊大幅回撥,鹽湖提鋰、半導體、光伏等高景氣賽道繼續下挫。指數午後持續走低,創業板指跌幅一度擴大至3%,滬指跌超1%,失守3600點整數關口。總體而言,市場情緒趨冷,個股呈現普跌態勢,兩市3400股飄綠,賺錢效應較差,兩市成交連續第4個交易日破萬億。
截至收盤,滬指報3595.18點,跌1.02%,成交額為5390億元;深成指報14525.76點,跌1.8%,成交額為7662億元;創指報3161.51點,跌2.73%,成交額為2971億元。(新浪財經)
|點評| 週三,市場出現較大調整,三大指數均出現不小幅度的下跌,尤其是上證指數再次跌破3600的關鍵點位,這對於整個市場人氣的打擊還是挺大的。2022年非但沒有迎來開門紅,甚至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較大回撤,不僅使得股票、基金上了微博熱搜,甚至據說股民基民們2022年的新年願望已經從賺大錢改成了回本。
週三A股的下跌,其實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圍市場的影響,另外新年期間也是機構調倉的時間點,因此出現大的波動並不會很意外。對於近日市場整體的回撤,其實無須過於悲觀,優質板塊和個股的調整反而會是抄底或加倉的機會,控制好倉位等待市場迎來轉機或許是較為穩妥的策略。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 魏英傑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