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四前後,包括毛主席在內的很多青年,最喜歡讀的雜誌是《新青年》,最敬佩的人是胡適和陳獨秀。
毛主席曾說,自己在師範學校讀書時,甚至將兩人當成楷模。
其實,胡適只比毛主席大2歲。當毛主席師範畢業,到北大圖書館做臨時工,一個月掙8塊大洋時,胡適已經從美國留學回來,成為北大最年輕的教授,拿著月薪280元的高工資(後來漲到500塊)。
那時,主席經常去旁聽胡適的課,還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拜訪胡適,向他請教問題。
正因為此,毛主席後來才會說自己是胡適的學生。
然而,50年代時,胡適在一次談話中,竟然當著眾人的面,說道:
“毛澤東不是我的學生,他當時只是在北大圖書館做事......按照毛澤東當時的水平,他考北大是考不上的。”
這是胡適說過的最沒有紳士風度的話,也是最不講道理的一句話。
留法?留俄?考北大?
早在毛主席讀師範時,就對當時的國內教育狀況不滿,打算畢業後自己辦個私塾。
要達到這一目標,最好的辦法是先出國求學、學習西方的一些好東西。
起初,毛主席選擇的國家是日本。一來,在日本留學的中國學生比較多,大家可以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二來,日本離得不遠,交通便利;三來,和美國、歐洲國家相比,去日本留學的費用要低得多。
1918年6月,毛主席師範畢業。當時,湖南局勢極不樂觀,學生們已經到了無學可上的地步。這時,遠在北京的楊昌濟老師寄來了一些宣傳赴法勤工儉學的印刷物。
在此之前,蔡元培等人組織了華法教育會,專門介紹中國學生到法國留學,還會為學生安排工作。這樣一來,留學生們在國外的生計就有了保障。正因為此,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很快便流行開來。
從1919年到1920年,全國有近2000多人奔赴法國,其中就包括周恩來、聶榮臻、鄧小平、陳毅等。
新民學會里,一些有抱負的成員對“赴法勤工儉學”一事十分熱衷,於是,蔡和森便受託前往北京,打探、籌備留學一事。
蔡和森與毛主席既是同學,又是好友,他倆都是新民學會的發起人。
蔡和森在北京先後與楊昌濟、蔡元培、李大釗等人見面後,心情十分急切,連連寫信給毛主席,催他們趕緊來北大。
於是,在蔡和森的動員下,毛主席與羅學瓚、蕭子升等一行25人離開湖南,前往北京。這是他第一次遠離家鄉。
在北京,毛主席一邊幫同學們籌備留學事宜,一邊盤算著找工作。
在準備留學的新民學會會員中,毛主席是最窘困的一個。就連來北京的旅費,都是借朋友的。即便是去法國的路費已經減少到100大洋,對於毛主席而言,仍是一筆無法解決的大數目。
10月,經楊昌濟老師的介紹,毛主席進入北大圖書館,負責在報紙閱覽室登記閱覽者姓名,每個月有8塊大洋的收入。雖然薪酬不高,但是空閒時間多,能兼顧學習。
後來,新民學會會員大都登上了前往法國的輪船,只有毛主席和另一位同學羅章龍留了下來。
按照蔡和森的想法,新民會的成員不能全都出國,必須留兩三個人在國內,經營團體,而毛主席就是立足北京的最好人選。
除了經濟原因和師友勸說,毛主席之所以放棄赴法留學,還有其他考量。
一是母親病重。父母在,不遠遊,毛主席牢記這條古訓。去北京之前,他就放心不下母親。次年3月份,得知母親病重,他立即從北京趕回家中,直到10月份母親去世。
二是受胡適、李大釗的影響。母親去世後,毛主席重返北京,按照之前計劃,他要繼續留在北京,充當新民學會的後備力量。這一時期,毛主席在《新青年》上看到了李大釗發表的《布林什維克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對俄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毛主席開始覺得,要留學不一定非得去法國,“我們應該前往世界各處,不應堆積在一處,天涯海角都要有人去......”
他甚至與李大釗討論過留俄的事宜,對留俄的生活充滿嚮往,“一想到這件事,我腦子裡裝滿了愉快和希望!”
