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人善被人欺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1944年,我國獲悉美國正在研製一種“超級炸彈”的訊息,隨後我國在1946年,便與海外的中國科學家進行聯絡,尤其是核科學家和火箭專家,希望他們回國參與核武器的研究。
這一工作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援,同時毛主席提出:“中國要有自己的核武器”這一想法。
1949年發生的一件事,更加堅定了這一想法。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17日,毛主席第一次訪問前蘇聯。
在這次訪問中,前蘇聯特意為毛主席播放了,自身在同年8月29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實驗成功的紀錄片。
或許是因為親眼見到原子彈的巨大威力,又或者是美國之前向日本投放原子彈,造成的巨大傷亡,讓毛主席在回國途中,對著身邊的警衛人員葉子龍說:
“這次到蘇聯,開眼界哩!看來原子彈能嚇唬不少人。美國有了,蘇聯也有了,我們也可以搞一搞嘛。”
這是毛主席最早明確提出:“中國要研製出自己的核武器”這一指令。
1952年,一次戰役讓我國研製原子彈事宜大大地提前。
1952年,朝鮮戰場上的“上甘嶺戰役”,讓惱羞成怒的美軍直接向我國撂下狠話:“中國志願軍必須撤出朝鮮領土,否則將對中國實施核打擊”。
然而毛主席作為新中國的領導人之一,面對美帝主義的狼子野心,也是寸步不讓,直接擺明自己的立場:“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
美國面對毛主席這一席話,沒有輕舉妄動。其實最重要的是有前蘇聯牽制著美國,讓美國不得不放棄,對我國動用核武器的想法。
最終,“抗美援朝”以志願軍勝利告終,但“核威脅”始終就像懸在我國頭上的一個“炸彈”,我國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更為全中華兒女的安全,在上個世紀50年代做出反擊。
1955年1月15日,以毛主席為首的第一代共產黨人做出:當前以建立原子能事業和研製核武器為首要任務的重大戰略決策,至此,我國正式踏上研製“核武器”的征程。
但在20世紀50年代,原子彈並不是手榴彈,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研製出來的。時至今日,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不超過10位,可見它的稀有和重要性。
尤其是原子彈的核原料——濃縮鈾極為重要,而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科技手段和工業能力,都無法將這一重要原料提煉出來。
因此,新中國研製核武器一事,因一小小的“濃縮鈾”而限制了腳步,於此同時,一眾猶太商人來到了北京,說是有辦法解決我國當時的難題。
1954年,猶太商人來到北京後,向中央表明自己的來意:“我手中有濃縮鈾235,可以交易給中國。”
猶太商人向我國提供的濃縮鈾235,正是我國研製原子彈不可或缺的一種資源。因為鈾在自然界中有三種同位素,並且只有鈾235可以用作核反應堆。
而猶太商人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還特意拿出一部分當做樣品,交予我國鑑定。這件事情自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並交由周總理全權負責。
要知道,自從世界各國,從日本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一事,就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巨大威力,有關研製原子彈各種材料也成了重要戰略物資,特別是濃縮鈾。
這時猶太人“好心”為我國提供關鍵物資,他們的真實目的究竟是什麼?
物以稀為貴
濃縮鈾在世界上,不管是作為能源,還是用作研製武器,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鈾235的含量不同,可以劃分為高濃縮鈾、低濃縮鈾和微濃縮鈾。
但只有含量超過90%的鈾235,才能用於原子彈的研製材料,而鈾235在世界上只有0.7%的量。
並且它的提取極其困難,它需要經過探礦、開礦、選礦、浸礦、煉礦、精煉等流程,其中濃縮分離是最後的流程,同樣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按照當時新中國的工業手段,極難提取成功。
根據調查,獲得1公斤擁有核武器研製的濃縮鈾,則需要200噸鈾礦石,而且還不是100%的成功。
我國開始研製核武器的時候,只有美國、前蘇聯和英國擁有核武器,這三個國家分別在1945年、1949年和1952年將原子彈研製成功。
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武器的西方列強,自然不希望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冒出來,分裂手中的話語權。
而濃縮鈾235作為研製核武器的主要能源之一,濃縮鈾的提取技術更是被當時的國際社會,列為禁止擴散的敏感技術。
而我國在為研製核武器而犯難時,猶太人剛好送來了濃縮鈾235,這一切未免太過巧合。
如果猶太人送來的濃縮鈾是真的,並且可以作為我國研發核武器的原料,那我國將大大縮短研製核武器的時間,更能節省許多開支和少走許多彎路。
如果他們送來的濃縮鈾很少亦或者是假的,我國科研人員也能秉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精神,從中找到“有利於我國提取濃縮鈾的經驗”。
那麼猶太商人是從何處弄來的濃縮鈾呢?
