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曉佳一】圖文記錄鄉村生活,書寫“三農”問題,解讀社會焦點!敬請點選關注!
由於農村地區太過分散,範圍太大,因而相比於城市,農村治理是個大難題。因為為了解決農村治理問題,減少治理開支,歷朝歷代選擇的都是選擇政權不下鄉,基本上只到縣一級政府。
而農村實行村民自治,家長或者族長制,鄉紳治理。現在也不例外,不過是在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組織。這樣一來財政負擔少,公共設施投入少,治理的成本轉嫁到了村民身上,因此我們說鄉村的治理是低成本高效率的治理。
但是隨著我國政策法規的完善,農村也被納入到了現代化的治理體系之中,原本用於城市管理的一套行政體系制度慢慢也開始套用在鄉村治理之中,與原有的農村人情、鄉黨、風俗之間的體系形成了衝突,引起了爭議。
就比如火葬與土葬之爭,從建國到現在數十年過去,還是會發生文化碰撞。而如今,農村還有多種習俗在不斷地被改變,而在即將到了春節或再迎禁令,4種傳統習俗將要暫停。
⑴農村趕集
集市是農民主要的商品購買地,在農村幾乎每個鄉鎮有固定的日子趕大集,滿足農民購物需求,同時也是賣農產品的集散地。
就如我們這裡,都是按照農曆來算,五天一個大集、一個小集,鄉鄰的鄉鎮輪流著來,逢1、6或者2、7;3、8;4、9都有大集,平時看村裡沒幾個人,但是一到集市就人山人海,尤其是春節前更是如此,返鄉者賺了一年的錢就指望這幾天花了。
然而今年春節的集市或再次暫停,和去年、前年一樣,疫情因素導致。即便是現在還沒有過年,已經有不少鄉鎮高掛“免戰牌”,阻止商販集市擺攤,網傳有村支書用水車驅趕商販還上了熱搜。因而想要在新年趕集採購年貨的村民要做好罷市的準備。
⑵串門拜年
“大年初一頭一天,小的給老的去拜年!”春節最為傳統的習俗拜年由來已久,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小輩紅包,壓歲錢,圖的是一個吉利。
在農村拜年都是排班論輩,不按年齡,再小也能是長輩,因而常常看到幾十歲的成年人給剛走路的小孩拜年的情形。也有很多高壽的老人受百人拜年的場景。
然而,在今年這種聚集性的大拜年或要再次暫停,疫情未去,多點爆發,很多地區提倡就地過年,返鄉已成難題,取消串門拜年也就理所當然。因而今年怕是和去年一樣要用手機影片等等遠端方式拜年了。
⑶煙花爆竹
“禁燃令”不是新鮮的名詞,在城市中是經常被提醒,幾乎所有主城區都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即便是節假日也是如此。
然而禁令開始下鄉,農村廣大地區原先沒有的禁令也開始普及,尤其是設定了空氣質量監測點的地區,不僅僅是不讓燒炕燒煤,對於煙花爆竹更是嚴查,從源頭上禁止銷售,從而鄉鎮許多煙花店被取締。
但是煙花爆竹作為最有年味的承載物,禁止以後本就讓沒有了喜慶感覺的新年更添一縷悲涼,很多人都說年不像年了。
⑷宴會聚餐
春節聚餐是聯絡親朋好友感情最好的節目,每年大家都天南地北到處走,很少能聚在一起,而春節喜宴多,返鄉的人多,能夠聚集的人也多。但是同樣因為疫情以及現在的鄉規民約,對於農村宴席有嚴格要求,因而在疫情未能明確之時,今年的宴會聚餐怕再次泡湯。
所有禁令的背後都是為民考慮的緣由,減少危害的發生,即便是村內的能人村幹部也要遵守。但是對於千百年來的習俗來說,不是所有人能夠理解的,因為我們抗疫一次次的成功,但是抵不過境外一次次的輸入;千百年的煙花爆竹也未必有一個化工廠排放的汙染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知道有些禁令有益處卻仍然不支援的原因,因為我們都想要一個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