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長達數千年的文明史,一直都是東亞地區的主導民族,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是漢文化最先開發的區域,自秦代征伐百越,把嶺南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經過漢唐的經營,珠江流域的兩廣地區也成為漢文化的核心區域。到元、明時期,雲南、貴州透過“改土歸流”使得漢文化也成為當地的主導。可以說自夏商周三代直到秦漢之後的歷代王朝的開拓精神和開疆拓土,最終奠定了今天的中華版圖。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東北礦產資源豐富,廣袤的黑土地一眼望不到邊,東北是魚米之鄉,東北大米是受到我們追捧的主糧,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中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產量佔全國的近百分之二十,可以說現在的東北是我們國家的糧倉。直到近代,隨著俄羅斯大兵壓境,為免於被沙俄侵佔的危險,清政府才鼓勵移民開發東北,經過近百年的闖關東高潮,東北地區逐步成為漢文化主導的地區。到偽滿時期,1940年代東北地區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了亞洲第一,雖然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東北地區遭受到蘇俄的掠奪,但是經過建國後“一五計劃”的重建,東北地區成為新中國的重工業基地,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為何東北地區直到近代才得到開發,古代中原王朝能把國土推進到南方瘴氣遍佈的亞熱帶雨林邊緣,為何卻一直沒有開發富饒的東北?
漢民族是農耕民族,歷來以勤勞著稱,尤其是到明清時期,內地人口爆發式增長,人地矛盾顯著,對於善於開墾和精耕細作的民族來說,富饒的黑土地為何被閒置數千年,“闖關東”為何來得如此之晚?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從地理上入手。
一、東北地區的地理形勢
直到明朝時期,明軍所能實際控制的區域也只是遼東而已。我們都知道中原王朝與遊牧部族的分界線大體為長城一線,長城是沿燕山、陰山等山脈修建的,長城是中原漢地抵禦遊牧民族入侵的防線,同時也是中國地理上游牧和農耕的分界線。東北平原在燕山以北,地緣上大致是被燕山、長白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圍起來的封閉式結構。東北平原南方為遼河平原,北方為松嫩平原,兩大平原之間一馬平川,地理上是完全沒有障礙的,劃分的依據是河流。古代中原王朝很早就開發了遼河平原,那麼為何又遲遲不向北進軍呢?
大家看上圖,遼河平原東南部有一系列的丘陵,即“遼東丘陵”和“遼西丘陵”,屬於長白山和燕山山脈的延伸。最早對東北產生興趣的是戰國時期的燕國,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燕人開始向燕山以北滲透。戰國時期的燕國越過燕山山脈,憑此山地丘陵構築了遼東長城,從此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基本固定。地形決定了中原地區的影響力只能影響到遼河中下游,也就是遼東地區,而西遼河以及遼河以北的地區因為無險可守,往往在其他民族手中。遼東大致就是今天的遼寧省,地處東北平原南部,戰國時期的燕國就已開發。而北方更遼闊的土地要到清末才開始屯墾。
遼河中下游地區與中原的聯絡就是幾條很纖弱的山路和沿海路,也非常容易被切斷。可以說中原王朝的勢力在戰國後就前所未有地深入到了遼東地區,但是為守住此地,卻與周邊部族展開了無盡的戰爭。公元676年,三國時期,袁紹的勢力抵達於遼東,曹操在擊敗袁紹後北擊烏桓。《漢書》記載:“匈奴日已驕,歲入邊,雲中、遼東最甚。”《新唐書》記載唐高宗滅亡高句麗後:“剖其地為都護府者九,州四十二,縣百。”唐軍面對新羅的進攻,安東都護府從平壤內遷到了撫順。公元696年,契丹擊敗唐軍,切斷了遼東與內地的聯絡。公元697年,粟末回遷遼東,並在天門嶺之戰中取得勝利。
現在北京通往東北的火車都是沿海岸線鋪設的,燕山最東邊靠海有一條狹長且平坦的通道,也就是遼西走廊。明朝對抗清軍著名的關寧錦防線就矗立於此。但是遼西走廊在北宋之前時常被海水淹沒,是並不存在的。曹操曾經作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時期往北走到葫蘆島就到盡頭了。北宋之後海水褪去,遼西走廊才全線貫通,當時北宋聯金滅遼,雙方使者溝通走的就是這條路。
