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顯示:雲南藥用生物資源豐富,大宗藥材品種10種佔全國的25%,藥用生物6559種佔全國的51.2%,常規種植中藥材品種145種佔全國的48%)
在雲南,傣醫、藏醫、彝醫已傳承上千年,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白族醫藥、哈尼醫藥、佤族醫藥等多種民族醫藥也形成了自己的診療特色。雲南各民族使用的許多藥草如今都被髮掘成為知名的植物藥。
雲南是我國天然藥物資源分佈種類最多的省區,也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素有“藥材之鄉”的美譽。為進一步把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成為市場優勢、產業優勢,雲南省近年來瞄準大健康產業,不斷推進道地中藥材生產基地、中藥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健全中藥材、中藥飲片地方標準體系,提升中藥飲片炮製水平和產品質量。同時,加快科技研發,開發更多雲藥新產品,推動雲藥產業最佳化升級。
天然藥物資源遍佈全省
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鑲嵌在金沙江上游的橫斷山之中。近20年來,玉龍縣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滇重樓種植基地和珠子參種植基地、全國最大的鄉級雲木香種植基地、雲南最大的粗莖秦艽種植基地。擁有“中國雲木香原產地”“玉龍滇重樓地理標誌產品”兩個國家級品牌。滇重樓1、2、3號、雲全1號2號和珠子參“雲和1、2號”分別獲得雲南省園藝植物新品種登記證書。
“雲南的天然藥物資源遍佈全省16個州市,特有藥用植物種類多樣性極為豐富,例如,三七、滇重樓、燈盞花、滇龍膽、雲黃連等都是雲南省具有特色優勢和價值的藥用植物資源。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資源豐富、生產技術成熟、商品質量優異、種植面積有一定規模、在全國有一定知名度的道地藥材品種。”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行業協會會長蘇豹介紹。
第三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顯示,全國12807種藥用生物資源中,雲南擁有6559種,佔比51.2%;全國常規種植中藥材品種約300種,雲南擁有145種,佔比達48%;全國大宗藥材品種40種,雲南有10種,佔比達25%。資料顯示,2020年,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有文山、怒江、紅河3個州,超過50萬畝的有曲靖、臨滄、大理3個州市。
從20世紀起,雲南省藥物研究所啟動了低緯高原地區天然藥物資源野外調查與研究開發專案,專案堅持近40年,行程80餘萬公里,走遍雲南山山水水,持續、深入地進行著長期性的大規模野外調查,編撰的《雲南天然藥物圖鑑》收錄了4392種天然藥物,採集標本10萬餘份,拍攝原生態彩色照片近16萬張;發現新分佈藥用植物93種,翻譯民族藥名5567個,收集附方5816個,確證藥物基原1679種,建立3個共享資訊資料庫,填補了低緯高原地區天然藥物、重要天然藥物及民族藥相關研究空白。
雲南省藥物研究所原所長朱兆雲介紹,低緯高原地區是世界上自然地理最為複雜、生物資源和民族文化最為多樣的特殊生態區,雲南屬我國獨特的低緯高原地區,擁有極其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搞清楚品種、資源家底,有利於今後的研究開發。”她說。
在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專案組精選70種道地藥材、大宗藥材、特產藥材、資源逐漸減少的緊缺藥材、具有顯著功效的民族藥和民間藥以及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原料藥材進行深入細緻的調研分析,對適宜生產區域進行了科學規劃,首次繪製出適宜栽培發展區劃圖。
民族用藥各有特點
“把採摘來的燈盞細辛洗乾淨,在砧板上切一下,然後加雞蛋調,不要加油和鹽,放到鍋裡蒸,對治療卒中後遺症有奇效。”植物學家、生物多樣性專家、中國民族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裴盛基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起苗族醫生羅三的故事,“在一次中草藥大會上,我和羅三住在上下鋪。我每天在上鋪垂下頭來和羅三交流,滿屋子的人圍著他不停地問‘苗方是怎麼治療卒中後遺症’,他說就是這麼簡單。”裴盛基笑著說。
20世紀70年代,丘北苗醫羅三介紹燈盞花對治療中風有效,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等單位立即對燈盞花進行了研究,提取分離出燈盞花素,成功研製燈盞細辛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燈盞花素片、益用康片4個新藥,成為腦血管疾病預防和治療的首選藥物。
