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以精益生產著稱的豐田汽車宣佈再減產。
日前,由於全球半導體短缺及東南亞新冠疫情導致零部件採購困難,豐田汽車9月、10月的全球汽車產量將比原計劃再次減少共計約40萬輛。
8月中下旬,豐田汽車已發聲明,稱9月份全球產量將由原計劃的90萬輛減至54萬輛,減產達36萬輛,減產規模約四成。其中日本約14萬輛,海外約22萬輛。
彼時,有日媒報道稱,鑑於豐田強大的採購能力,其受零部件不足影響有限,豐田汽車2021年度量產930萬汽車的計劃不變。此次官方表示,豐田汽車2021全年產量預期已由930萬輛縮減至900萬輛,降幅3%。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由於豐田汽車的量產規模是每年生產近千萬輛,眼下40萬輛汽車的減產,對其而言屬輕微浮動,大概為半個月的產能。
加入產量放緩大軍
9月9日,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會長、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稱,新冠疫情導致零部件供應中斷,可能迫使日本汽車製造商10月份再減產。
官方公告顯示,豐田汽車9月全球範圍內減產達7萬輛,其中日本本土減產3萬輛,其他地區減產4萬輛。10月,這一資料達33萬輛(日本本土減產15萬輛,其他地區減產18萬輛)。
有業內聲音指出,豐田汽車供應鏈條的崩潰直接反映出疫情對製造工業節奏擾亂的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豐田官方曾表示,今年的銷售利潤將可參照疫情之初水平。
哪怕整個行業都受困於疫情縮減產能,外界也並不質疑豐田汽車此番言論。畢竟自福島海嘯事件後,豐田汽車就加強了半導體晶片的儲備,其針對發動機維護、汽車安全、娛樂系統等晶片等零部件的管理具備公認細緻而完備的鏈條體系。且同其他車企相比,疫情以來豐田確實呈現出更好的抗風險能力。
不過今年下半年,豐田汽車的防禦機制顯現瓦解跡象。公開資料表明,因泰國疫情導致關鍵零部件供應中斷,7月中下旬,豐田汽車在泰國有3家工廠停產。8月下旬,巴西工廠暫停運營。這意味著,豐田汽車逐步加入到為應對晶片短缺而縮減產能的車企佇列中。
與此同時,豐田汽車目前的晶片短缺情況也可視為此輪全球晶片危機趨於惡化的標誌性註腳。
全球知名市場分析公司埃信華邁公司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半導體短缺將令世界汽車行業今年減產多達710萬輛,新冠疫情導致的晶片供應中斷將使汽車行業面臨的困境延續到明年,全球晶片短缺的現象在2022年下半年前不會出現緩解。
全年目標產量影響不大
官方資料顯示,豐田汽車8月全球產量為634217輛,跌幅6.7%。受疫情影響,豐田大汽車的產量已連續8個月下降,但其8月環比降幅較其7月的10.2%有所改善。
市場表現上,豐田汽車8月全球銷量為720765輛,跌幅10.6%,此資料已連續8月遞減。其中,豐田中國8月銷量為144800輛,跌幅11.9%。綜合來看,其1-8月在華銷量為128.56萬輛,增幅18.7%。
豐田汽車官方表示,考慮到了匯率等其他變動因素,豐田汽車2021財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合併財報營業利潤預期維持不變,為2.5萬億日元,約合1464億元人民幣。
有業內人士表示,一輛汽車上有數多種晶片,且車輛的高階程度與晶片數量呈正比,由於供應鏈已成體系,汽車製造商通常與各類晶片供應商合作。其中但凡有一種晶片鬧荒,都將影響生產程序。
或是連續“扛不住”,讓豐田方面考慮加持應對芯荒的抗風險能力,日前有訊息指出,豐田汽車已要求供應商提高晶片庫存水平,從傳統的三個月,提高到五個月。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告訴財經網汽車,豐田汽車有一部分制動系統及採購於博世,8月17日,馬來西亞意法半導體的上游封裝測試的工廠有20名工人因感染新冠疫情死亡。隨後,該工廠被當地政府勒令停工兩週進行整改消毒工作。該事件導致博世(該工廠客戶之一)與制動相關的ESP、IPB、ECU等控制模組均缺貨。今年3月,瑞薩在日本的工廠起火,燒燬了十幾臺生產晶圓的光刻機。這造成了豐田的重要供應商——電裝公司,晶片採購受限。此外,受美國非市場因素干擾,華為提前囤貨,致使半導體廠家優先考慮手機晶片的產能。而智慧汽車發展速度也超過了半導體廠家的預期。以上一系列因素導致豐田汽車產能縮減。
張翔表示,豐田很多車型,如混合動力汽車、新能源汽車等所需晶片數量較大(普通汽車需要500個晶片,上述車型所需晶片數量近千個)。但由於豐田汽車的量產規模是每年近生產千萬輛,眼下40萬輛汽車的減產,對其而言屬輕微浮動,大概為半個月的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