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賽季的K聯賽結束還不到一個月,2022賽季的K聯賽新賽季賽程變化已經敲定。作為職業化“金字塔模式”(韓國1~7級聯賽實現貫通升降級)締結前的關鍵一年,這一年K聯賽在賽制方面、規則方面、准入方面都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變化,實現了全新升級。那麼這一年的三大變化,你Get到了嗎?沒有的話,就請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賽季很多點值得get
賽制方面的變化——升降級制度從“1+1”到“1+2”的轉變
2012年,韓國職業足壇開始引進降級制度,同時將原有的N聯賽廢除,結合當年K聯賽降級的尚州尚武和光州FC,加上新球隊和原先N聯賽的市民球隊共同組合為新的聯賽K2聯賽,從而全面引進升降級制度。關於升降級制度,2013年,韓國職業足壇獨創了“韓國特色”的模式,即K1聯賽進行保級組全部較量結束後的總分倒數第一、第二全部直接降入K2聯賽,而當年保級組倒數第三的球隊將與K2聯賽的常規賽冠軍進行先客後主的較量,最終決定來年聯賽名額歸屬。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極其特殊的一年。由於K聯賽的“縮軍”政策,導致該年最終三支K1球隊大田、大邱和江原全部降級,而尚武透過附加賽回到K1。在K1確定為12支球隊後,2014年,韓國職業聯盟改變了規則。K1聯賽保級組倒數第一直接降級,K2聯賽常規賽冠軍直接升級,K2聯賽常規賽2~4名進行以名次靠後球隊客場作戰的單迴圈賽制(90分鐘戰平主隊晉級),最終確定常規賽冠軍。而他們的對手將是K1聯賽保級組倒數第二的球隊,聯賽的形式也是先主後客,兩回合決定升級或降級。可以說,韓國職業足球聯賽富有”韓國特色”的升降級制度,在整個世界均屬罕見,它一方面借鑑了蘇格蘭超級聯賽的模式,也借鑑了美國聯賽的模式,將二者根據韓國國情相結合,制定這樣的策略。一方面增加了K2球隊的競爭性,另一方面增加了K1球隊的緊張感,尤其是升降級附加賽的殘酷性。升降級附加賽制度開啟以來,連續4年出現K1球隊被淘汰的結果,直到2017年尚州尚武幹掉釜山IPark,這一紀錄才被終結。而隨著2023年韓國職業聯盟正式接納K3聯賽入大迴圈,升降級制度又在2022年發生了改變。
如果這樣的賽制在2021年出現,也許大田的命運就改變了
2022年的K聯賽升降級制度從原有的“1+1”更改為“1+2”,這裡面的物件主要是K2球隊。所謂“1”指的是K2的當年的常規賽冠軍,“2”則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原有的K2聯賽季後賽2~4名的爭奪,在2022年被顛覆為,常規賽第2要去和K1保級組倒數第二直接去打主客場淘汰賽確定升降級命運,而季後賽參賽球隊變為K2的3~5名,方式遵循以往,產生常規賽冠軍,但不同的是,他們的對手不再是K1的倒數第二,而是K1保級組的倒數第三。拿2021年舉例,K2的冠軍金泉尚武直接升K1,K2的常規賽亞軍FC安養去死磕江原FC,而K2常規賽3~5名的大田、全南和釜山將要去死磕一個季後賽名額,然後去和K1的倒數第三城南FC“玩命”。這樣一來,K1聯賽的保級組將會更加慘烈,因為倒數第三,都會有可能降級。而K2的第五名,也有季後賽的資格,也會同時刺激K2球隊的競爭力。可以說,賽制的變化,也讓今年的K1和K2聯賽多了幾分觀賞性,也多了幾分殘酷性。也許保級戰和K2季後賽名額的爭奪,甚至是第二的爭奪,都會殺到最後一輪才見分曉。
規則方面的變化——K2聯賽換人由“3”到“5”
我們再看規則方面的變化,這裡面主要指的是換人名額的變化。2021賽季,為了和國際足聯的新規接軌,韓國足球職業聯盟修改了K聯賽的換人規則,將原有的3個上場名額,修改為5個,但卻有著附加條件,那就是與U22的登場規則掛鉤:其一,各隊每場比賽的首發大名單必須至少包含1名U22球員(注:2021賽季U22球員為1999年後出生的球員),替補席必須至少包含1名U22球員;其二,如果出現首發名單2名U22球員,則替補席可以沒有U22球員;其三,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任何一條,單場各隊可以更換五人,如兩個條件都無法滿足,那麼單場比賽只能最多換2人;其四,若U22球員一直在場上沒被換下,即使替補席沒有U22球員,那麼換人名額可以給予該隊3個;其五,如果該隊有1名球員徵調到國字號,那麼該隊可以滿足1名U22首發,享受換5人的規則;其六,如果該隊有2名或以上球員徵調到國字號,那麼該隊無需考慮U22是否首發或替補,直接享受單場換5人的權利。由於這樣的規則操作起來難度極大,當時韓國職業聯賽只考慮了K1聯賽適用,2021賽季的K2聯賽,依然延續了換3人的規則。