猶太人是世界上最擅長做生意的人群之一,他們所有的活動都圍繞著“錢”而展開。
並且世界上一直存在一個傳聞,猶太人是最聰明的一個種族,他們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善於抓住商機。比如他們認為女人的錢是最好賺的,這一點是當今世人公認的真理。
善於賺錢的他們,最令人無法忽視的一點是:猶太人的聰明才智,並且他們親身參與美國陸軍部研製原子彈計劃,亦被稱為“曼哈頓計劃”。
而這一項計劃的助推者,就是具有猶太血統的美國核物理學家利奧·西拉德。
雖然西拉德參與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但他一生積極倡導核能的和平利用、反對在戰場上使用核武器。
因為他深知核武器的巨大威力,而它在正義之士手中,核武器就是一“盾牌”,能護世人安全。但在戰爭販子手中,它就是一“長矛”,帶給世人的只有毀滅。
西拉德並不是曼哈頓計劃中唯一的猶太人,但猶太人在這項工程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與我國交易的猶太人,或許他們有著自己的手段,得到了部分濃縮鈾。
但猶太人向我國送的濃縮鈾235,事關我國能否研製核武器,因此,周總理接手此事後,直接下達命令: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迅速組織科研人員,鑑定猶太商人送來的濃縮鈾235,在最短時間內查明真偽。
中華民族脊樑
我國科研人員在接到周總理的命令後,內心也是充滿了激動與忐忑。激動是因為自身學習多年的知識,終於能報效祖國,忐忑則是因為能力有些不足,害怕辜負周總理的期望。
因為檢測濃縮鈾235的真偽,需要用到一種名為“重穩定同位素比質譜儀”,而那時的新中國,工業領域剛有些起色,但一些高科技以及科學儀器還未研究出來。
就當眾人正在為完成周總理親自交付的,這項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犯愁時,一位中華人民的脊樑站了出來。
此人便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同時擔任放射化學研究室和放射性同位素應用研究室的主任楊承宗。
雖然他沒有錢學森、鄧稼先一樣,被世人所知,但他在我國研究核武器一事上,是不可缺少的一位中華脊樑。
1911年,楊承宗出生在江蘇省吳江縣,同年,居里夫人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毫不相干的兩人,冥冥之中產生了些許聯絡。
出生在普通家庭裡的楊承宗,對於學習異常的渴望,而他也因自身的努力,最終考上了當時的名校——上海大同大學。
來到大學裡的楊承宗,明白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大學時光裡的他依然十分刻苦。最終1932年,他在上海大同大學以7門功課“最優”的成績畢業。
由於當時年代的動盪不安,校長曹慧群出於對人才的喜愛,便將楊承宗推薦到北平的研究院物理鐳學研究所工作。
來到研究所的楊承宗,因自身的優異和勤奮好學,所長嚴濟慈便安排他跟隨瑪麗·居里夫人的學生鄭大章學習放射化學。至此,也奠定了他一生學業的方向。
經過15年的工作,楊承宗在國內學習放射化學事業已然到達一個瓶頸,而他想繼續往上走,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
便有了1947年年初,經過嚴濟慈的再三推薦,楊承宗來到了法國巴黎大學繼續深造。
因為他在放射化學上的非凡天賦,楊承宗順利進入到該校的鐳研究所,跟隨伊蕾娜·約里奧·居里夫人(居里夫人長女)從事放射化學研究。
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又或者是巧合,張承志的導師鄭大章跟隨居里夫人學習,而他跟隨居里夫人的長女學習,這便是“薪火相傳”吧。
楊承宗在國內時,在放射化學事業上就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了,待他在約里奧的培養下,進步更是神速。
