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慾望,就是不停地去爭取自己能夠生存下去的優秀資源,誰不想一生下來就含著金鑰匙,誰又想出生在大山農村裡面呢?
這世界是公平的,每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光溜溜的,但又不是那麼公平,畢竟不同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有些人出生時候的起點是大部分人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終點。
作為農村人,我們的起點,確實低了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當你失去一些東西的時候,總會得到另外一些東西,就看你能不能找得到。
別的不說,就拿賺錢來說,農村人比城市裡面的人,更能夠賺到錢,也更能賺到能夠改變自己生活的錢。
因為大城市的人,就像北上廣一樣,一線大城市,見識的東西確實多,也因為見到這些東西了,大多都成為了自己一輩子追求的目標;而農村人呢,可能見的東西沒那麼多,要求也沒那麼高,就是改變生活就行。
而且城市裡面的人就算是不停地工作,也只是保證自己能夠在大城市生存下去而已,而農村人的致富方法,卻是可以複製的,但能真正複製過去的人很少。
一、農村可以複製的致富方法
農村人和城市人的區別就在於起點低了些,生活環境差了點,這些都是外部因素,我們無法決定自己出生在哪裡,但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存環境。其中讀書,是唯一的捷徑,並不是有錢人家的孩子都能夠有好的學習,也並不是窮人家的孩子讀不好書,這終究還是靠個人。
讀了書,如果不用,那也是白搭,這個在農村裡面體現得尤其重要。讀書並不是說讓你一定要考清華北大,而是讓你能夠明辨是非,能夠看到機遇,如果一個人連這些東西都看不到,那麼讀在多的書也沒用。
農村裡面的致富方法很多,你可以出去打工,機會好點、眼光好點說不定還能自己開個公司,賺一些錢;你也可以像幾千年前一樣,搞種植,搞養殖,運氣好也能夠賺一些錢,有點實力的可以跑跑販子,或者開個小賣鋪,販賣一些東西都是可以的。
但不管是什麼情況,做生意需要有生意頭腦,試問下,那麼多農村人,見識學識沒那麼高,有幾個有生意頭腦?
所以就目前看來,大部分農村人的選擇,還是選擇出去讀書,然後出去打工,混兩年,混得好了,就在城市裡面結婚定居,混的不好了也就只能回到農村了,到縣城跑跑外賣,打點小工,就是省了點房租費。
在農村裡面,很多家庭都是這樣的情況,年輕人很少,甚至於有些屋子都好長時間沒人住了,就這樣空著。我們村還好點,靠近縣城,走路也就10分鐘就到了,村裡面年輕人還多點。
去年我大舅的大女兒結婚了,找了個上門女婿,這個在我們村很多,很多偏遠農村的人都是優先選擇到縣城上門,其次才是靠近縣城的農村,我們這裡的人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可恥的事情,村裡面大概有40%左右的都是上門女婿。
大舅之所以找上門女婿,一方面是自己女兒喜歡,另外一方面,還是自己賺了點錢,5年多下來賺了100多萬,在村裡面蓋了個80萬左右的歐式別墅,算是獨一檔了,院子裡面還養著10幾條黃牛,賣出去也是幾十萬。
大舅能夠有現在這樣的局面,也是和自己當初的一個決定有關。
大舅之前是打工的,一年能有個3萬塊錢算不錯了,這樣的日子幹了10年後,決定買個大車,跑運輸,一年下來比之前好點,可以剩下個6萬多塊錢。
也就是在14年左右的吧,大舅開大車也開了幾年了,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並不滿意,一邊是女兒這裡的婚事讓人頭疼,也照顧不了家裡,另外就是跑大車風險太高了,最後看到了一個機會,將大車賣了,差不多賣了10幾萬吧。
大舅拿著這十幾萬,加上自己前面跑車攢的,有20多萬把,包了10畝地,迴歸到農民的生活,搞大棚種植。
那個時候我們這邊的種植業還不太好,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附近幾十公里,也就只有3家人在搞大棚,生意很好的樣子,大舅算是第四家了,大舅說他大棚的想法早就有了,只是前面不會種,一直都在學習相關的知識,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
當時大舅的大棚搞起來之後,算是這邊比較先進的了,可以自動灌溉,不管是滴灌還是地埋灌溉,都很省人工,而且做了兩套管子,一個澆水,一個施肥,沒有混淆,同時也做了防水處理,避免田間積水,特意做了斜坡將田間多餘的水集到一處,用抽水機排出去。