燕山山脈的存在擋住了遊牧部落南下的道路,也保障了中原王朝在遼東地區的統治安全,中原王朝進入遼河流域的東北大平原除走遼西走廊之外,還有幾條道路,就是要翻越燕山山脈。古人翻越燕山山脈的線路有三條:一是從冷口、劉家口翻越燕山。二是從喜峰口翻越燕山。三是從古北口走到喜峰口翻越燕山。
但是古人出燕山進入平原地帶後很快會四面受敵!就會面對遊牧民族的進攻!在遼河上游的燕山山脈與大興安嶺的交界處,剛好有個很大的口子連通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這個口子現在叫西拉木倫河,這裡擁有著大片的茂盛草原。鮮卑、契丹等遊牧部族都是從這裡興起的,蒙古高原與東北地區在地裡上天然的相連,這裡是蒙古騎兵的出沒之地。
遼河平原北面的松嫩平原是漁獵部族的大本營,兩個平原間無險可守,中原王朝想開發東北剛出燕山就面臨蒙古高原遊牧部落的侵擾,遼河平原這樣的四戰之地又要面臨東北的漁獵部族,可想而知,在兩大民族的擠壓下是很難堅守的。
東北如果向北開墾耕地,會遭到山區、林區與草原三個方向不同的族群攻擊,因為蒙古和大小興安嶺等地都是蒙古部落遊牧之地,而廣大的東北平原是女真等遊牧漁獵民族的世居之地。這與烏克蘭平原很晚才得到開發的原因相似,烏克蘭也擁有廣大的黑土地,現在被譽為歐洲的糧倉,烏克蘭平原長期是東歐遊牧民族領地,在烏克蘭開墾耕地會遭到遊牧民族劫掠。直到十八世紀,俄國軍事力量壓倒了韃靼人,烏克蘭平原才得到大規模開發,成為俄國糧倉。
金朝時期,金朝在東北地區移民築城,最著名的囚禁北宋徽欽二帝的五國城就位於現在的黑龍江流域,金朝在東北建有眾多城池。南宋史料《三朝北盟彙編》提到,金國官方鼓勵農民前往東北開荒,所謂:“招燕雲之民置之內地(東北),官給錢米贍之。”根據黑龍江文物考古所統計,目前已經考證的金國東北農耕城市遺址,僅黑龍江地區就超過了40座。但是隨著蒙古的崛起,這些城池在蒙古鐵騎的掃蕩下都已經蕩然無存了。
明朝前期在東北建立衛所,建有著名的奴兒干都司,儲存到現在的《重建永寧寺記》記載了奴兒干都司永寧寺在遭受魚獵部落破壞後重建的史實。所以之後的明朝在東北的衛所成為了部族首領稱謂的頭銜,東北還是由當地部族自行統治。遊牧民族與中原農耕民族之間千年的拉鋸戰爭,決定了中原王朝在北方的國策是防止遊牧部落的侵略和崛起,強大時採取採取經濟封鎖和戰爭的方式,衰弱時採取和親等方式。
中原王朝的實際統治也只是止步於遼東而已,特殊的地理結構導致中原王朝北進之路是寸步難行。所以只有在農耕文明和遊牧部落統一到一個王朝之後,大規模的開發東北才能成為可能,這也是直到清代後期才出現闖關東的主要原因。
二、高昂的統治成本
以明王朝為例,明朝從洪武到永樂年間,為了討伐北元殘餘勢力,也曾經大規模統治東北,明朝在東北曾設定了300多個衛所,北京通往奴兒干都司的陸路(驛站)和水路交通(吉林船廠)也都很發達,甚至形成了北京→北海道的東北亞絲綢之路。
明王朝如果直接統治吉林、黑龍江這些廣大的地區,需要駐兵、移民設定官吏,這就需要大量的物資,對於百廢待興的明朝初年這是國力很難達到的,尤其是道路不通,古代陸路的運輸成本是很高的,所以隋煬帝要舉國之力修建大運河。在沒有路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走水運,水運運量大成本低,但是松花江和遼河並不屬於一個水系,進了船之後通不到一起,無法直接實施水運,運輸成本非常高,這個就導致了在遼東以北的統治成本非常大。
因此,明朝在東北的統治最遠也是達到遼東。這倒不是因為明朝不想發展,而是因為他真的發展不過去。朱棣當年為了利用松花江的水運,設立了造船廠,結果後來因為花錢太多,就被廢棄掉了,遼東邊牆已經是明朝中期以後有效管轄的最遠邊界,以外都是羈縻統治的地區。
除此之外,明朝的主要軍事威脅是在蒙古高原上,而遼東以北在當時並沒有什麼強大的軍事威脅,明朝也沒有任何必要非去把大量的國力都堆在那個地方。在長年戰爭下,中原已是千瘡百孔,更沒有人口可移居關外了。
所以大明在永樂之後,逐漸就把奴兒干都司給撤回來了,放棄了對黑龍江地區的直接管轄,採取了相對更便宜的藩屬管控,就是把這些冰天雪地的地方交給地方的女真人來管理。這個當時確實省了一大筆錢,但是令明朝統治者始料不及的是,後金的努爾哈赤逐漸發展起來。
三、東北地區緩慢發展
而東北和中原內地相連之地,山區居多,連綿不斷的大片山脈將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分割開來。遼西走廊更是狹窄不平,所以在古代中原漢人心中,東北是一處苦寒之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不適宜人類居住。