K2聯賽新賽季也可以像K1那樣換五個人了
但在2022賽季,K2聯賽也同樣享受K1聯賽這樣的換人權利,可以單場更換5人。從“3”到“5”體現了韓國足球職業聯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追求平等的工作作風。K1和K2的球隊享受同樣的權利和待遇,也可以鼓勵更多的球隊大膽使用U22球員。隨著韓國聯賽的發展,U22球員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球隊仰仗的新生力量。在今年的轉會市場,K1和K2球隊也都把轉會的力量放在了對U22的考察上,一批大學,甚至是高中的精英進入職業舞臺,其中大部分都是韓國國奧隊、國青隊甚至是國少隊的球員,透過職業聯賽舞臺鍛鍊球員,發掘苗子,這樣的規則變化顯然目的很直接。
准入方面的變化——R聯賽中斷再重啟+半職業合同名額擴大
2022賽季K聯賽第三個變化是准入方面的變化。首先是R聯賽(Reserve League)的重啟。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自1990年創立的R聯賽制度在2020年初被按下了暫停鍵,R聯賽是韓國職業俱樂部考察新人和替補球員的重要舞臺,也是一個修煉內功的重要平臺。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多年輕球員和替補球員失去了這樣的舞臺,聯賽踢不上,只能苦苦把板凳坐穿。比如FC首爾的老將樸主永,在2020年之前,他就是R聯賽的常客,一直靠著這個聯賽的呼風喚雨來證明自己寶刀未老,而失去這樣的平臺後,隨著俱樂部人數的增多和競爭的加劇,樸主永也沒有了比賽的機會,最終悻悻離開。如果有R聯賽這樣的平臺,也許他還會堅持。為了彌補R聯賽取消對各隊的損失,2021賽季,韓國職業足球聯盟鼓勵各隊以“B隊”形式去參加新組建的K4聯賽,2021年,只有江原的李榮杓看到了機會,派江原B隊去打了一年K4聯賽,鍛鍊了替補球員和有實力的年輕人。隨著江原的成功,今年的K4聯賽,全北現代汽車、大邱FC和大田韓亞市民也派出B隊報名。而重啟的R聯賽,顯然讓他們有些陷入了“幸福的煩惱”,到底是打R聯賽還是K4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吧,韓國職業足球聯盟給的答覆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加入或拒絕R聯賽”。但無論如何,R聯賽的重啟,無疑對於各隊來說是個很好的鍛鍊機會。
江原FC嘗試透過參加K4聯賽彌補R聯賽沒有的空缺
另一個准入方面的變化就是“半職業合同的名額再擴大”。“半職業合同”,韓國稱之為“準職業合同”,初衷是給各隊的高中潛力股有提前適應職業舞臺的機會。由於未滿18歲不能簽署職業合同,因此,為了給16~17歲的少年踢上職業舞臺的機會,同時避免諸如黃喜燦這樣由職業隊培養的球員被不良經紀人鑽空子挖走犧牲原青訓俱樂部的利益。韓國職業足球聯盟在2018年4月開創性地提出了“半職業合同”的提議,也就是說,16~17歲的各隊青訓績優股,俱樂部可以提前和他們“私定終身”,避免無良經紀人的挖走。根據規定,凡是簽約的高一/二學生球員,合同期限從合同簽訂之日起,至高中三年級那一年的12月31日止,直至18歲成年。每年俱樂部將支付1200萬韓元的基本工資,異地津貼由俱樂部與球員之間的協議決定。而簽訂準職業合同的球員可以參加K聯賽正式比賽,屬於俱樂部的少年俱樂部,還可以參加K聯賽少年、錦標賽等聯盟主辦的少年比賽。如果已經簽署了這份合同,並且在K聯賽出場1次以上,將不能代表其所在學校(非K聯賽青訓學校)參加任何比賽。這樣的舉措,也讓很多年輕人出人頭地。截止到目前,共有19人簽署了這一合同,其中水原三星藍翼最為受益,他們共簽下6人,不乏鄭想賓、吳賢揆這樣的少年精英。但2018年4月制定的名額每年該隊只有3人,所以不得不讓俱樂部“忍痛割愛”一些績優股。在2022賽季,這樣的舉措有所改變,名額從3擴大為5,各隊又多了2個選擇,這樣的變化也讓更多一直致力於青訓的俱樂部受益,也會更加鼓勵俱樂部將精力投入到青訓的培養上。
鄭想賓是準職業合同的受益者
2022賽季的K聯賽,各方面都在全新升級。這些點,相信您閱讀過文章已經完全Get到了,怎麼樣,是不是對新賽季的韓國K聯賽有所期待呢?2月19日,新賽季的K聯賽即將打響,屆時我們一起來共同見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