最終楊承宗在1951年,以及其優秀的成績在巴黎大學畢業,並且獲得了該校的博士學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951年秋,畢業後的楊承宗響應祖國的號召,毅然放棄法國年薪55.5萬法郎的優厚待遇,突破重重困難,回到祖國的懷抱裡,參與到新中國的建設當中。
並且楊承宗在回國前,約里奧將實驗室獨有的10克碳酸鋇鐳標準源送給了他,並請他帶話給毛主席:
“你回去一定要轉告毛主席,要反對原子彈,你們必須自己有原子彈。”
帶著約里奧的囑託與心意,回到國內的楊承宗,1951年,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的建設當中,默默無聞地為新中國科研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他攜帶的10克碳酸鋇鐳標準源,在後來成為了我國開展原子能放射性計量研究的唯一標準計量事務。
並在1979年,楊承宗將此標準源無常捐給了國家,而這一標準源一直被珍藏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
回國後的第二年,楊承宗執行的一項任務,令所有科研人員肅然起敬。
1953年,楊承宗趕赴北京協和醫院,前去修理一套帶有鐳的裝置,是當年日軍佔領北平後,將這套裝置弄壞了,導致放射性物質在空氣中自由排放,而日軍對此也是不管不顧,讓許多無辜民眾因此丟失性命。
楊承宗見到情況危機,必須及時將它修復,來不及穿防護裝備的他,迎著放射性物質走上前去,以最快的速斷,妥善的處理好了破損的裝置,但他的右眼卻在這次“救災”事故中受了傷。
為了不影響第一顆原子彈的研製,他將身心上的病痛拋之腦後,毅然回到工作崗位上。等到他走到醫院,已然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在10年後右眼徹底失明。
可能有些人會因為生活中的一點挫折,喪失生活的動力,但有些人卻煥發出新的生機。楊承宗對祖國的無私奉獻,值得無數中華兒女學習。
楊承宗
1954年,楊承宗接下了檢測濃縮鈾235純度的任務。
而他鑑定猶太人送來的濃縮鈾235的方法,則是根據放射理論的“蛻變原理”。當然,他一人是無法完成任務量巨大的鑑定工作,便帶領和指導眾多同仁進行檢驗工作。
最終,楊承宗帶領眾多同仁,檢測出這夥猶太人“商品”的真偽,他們所提供的的濃縮鈾,只是相當於天然鈾中的含量,用來當做核武器的主要原料完全不可能。
楊承宗帶著眾多愛國人士,為我國挽回了大量的經濟損失,成功維護了新中國的尊嚴。
雖然這個結果,令我國有些內心有些遺憾,但猶太人所提供的的“貨物”,並非一無是處,它在當時為國指明瞭提取方向。
我國眾多科研人員,經過日以繼夜的努力,最終在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成功爆炸,這一聲龍吟,讓世人見證了東方巨龍的騰飛。
也讓我國成為繼美國、前蘇聯、英國和法國之後,世界上第5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同樣的,這裡麵包含太多中華兒女的心血與汗水。
楊承宗等一眾科研人員,他們用知識和青春,捍衛了國家的安全,更粉碎了猶太人的野心。
世上從來不會有“天上掉餡餅”的事件發生,而我國為核武器的濃縮鈾235發愁時,猶太人卻將這一“枕頭”送到我國手中,明白人都能出來,這是西方帝國主義的陰謀。
透過現象看本質:美國作為第一個研製核武器成功的國家,自然明白其中的艱辛,那會輕易將濃縮鈾235,這一戰略資源輕易流傳出去,而且還是被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中國。
好在這一切都有愛國主義人士楊承宗等人,在科研這一領域上堅守,他們用極其簡陋的裝置,將西方帝國主義的陰謀識破。
現在,中國不再會被“有心之國”遏制發展,並且,正如眾多愛國先輩們的遺願,中國依然站了起來。
向楊承宗老先生致敬,向中國眾多科學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