可是,毛主席為何最終沒有選擇留俄?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胡適。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毛主席對胡適都是非常尊重和仰慕的。即便是在回鄉照顧母親的那段時間裡,他也一直和胡適保持聯絡,返回北京後,更是親自登門拜訪胡適。
關於留學這件事,毛主席也曾問過胡適,胡適認為留學既費時又耗財,真正學到東西、能對祖國起到積極作用的留學生少之又少。
胡適還寫過一篇《非留學篇》,詳細分析了當時的留學現狀以及各種弊端。
正是因為受胡適的影響,毛主席決定暫時不出國,先在國內研究本國問題。
在中共中央第一代領導集體中,毛主席是唯一一位在新中國成立前沒有任何“海外經歷”的領導人。
既然確定不留學,為何毛主席沒有進入北大讀書呢?難道真像後來胡適所說的那樣,是毛主席考不上?
事實恰恰相反。
同為新民學會會員的羅章龍曾回憶道:毛主席根本就沒打算報考北大,他在北大旁聽了一段時間後,覺得課程過於腐朽、陳舊,考北大純屬浪費時間。
毛主席品學兼優,是青年學子中的佼佼者。他的求知慾和探索欲極強,比起死讀書、讀死書,他更注重實踐、注重對中國現實社會的調查研究。
就這樣,毛主席最終既沒有出國留學,也沒有進入留在北大讀書。
雖然沒有報考北大,但這段經歷給毛主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正是在這裡,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開始參加革命活動。
1920年4月,毛主席返回湖南。之後,他經常給胡適寫信,表達自己對國家局勢的看法,胡適很少回信。
1921年,毛主席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並在隨後領導了長沙等地的工人運動。
對於毛主席的這些行為,胡適並不認同。胡適早年在美國留學,在他心目中,美國的政治是世界上最好的,他希望從上而下進行改革。
道不同不相為謀,兩人註定越走越遠。
從導師到敵人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學良採取不抵抗政策,舉國痛罵,而胡適卻拍手叫好,認為張學良做得對。
毛主席等人主張反擊日本侵略者,而胡適卻認為中日實力懸殊,中國應當忍痛求和。
按照胡適的想法,中國應該先承認偽滿洲國,以消除兩個民族間互相仇視的心理,只有這樣,才有和平的希望。
此話一出,連國民黨的人都罵胡適是漢奸,魯迅更是出言諷刺:“胡適博士不愧為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師!”
中日交戰期間,蔣介石把胡適派到美國,讓他擔任駐美大使。當時,日本人在華北燒殺搶掠,胡適卻在美國玩“四不”(不宣傳、不借款、不買軍火、不辦救濟事業),只知道到處做演講,最後一口氣拿下26個大學的“名譽博士”頭銜,走上了人生巔峰。
蔣介石氣得在日記中大罵:
“胡適乃今日文士名流之典型......不惜借外國之勢力,鞏固自身之地位,哪怕損害國家威信也在所不惜!”
抗日戰爭勝利後,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國共矛盾。
1945年3月,董必武在毛主席的指示下,與胡適長談,希望胡適支援共產黨的主張。胡適不僅不支援,還搬出《淮南子》中的“無為”主義,勸共產黨“不爭、不搶”。
同年7月,民主黨派人士傅斯年、黃炎培等人前往延安訪問。
其中,傅斯年既是胡適的學生,又是他的至交,毛主席便請傅斯年向胡適轉達自己的問候。
訪問結束後,黃炎培對延安景象大加讚賞,認為延安一片光明,而傅斯年正好相反,他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毛主席“咄咄逼人”。
胡適當時在紐約,看到這篇文章後,給毛主席發了一通電報,讓他解散部隊,將共產黨變成一個不靠武裝的第二大政黨。
“......放棄武力......萬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毀滅!”
胡適在政治上就是這麼的無知。
聽了他“半是規勸、半是威脅”的話後,毛主席大失所望,不再對其心存幻想。
後來,蔣介石敗退,胡適帶著家人倉皇離開北平。
私交已盡、勢同水火,昔日無比崇拜的導師最終成了針鋒相對的仇敵。
結語:
胡適,就是一個標準的精緻利己主義者。
有人曾說:“美國寧願培養100個胡適回國,也不願意放走一個錢學森”。
這話說的一點沒錯!
胡適在發達的西方國家待久了,不自覺地將洋人當成了自己的同胞,卻把中國人當成了未開化的土著。
他高高在上、俯視蒼生,看不到底層民眾的生不如死,體會不到飢寒交迫的無助,不瞭解家破人亡的悽慘......
他更想不明白的是,國與國之間並沒有真正的情誼可言,有的只是利益往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國家強大起來,才不會受制於人。
可惜的是,像胡適這種將自由、民主掛在嘴邊,對外無所不用其極地吹捧、對內妄自菲薄、而且還藉助外力提高自己身價的人,現在應該還有不少吧!
本文原創首發於@茅舍品史,侵權必究,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