其實,東北地區歷史上也是一直存在農耕文明的,從紅山文化到先秦時期,東北一直都存在農業生產的。先秦時期東北的扶余和肅慎見於史籍,現代考古發現有大量農耕遺蹟,兩漢時期的扶余人墓葬發現了大量鐵質農具。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東北南部是高句麗便是以農耕為主。
後來唐太宗滅高句麗,遷其民,東北地區東部被靺鞨建立的渤海國佔據。渤海國被稱“海東盛國”,農業生產極為發達,農業產出的各種特產聞名於世,《新唐書》記載渤海國生產“蘆城稻”、“柵城谷”、“顯州三布”、“丸都之季”、“樂遊之梨”等特產。
東北地區西部,也就是草原地帶,歷史上曾經是契丹人的地盤,作為遊牧部落的契丹人在漢族影響下學會了農業生產。五代時期契丹人滅渤海國後,為了鞏固統治,把渤海人西遷到西拉木倫河流域,也就是東北地區西部的草原地帶從事開墾。結果使東北中東部地區人口大量減少,以漁獵為主的女真人填補了空缺,同時西部草原地帶環境承載力本來就脆弱,開墾草原會直接破壞地表植被,遼代初期,西拉木倫河流域可以稱得上是“塞上江南”,提供了大量糧食,等遼朝滅亡以後開墾廢止,結果土地裸露,迅速沙丘化,形成了現在的呼倫貝爾沙漠和科爾沁沙地。
女真人建立金朝取代遼朝,並且迅速漢化後,又遷大量幽燕地區的漢人到東北地區開墾,稱為“實內地”。金朝時期東北農業空前發展,黑龍江流域也得到了有效開發,農業耕種範圍幾乎包括東北全境,這是古代東北農業發展的頂峰。
東北農業的衰退始於元明時期,金末元初時,東北人口幾乎滅絕,蒙古人不同於契丹人,不事農耕,也不招攬流民,把荒廢農田改建為牧場。元朝時期,東北僅有少量軍屯存在。明代繼承殘留的蒙古人勢力——兀良哈三衛的地盤建成了努爾幹都司,實際上是,努爾幹都司仍然從事遊牧。
康熙二十年清廷修建柳條邊,禁止漢人進入東北開墾,幾十萬滿洲八旗進入中原,東北廣大地區成為空白,甚至是千里無人煙,僅有為了防禦沙俄入侵的一些軍屯存在(最著名的就是江東六十四屯)。後來到了清末,迫於人口壓力和沙俄入侵,清廷開放柳條邊,大量漢人“闖關東”,東北才重新得到開發。
當然,古代適宜在東北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稀有、單一,我國北方以種植粟、黍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受氣候影響,這些農作物在東北地區很難種植。就連我們現在常見的玉米、馬鈴薯也是在明朝年間才從國外傳入的。所以說在明朝以前的幾千年時間內,東北這種寒冷的氣候只有少量的農作物適合生長。
四、東北地區的開發
制約東北地區開發的因素,既有氣候和技術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地理因素。由於在明清以前,當時的遼西走廊還在海水下面,中國華北平原和東北的聯絡只能翻越燕山山脈。除了交通不便之外,東北的廣闊地形和蒙古高原連成一片,這就導致進入東北的農耕民族面對北方草原民族攻擊的時候幾乎無險可守。這也是到了明代的時候,中原王朝也只能掌控遼西小部分地區。
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能夠有和平相處的時期,才能保證東北地區農業文明的發展,只要有幾十年的太平日子慢慢搞建設,農耕文明就能夠從遼河平原挺進到松嫩平原,甚至跑到外興安嶺屯田。有這樣一種說法,東北是清朝帶給中華民族的嫁妝,實際上是有些道理的。當東北漁獵部族的滿族入主中原,此時作為龍興之地,去東北開墾就不存在安全問題了。
清初為了保證龍興之地的安全,為了確保在中原失敗之後,還能回到老家東北繼續統治,因此清朝前期對東北採取了封禁政策。自19世紀中葉起,沙皇俄國採取武裝移民的政策,陸續侵佔了原本屬於我國的領土。此時清政府才開放東北的邊禁,放開移民,經過近百年的移民,東北地區的漢族成為主體民族,東北也成為漢文化的重要陣地,可以說東北移民大大拓展了北方漢民族的生存空間。到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之時,東北地區的漢人已經達到了3000萬人,在龐大的漢民族人口面前,無論是沙俄的黃俄羅斯計劃還是日本的滿洲開拓團計劃,都只是滄海一粟,根本無法改變東北地區是中國領土的事實。
我國朝鮮族擅長在寒冷地區種水稻,晚清以來,朝鮮族人克服了東北荒原多、沼澤多和寒冷、無霜期短等困難,使水稻在我國東北生長,自此東北地區成為著名的“水稻之鄉”。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大規模開發北大荒,使那片原先沼澤遍地、野獸出沒的荒蕪之地,變成了譽滿全國的“北大倉”,成為了我國現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在困難時期,北大倉生產出的大批糧食曾養育了無數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