也是因為有這套系統,開始的第一年,大舅和舅母兩個人就把這10畝地全部幹完了,開始的時候是比較慢點,到後面越來越快,一個人幹幾個人的活,每天天不亮就到大棚去了,一直幹到晚上8點多才回去。
大舅這一年賣了兩轉西紅柿,賣了兩轉洋花菜,都是3個月一收,
也是這樣的方法,省了很多人工費,而且那年的價格也比較好,將當年的成本全部收回來了,也就是賣了20多萬把。
到了後面幾年,大舅的大棚越做越大,最多的時候有40畝左右,採用輪流種植的方法,間隔1個月左右時間,保證一年四季隨時都有西紅柿或者洋花菜可賣,當然這樣的方法就是累人,今天弄完這些,每天就要去弄另外一些,輪流來的。
在後面的幾年裡面,除了收果售賣的時候,找了幾個親戚外,都沒有找小工,親戚嘛,也是一起吃了飯就行,沒有要什麼費用。這幾年的價格也是在1塊多到6塊多之間浮動。
就這樣做了4年,之後大舅就將大棚轉了。
在這4年裡面,我估計大舅他賺了120多萬,這些錢如果換成農民出去打工,那根本賺不到,從他蓋了80多萬的別墅,然後給兩個女兒一人給了10多萬,自己在留10多萬,就可以算的出來。
大舅轉大棚的原因,也不是說是價格不行,而是他發現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村子附近種大棚的人太多了,競爭大了,所以就不想做了;他在一年前就發現了,以前很多養牛的農民都不養牛了,都改種大棚了,所以大舅也想得去養牛了。
這也是大舅的眼光吧,看得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大家不看好種植業的時候,大舅進去了,運氣也好點,賺了一些錢,當大家發現種植大棚賺錢的時候,紛紛來種大棚的時候的,其他行業必定會有空虛,所以大舅抓的也就是這樣的機會,而不是去跟風。
二、寫在最後
從大舅的情況來看,120多萬,在城市裡面其實並不算太多的錢,但在農村裡面,有多少農村家庭能夠賺到這麼多錢呢,有多少農村家庭能夠蓋的起別墅呢,至少在我們村,只有大舅一家蓋起了500多平的別墅。
網上很多人都在說做農業不賺錢,我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說的,如果真不賺錢,那麼中國14億人口,每天要吃多少農產品呢,難道這些農產品都是進口的嗎?
自然不是,這些也都是大家嘴裡說的不賺錢的行業種出來的,才能滿足這麼多人的需求。
大家都是農民,不是什麼大聖人,如果真不賺錢了,誰還會繼續去弄呢?其實無非就是怕累怕虧而已,畢竟電視新聞上經常都說哪裡的農產品滯銷了,農民鉅虧什麼的。
另外大舅的這種致富方法,也是可以複製的,但有多少人能夠複製過去?
我們出生在農村,這是命運給我們定的一個低點,但也給了另外一些別人沒有的東西,也就是淳樸的氣質和堅韌的態度,還有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只有找到這些了,才能複製。
首先這裡面的勞累就是大多數的人承受不起的,他們寧願出點錢請小工也不願意自己做去省這點錢,從這點看,這些人的身上就沒有農村人的氣質。
農村人其實是有氣質的,別看農村人整天田地裡面辛苦地幹活,但農民人樸實的氣質,我想很多農村人都沒有,尤其是年輕一代。
而且老舅面對的農業市場也不是都碰到好的時候,也有1塊多的單價的時候,好的時候6塊錢的時間也不長,但就是抓住這個機會了。
其實,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多農民都想的一夜暴富,想著自己種下去的農作物能夠賣個天價,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這兩年的確有很多農產品的價格賣得很好,比如說蔥蒜啊,比如說玉米啊什麼的,但持續的時間也不是那麼長,這個只有自己碰到了,剛好那個價格的時候你的農產品可以收了才行,要是價格出來了,你在去種,幾個月之後是什麼情況誰都說不準。
所以做農業,一個看到就是你有沒有準備好了,另外一個就是看運氣,看看價格什麼時候能夠起來。
當然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現在做農業,如果光靠以前的經驗那些不得行的了,還需要學習對應的知識才行,學習了,運用到現實當中去才能夠有好的結果。
畢竟,不學習,你永遠都跟不上別人,超不過人家,不管做什麼,都需要學習,就像大舅一樣,種植大棚前,就學了一年的種植知識,到現在養黃牛,也是提前一年就學習相關的養殖知識,不然你去哪裡買牛仔都不知道還怎麼做?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