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等大後方地區,活躍著很多女記者。她們用犀利的筆墨,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喚起民眾抗日激情。其中四位名氣大的,被統稱為“後方新聞界四大名旦”,那麼,她們都是誰呢?
第一個是彭子岡。
彭子岡(1914年-1988年),原名彭雪珍,1914年2月7日生於江蘇蘇州。她自幼酷愛文學,在學校時作文經常得第一名。1936年北平中國大學肄業後,在上海《婦女生活》雜誌任助理編輯,曾經採訪過革命根據地和冰心等人。她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彭子岡進入《大公報》任外勤記者,在民族危亡的嚴峻時期,她奔波活動於山城重慶的各種政治勢力間,以尖銳潑辣的文筆,採寫了大量的政治新聞和社會新聞。
彭子岡對國民黨政要敢於毫無畏懼地進行諷刺。在1940年的一次集會上,面對百餘名政要,孔祥熙饒有興致地談起“中國大豆如何富含維生素”, 彭子岡打斷他的話:“在座的新聞界同業都面有菜色,唯有你心寬體胖、臉色紅潤,深得養生之道。可否請你繼續深談一下養生之道?”
“嗯——”孔祥熙一時僵在那裡,只能顧左右而言他。從此得了個“哈哈孔”的外號。
1945年8月,毛澤東赴重慶談判,彭子岡發表了轟動大後方的新聞特寫《毛澤東先生到重慶》。後來彭子岡對美國大兵強姦北大女生的“沈崇事件”和國際間諜川島芳子案的報道,都無情地鞭撻了美、日帝國主義,也刺中了國民黨反動派的痛處。
解放戰爭時期,彭子岡任《大公報》駐北平記者。她從北平衝破了國民黨守軍的重重封鎖,來到張家口,採寫了《張家口漫步》等系列報道。
即使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彭子岡也總喜歡穿一件白色帶圓點的布質旗袍,推著沒有前後擋泥板和鏈套的腳踏車,單槍匹馬地跑新聞。圓圓的臉龐,大大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第二個是浦熙修。
浦熙修(1910年-1970年),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她是彭德懷元帥夫人浦安修的二姐。1933年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在志成中學當了一段時間國文教員後,1936年她進入《新民報》任記者。其實她起初是在《新民報》上看到某地產公司招聘女職員的廣告,趕緊去應試,她的表現非常好,卻沒有被錄取,因為她結過婚。地產公司老闆和《新民報》老闆是好友,他就介紹浦熙修去了《新民報》,任職廣告科。
後來首都女子學術研究會要在中山陵旁邊舉行週年紀念大會,《新民報》臨時才知道有這麼一件事,可是記者都出去了,派不出人來。情急之下,浦熙修被派去救場。不料她寫的報道卻遠遠超出了上司的想像,成為當期報紙上的一篇精品,受到各位編輯和讀者的一致認可。因此,浦熙修從廣告科調到了編輯部,成了《新民報》第一位女記者。
真正讓浦熙修成為有名記者的,是她在1945年國共談判及政治協商會議中的出色表現。她對於整個過程的分階段的採訪和報道,真正體現了一個職業記者的水平。
浦熙修在得知即將在重慶舉行這樣一次會議後,立即意識到,國統區的很多人其實對共產黨和民主黨派不是很瞭解,如果能夠對他們進行一次集中的報道,對於談判的程序以及成功率豈不是有很大的幫助?於是她策劃了一個在會議期間採訪38位出席代表的專題,並發表在《新民報》晚刊的頭版上。在每篇不長的訪問文章中,都客觀地反映了被訪者對時局的看法和對前途的主張,並深刻而含蓄地刻畫了一些人物形象。
後來,這些對當時中國政治舞臺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的真實素描,不僅成為歷史的重要記錄,也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的一次成功的個案。
浦熙修經常撰寫揭發國民黨高層腐敗的報道,如黨國要人的眷屬帶著洋狗從香港飛渝的報道,讓標榜“三民主義”的國民黨大跌顏面, 以致懷恨在心,就在1946年6月23日的“下關事件”中,浦熙修被國民黨暴徒打得滿身是血,幾乎暈了過去。
接著《新民報》被查封了, 浦熙修開始作為南京特約記者為香港的《文匯報》撰稿,不想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浦熙修被捕前所寫的文章的標題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她的光榮入獄正是“南京政府的最後掙扎”的一個節目。 浦熙修在周恩來關懷下和羅隆基全力營救下光榮出獄,坐了整整七十天班房。隨後,她出現在新中國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親切地對她說:“你是坐過班房的記者”,那無疑是最高的稱讚了。
第三個是楊剛。
楊剛(1905年—1957年), 原名楊季微,學名楊繽,生於江西萍鄉。1922年,楊剛進入英文授課的南昌葆靈女子學校 。在葆靈幾年中,楊剛已經開始寫作, 是學校公認的才女。楊剛在入校後不久接受了洗禮,但“五卅慘案”的發生動搖了她對基督教的信任。
1928年秋,楊剛免試進入北平的燕京大學,主修英國文學,為北方左聯發起人之一。當年冬天加入中國共產黨,編入清華燕京支部。1930年,楊剛在五一反內戰示威遊行活動中不幸被捕。
1936年10月,楊剛被介紹到《大眾知識》擔任編輯職務。《大眾知識》雖然出版的時間不長,楊剛在上面發表的新聞性通訊和評論也僅各兩篇,但已經足以證明,楊剛具備了成為一名出色記者的潛質。
1938年,楊剛把毛澤東的名著《論持久戰》譯成英文出版,把中國共產黨人對勝利的堅定信念傳達給全世界人民。1939年9月1日,楊剛正式開始在香港《大公報》工作,擔任《文藝》和《學生界》兩個副刊的主編。在她的主持下,兩個副刊增加了來自敵後游擊區作家的戰地生活報告等內容。
除了正面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策方針,歌頌敵後軍民的感人事蹟之外,楊剛在主編《文藝》副刊期間,還敢於大膽揭露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和腐敗黑幕。另外,她負責的《學生界》副刊特別重視關注香港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透過互動的方式將副刊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
楊剛的記者工作,大約由1942年7月開始,她以《大公報》特派記者身份,與澳洲記者貝卻迪到東南前線戰地採訪,作為戰地記者,她從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發出新聞通訊十餘篇,反映國民在日寇鐵蹄下悲慘狀況,大眾強烈抗日的要求,中國必勝理念,前方將士英勇拼命殺敵的精神。這一系列的報道,載於《大公報》重慶及桂林版,在讀者中激發起抗日決心。
1948年8月,楊剛從美國歸來,回國後接受的第一項重大任務就是推動《大公報》走向人民陣營。 1949年天津解放後進駐天津《大公報》,擔任副總編輯和黨組書記,隨後將其更名為天津《進步日報》。上海解放,楊剛再次隨軍南下,主持瞭解放後上海《大公報》的工作。
1949年10月1日,楊剛作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二十四小時後,用激昂的文字寫下《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
第四個是戈揚。
戈揚(1916年~2009年),江蘇海安人。早年嚮往革命,仰慕共產黨,1935年在鎮江參加共產黨外圍組織“讀書會”。
1937年,戈楊畢業於江蘇鎮江師範學校。同年參加戰地救亡工作。歷任《貴州日報》記者,新四軍新華支社主任、新華分社社長,新華社華中分社副主任、華東總分社副總編輯,上海《解放日報》駐京辦事處主任,《新觀察》主編,《鴨綠江》編輯室主任。
1989年,《新觀察》停刊,戈揚去了美國定居,2009年在紐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