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車在國內屬於一個蠻特殊的存在,看似熱度不小,但街上跑的卻很稀少。這種叫好不叫座的現象可以說從旅行車在網路上火起來後一直持續到現在,背後不乏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廠商的無奈。
要說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從功能性上說旅行車的市場空間已被後出的SUV擠壓的所剩無幾,從美觀度上來說旅行車也對不上國內主流審美的胃口。在如今購車多是基於剛需的環境下,小眾的旅行車逐漸成了品味和格調的代名詞,因為旅行車的歷史底蘊更深厚,能讓真正熱愛它的人享受其中。
在生產旅行車的廠家裡,奧迪絕對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在旅行車市場越來越窄的時候,奧迪憑藉著quattro技術拿出了allroad車型,成功擴寬了旅行車的銷路。繼Volvo的CROSS COUNTRY系列後,賓士新推出的All-Terrain系列也進一步說明奧迪的前瞻性,也讓熱愛這類車型的客戶群體有了更多選擇。
作為90後,國內B8代的A4確實對我沒有什麼很強的吸引力。全系加長給後排空間帶來了可觀的提升,使得實用性大增,但略顯刻意的線條也確實讓我這個B7粉有點不好接受,直到看到了allroad版。
未加長版A4的線條動感而勻稱,C到D柱的處理顯得極為和諧,在同期德系瓦罐裡屬於那種不容易產生 “這是臺XX旅行版”的特殊感、但又非常有旅行車那味的存在。
輪廓線條對味了,視覺點綴也不可輕視。當粗壯的18寸輪轂還有allroad風格的包圍側裙一上身,看著就想開到非鋪裝路面上試試。奧迪畢竟是當年Cross風的引路人,細節拿捏的很是勁道,以至於第一次看到A4 allroad時有種新車型的感覺,和腦海裡那個印象深刻的A4L很難建立聯絡。
仔細端詳一陣不難發現其中的門道,標誌性的中網是採用奧迪SUV車型的樣式,整張前臉僅大燈和中期改款後的轎車保持一致,所以一眼看上去有新車型的感覺也挺正常,放到現在來看也並不會有老氣的感覺。
鋁合金行李架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裝飾效果,比較有意思的是A4 allroad上行李架樣式比Q5上那個隱藏式的要來的豪放的多。正所謂SUV通常是努力往轎車靠,allroad則是拿轎車往SUV靠,這不全景天窗也安排上了。
尾燈的造型估計是要照顧Avant版,相比轎車上的要柔和不少,更容易和尾部偏圓潤的線條相呼應。
不同於Avant版上的那份豐腴,allroad車型平直的後槓防擦條和下面金屬護板是有意的在視覺上減薄來實現“提臀”的效果以強調車型的透過性,給瓦罐加點野味。
奧迪接觸多了後才知道的知識,不是所有把手上帶個小方塊的車都帶無鑰匙進入功能,那只是個通用零件。但這臺allroad可不是通用樣子貨,實車選裝了四門無鑰匙進入功能。
一年前第一次看到這臺A4 allroad時印象頗深,主要是車型頭一次見、而且當時還是全程帶記錄的個人一手車,內外養護得相當不錯。過了一年多從諾粉手裡回購後還是那熟悉的味道,漆面狀況賣出去時啥樣如今回來依舊啥樣。
坐入車內這種感覺愈發強烈,5年的歲月還不足以向奧迪的內飾材質和裝配工藝發起挑戰。中期改款換上的新款三幅方向盤更具動感、手感也挺不錯,就是行車電腦的操作邏輯並沒有和方向盤一同升級,還是更多依賴撥杆按鈕的那一套。
奧迪這套內飾無論從時間的長度還是產品的縱深來評價都是相當成功的設計,也是當年還處於模仿探索階段自主品牌學習的藍本。定位更年輕的A4 allroad車型上還是黑內最搭,如今看來可能會稍顯年代感。不過只要人置身其中,內飾裡透著那種精良感會讓你忘掉各種大屏,在新車科技豪華的浪潮下重溫經典豪華。
小改款後換裝新的MMI系統比上代產品易用性要高不少,功能也更加豐富。觸屏可以在功能性上做到無限延伸,也在觸覺上變成了無盡妥協,allroad上各種精緻的旋鈕按鍵真比搓玻璃要帶感許多,熟悉操作邏輯後效率也不低。
駕駛模式選擇也整合到系統之中,不需要中控臺上額外的模式切換按鍵。
所以中控面板上的黃金區域顯得有些空空蕩蕩,開啟蓋板後那兩個SD卡槽讓人深感那個功能性為王的時代性。
升級帶來的好處就是能用更多的媒介來享受這套B&O音響,不需要購買奧迪特殊的連線線。
成色方面剛剛透露過,5年7萬公里的正常偏低的使用程度外加前兩任車主的愛惜,基本看不出歲月的痕跡。
主駕側翼也依舊堅挺,前排為雙電動座椅帶腰部支撐調節和加熱功能。
除了著力點的那塊皮稍有褶皺外,主駕成色和支撐性都相當不錯。
這個非常容易吸油的皮質方向盤在手搓7萬公里後的油光表現比想象中要好很多,從新車開始沒清過的行車電腦給出了答案,這臺A4 allroad僅使用了不到2600小時。
沒加長的後排表現只能說夠用,除了出風口外也別奢求其他配置。這個主要還是文化差異,在奧迪的第一故鄉德國,A4、A6主要還是買來駕駛的。
後備箱則是旅行車的優勢環節,開口巨大內部規整實用、相比更高一級的旅行車,像隔板滑軌之類的配置還是有所簡化。
行李遮蓋簾沒能和電尾門聯動有點可惜,畢竟這還是臺A4,要求不能太高。
末期B8趕上了三代EA888的釋出節點讓選購二手車時的顧慮少了很多,這臺A4 allroad還是165千瓦的高功率版本,1500~4500轉時350牛頓米的峰值扭矩,搭配7速溼式雙離合動力表現很可觀,再跟一套採用託森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在同級別屬於很能打的那種。
這是上次賣掉這臺A4 allroad時的修整清單,三代EA888節溫器的通病已開始顯現,好在上任車主已更換,下任車主可以省2K+還不用操心。
除了這個小禮包,輪上耗材方面上任車主還準備了一個大禮包——四條準新的米其林浩悅4外加新的前剎車片,粗略一算也有5K+了。
20萬出頭的預算已經可以考慮B9代的二手A4L了,更大的後排空間、更新潮的內飾可能讓我這個非瓦罐粉更容易掏錢。但如果你是瓦罐粉、購車預算恰好又在這個區間,你會發現這臺A4 allroad會是個讓人無法拒絕的選擇。
當然您捨得加錢的話,武漢站還有臺3.0T帶可調空懸的大哥等著你。
奧迪在旅行車生存空間越來越窄的時代探出了一條新的路,路上的人在享受這份小眾特質的快樂外還能去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