2000年,朱兆雲任省藥物研究所所長,她依靠祖傳用藥經驗,對彝族草藥進行調查和研究後,和助手王京昆、趙毅研發出痛舒膠囊、腫痛氣霧劑、腫痛搽劑、腫痛凝膠、傷益氣霧劑等治療跌打損傷的新藥。其中首創使用氣霧劑治療乳腺小葉增生,主治適應症具有療效快速、副作用小等優勢,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3項,成為彝族藥新藥創制的成功範例。
“省藥物研究所創制的這9個新藥中,燈盞細辛注射液、燈盞花素注射液、燈盞花素片、益脈康片、痛舒膠囊和腫痛氣霧劑進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說明這些藥的安全性、有效性都很好。”朱兆雲說。從雲南民族醫藥中獲取的成果還有:從景頗族藥“木札”中分離出的豆腐果甙開發出神衰果素片;將哈尼族藥青葉膽製成了青葉膽片;利用納西族藥埃酥蒙(巖白菜)開發出巖白菜素片。
“雲南民族醫藥的結晶燦若星辰。各民族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以傣醫藥、彝醫藥、藏醫藥為主,具有鮮明地方性和民族性的雲南傳統醫藥文化傳承。《滇南本草》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早於《本草綱目》100多年,《哀牢本草》《玉龍本草》系統總結了彝族、納西族的醫藥經驗,各民族由於居住地的環境差異,在用藥上具有自己的特點。”蘇豹說。
很多人知道雲南白藥,卻不知道雲南白藥最早發源於彝藥。王敏是雲南省知名彝醫,從事彝族醫藥30多年。“有些中醫治療無法達到的效果,在彝醫中能找到解決的辦法。”認識到中醫、彝醫在某些用藥、劑量上的差別,1984年,王敏決定追隨彝族名醫張之道,系統地學習彝醫。從識別藥物開始,再到學習彝醫理論。
王敏介紹,彝族醫藥有自己的獨特理論,此理論指導了彝族醫藥的實踐和發展。“不同民族所用的藥可能是同一種藥,但因為理論不同、用藥方法不同,治療的效果就會不同。”
以藥入膳,在佤族人的飲食裡十分常見。滄源佤族自治縣佤醫藥專家劉寶林介紹:“佤族人很懂養生。佤族傳統用藥以植物藥為主,有些植物藥本身就是菜。三椏苦、積雪草、馬蹄金、獨蕨、五加尖、野苡仁……都得益於大自然對阿佤山的饋贈。”1985年,滄源縣藥檢所對滄源縣藥物資源進行調查,共收集整理藥物600多種,分屬100科、201屬。僅在南滾河流域,既可食用又可藥用的植物就多達192種。
推動中醫藥高質量發展
2011年以後,雲南三七產業的發展在種植面積、產值、產業鏈的拓展方面已經超越北方的人參,成為國內外矚目的明星藥用植物。三七是雲南最具代表性的天然藥物,是人參屬植物中人工種植最早的物種之一,已有數百年的栽培歷史。除醫療作用外,三七還是常用的食療兩用植物。用現代植物提取技術和生物技術工程,發揮三七在大健康產業的運用潛力,對推動雲南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隨著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三張牌’等決策部署的實施,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雲南道地中藥材產業潛力巨大,將很多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藥材透過精耕種、精加工、精銷售,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是未來雲南道地中藥材發力的方向。”蘇豹認為。
在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茂山鎮東屏村,雲南彝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重樓種植基地綿延數百畝,從2016年進入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平臺後,這裡的重樓從種植、加工到流通銷售實現了全產業鏈大資料追溯,且與商務部的國家追溯平臺實現資料對接,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
針對中藥材作為農副產品,其生產牽扯麵廣、人多、鏈條長的現狀,雲南省中藥材種植養殖行業協會牽頭搭建了雲南省中藥材追溯公共服務平臺,對中藥材的種苗繁育、藥材種植、產地初加工、購銷儲存等環節進行全過程閉環溯源,實現了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目標,該平臺接入雲南省重要產品追溯協同中心、雲南省大資料公共服務平臺等政府監管平臺,實現了中藥材追溯資訊的監管和共享。目前,申請使用中藥材生產企業139家,累計錄入中藥材種植生產追溯資訊達1469.7萬條。
正在搭建的雲南省中藥材產業資訊公共服務平臺“數字雲藥網”,集供求資訊、產地快訊、品種分析、價格走勢等多元化功能,可入駐省內外採購企業和種植追溯企業,形成產銷互動,暢通雲南省中藥材資源與需求市場,讓雲藥產品大踏步“走出去”。
蘇豹介紹:“雲南省初步評選出三七、滇重樓、燈盞花、鐵皮石斛、砂仁、天麻、雲茯苓、雲當歸、雲木香、滇龍膽10個品種為‘十大雲藥’;協會還在雲南省科技廳的支援指導下,聯合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文山學院、雲南中醫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科研單位和院校對全省認定的60個‘雲藥之鄉’進行產業體系整合,努力形成以‘十大雲藥’品種為主,兼顧區域特色,集種植、加工、質量、資訊化為一體的全產業體系化成果。”
記者 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