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娛樂圈最吸金的明星是哪些,大家腦海裡可能會浮現一些頂流流量和票房大佬,但其實有一部分人雖然在熒幕前混得不怎麼樣,可能早已過氣或者不那麼精明,但其實背地裡早就有了自己的各類產業,屬於悶聲發大財的那種型別,賺的並不比在圈內少,接下來就看看到底有哪些低調的商業大佬吧。
1.任泉
任泉的商業版圖被大家發現還要源於當時李冰冰給時尚雜誌嘉人拍攝封面,嘉人是我國5大時尚雜誌之一,經常舉辦各大晚會,也有不少的流量粉絲把自家偶像可以登上五大雜誌作為吹噓的資本,足以可見嘉人的地位,但沒想到,各大明星爭破頭也要上的雜誌幕後大佬竟然是任泉。
其實任泉的商業頭腦早在上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萌芽,當時的他雖然就讀於表演學院,但卻總覺得當演員沒有安全感,如果沒有戲拍那麼就沒有收入,於是當時他就借了還是同學的李冰冰的錢,自己投資開了一個飯店,這也是他開始邁向商業大佬的第一步。
但是沒想到這家飯店給他帶來的利潤在十年間就翻了十幾倍,隨後,他簽約華誼兄弟,和大部分藝人不同,他不僅拍攝電視劇,還用自己獲得的片酬入股了華誼,那幾年也是華誼的黃金時期,簽約了演藝圈內眾多大佬明星,成功上市,作為股東的任泉自然也賺了盆滿缽滿。
後來的任泉,便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商業投資上,為了更多的人脈和資源,還去就讀了商學院,還帶著自己的好友李冰冰等人一起成立了餐飲品牌熱辣壹號,後來的任泉越做越大,前幾年還成立了新的品牌,這次還吸引了章子怡和黃渤等人的加入,足以可見任泉的商業頭腦。
在2016年,任泉宣佈了自己將全面息影,不再接拍任何影視劇,成為徹底的一名商人,其實如果任泉繼續選擇做演員的話也將是一名特別成功的藝人,誰小時候沒有被任泉所飾演的公孫策帥到過呢,不過現在的他已經成為了影視劇背後的資本,話語權更大,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杜海濤
說起杜海濤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快樂大本營裡面那個一直承擔著被大家調侃的胖子主持人,在節目裡,他總是顯得有些呆傻,充當一個被大家欺負的團欺角色,好像工作了十幾年,也只有一個快本可以拿的出手,但現實裡的他可是不折不扣的一個隱形富豪。
杜海濤早在十幾年前他的眼光就開始投入了餐飲行列,果然吃貨的眼光準沒錯,現在的杜海濤,光他的餐飲店鋪就多到數不清,其中涉及著炸雞、火鍋、長沙地道小吃等各種各類的店鋪,而且現在還有不斷擴增之勢。
杜海濤在2012年的時候就瞄準了淘寶店鋪的商機,開啟了個人品牌店鋪熊先生,主營家居用品,但沒有想到,剛開業銷售額就達到了10萬,後來隨著生意的火爆,杜海濤迅速線上下開啟了多家的實體店鋪,銷售額更是可以達百萬。
不僅開了家居品牌,杜海濤還利用自己的身材優勢開辦了一家高階的健身房,吸引客流量,不得不說,杜海濤真的把自己本人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在之前的一個演講上,杜海濤上臺發言分享自己的主題演講,才讓大眾意識到杜海濤投資參與的品牌竟然多達十幾個。
也難怪謝娜都曾經在節目裡說過杜海濤是他們幾個人當中最有錢的,杜海濤當時也大方承認了,果然大家都不能輕易被熒幕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形象給欺騙,一直在催婚的沈夢辰也說過私下的杜海濤是非常聰明有頭腦的一個人,不知道現在事業豐收的杜海濤何時才可以成婚呢。
3.包貝爾
同樣其貌不揚在娛樂圈也沒有什麼好資源的包貝爾私下也是個大商人,包貝爾進入演藝圈之後因為他普通的外貌並沒有得到很多機會,大多都是一些跑龍套的小角色,還是因為參加跑男才被大家認識,但是他卻憑藉演員的一個身份,把更多的資金投入了投資裡。
現在的包貝爾旗下有著200多家的火鍋店鋪,和他有關聯的公司也有著6家之多,還成立著自家的工作室,簽約著不少藝人給他打工掙錢,但是也是因為這些公司包貝爾也經常陷入輿論的風波,之前就因為火鍋店衛生問題被顧客投訴。
其實火鍋店鋪出問題不止包貝爾一人,明星們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吸引了顧客,但對質量和衛生卻疏於管理,這樣以後不僅會影響生意的發展還會引起明星個人口碑的下滑,還是希望這些開店的明星要加強管理呀。
4.胡海泉
胡海泉的商業帝國可以說是十分的龐大,憑藉羽凡組合出道的他,在大火之後,毅然決然地投資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唱片公司,本想著是一時的夢想,但沒想到簽約的藝人歌手帶來了豐厚的營收,比如馬天宇的《該死的溫柔》還有李易峰的單曲都是出自胡海泉公司。
而且據統計,胡海泉是所有明星中擁有公司數量最多的一位藝人,足足有五十多家,涉獵的範圍之廣泛簡直超出了我們的想象,比如現在的直播一哥李佳琦,他的幕後老闆就是胡海泉,是不是瞬間驚掉了。
不僅如此,胡海泉還成立著一個名叫巨匠文化的公司,該公司出品過王一博、韓庚等人一起參加的爆火綜藝《這就是街舞》,但是已經足夠優秀的胡海泉還是在不斷地學習挖掘商機,就連去參加一檔綜藝節目都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看什麼值得去投資,果然成為大佬都要需要一顆永動機一般的頭腦啊。
果然不挖不知道啊,一挖嚇一跳,有這麼多我們曾經以為過氣或者不怎麼活躍的藝人背後卻有著如此驚人的商業帝國,甚至現在當紅的一些藝人就是在替他們打工掙錢,這樣的跨界不僅需要機遇還需要足夠強大的頭腦,著實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