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在國際關係中也是一樣,當我們享受著國家發展帶來的幸福生活時,有多少軍人、智庫和外交官不畏霸權,為國家利益仗義執言,為國家安全勇敢博弈;當我們為國家強大而驕傲自豪時,回首往昔,誰曾想過我們遭遇了多少不平等待遇,又忍受了多少的封鎖和打壓?
當年的南海危機、中美撞機事件、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已經遠去,不再多說,從近幾年來看,美國對我們的封鎖和圍堵已經無所不用其極。
在經濟方面,四年前,特朗普以“侵犯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秘密”為由,指使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掀開了中美貿易戰的序幕,此後,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量減少了700億美元,對華貿易逆差下降600億美元,美國將中國多家實體和個人納入制裁“清單”。在美國的干涉下,中日韓自貿區舉步維艱,中歐投資協定被叫停,以中興、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被無理打壓。
拜登時期,美國對我們的經濟打壓毫不放鬆,在繼續加徵關稅、制裁中企的同時,編造藉口,對中國新疆地區的產品和服務進行抵制,同時以“印太戰略”為支點,妄圖染指東南亞,搭建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包圍圈”。
在外交領域,拜登上臺後,先後出訪英國、歐盟、俄羅斯,參加了G7峰會、美歐峰會、北約峰會,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談,不斷宣傳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我們看到了G7峰會首次將中國列為主要議題,並在聯合公報上點名中國,言辭犀利。同時,美國先後派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副國務卿出訪亞洲、東南亞、非洲等地,妄圖打造“包圍圈”,削弱中國的影響力。
在軍事上,美國聯合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南海地區進行了多場軍演,同時組建“AUKUS”聯盟,向澳大利亞輸送核潛艇技術,試圖將澳大利亞打造為“橋頭堡”,進一步干涉印太局勢;在西南邊境,美國對印度出售大量武器裝備,利用“四方安全對話”為印度“撐腰”,挑起中印邊境糾紛。
在政治上,美國多次干涉臺灣問題,在國際上釋放不良訊號,以布林肯為首的美國政客屢屢大放厥詞,聲稱要確保臺灣的“防衛”能力,對臺軍售不斷;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預警機、反潛機多次穿越臺灣海峽,挑釁中國大陸,在去年年底,拜登政府召開了所謂的“民主峰會”,並邀請臺灣代表參加,此類挑釁玩火舉動簡直不勝列舉。
在輿論領域,美國將疫情政治化,多次抹黑中國防疫工作,不斷提出對中國進行調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罔顧事實頻頻抨擊中國;以《美國之音》、“CNN”為代表的美國媒體小動作不斷,在洪災、新疆、臺灣等方面歪曲報道,行抹黑之事。
大國崛起之路從來沒有一帆風順,古有漢武帝遠征匈奴、平定四方,明成祖北擊蒙古、南征安南,今有子弟兵抗美援朝、抗法援越,群狼環伺從來嚇不到英雄的中國人民,中國也是從不怕封鎖和圍堵的國家,抗日戰爭的偉大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最擅長的打法是什麼?突圍和殲滅!
在美國的封鎖下,我們完成了四次“突圍”。
首先是經濟“突圍”。在元旦節時,我們聽到了一個重大利好訊息,RCEP正式生效,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不亞於加入世貿組織的偉大勝利。歷經了8年31輪談判,RCEP終於在2020年底簽署成功,但在美國千方百計的阻止下,整整拖了一年才生效,目前,已經有10個國家完成了核准程式,這意味著RCEP已經正式執行,中國的經濟不僅打破了美國的封鎖,還拓寬到了更深的領域。
回想本世紀初時,中國曆經十餘年談判,加入了世貿組織,我們的GDP由不足日本的三分之一,到現在是日本的近三倍,由原來佔美國的15%增長到了75%,製造業遠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積累了世界最齊全的工業體系和大量的外匯儲備,這為我們一帶一路和基礎設施建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和WTO相比,RCEP是一個分類更加細化、關稅更低的經濟合作組織,他包括東盟十國和中、日、韓、澳、新等國,涵蓋了全球29.7%的人工和近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在此框架內,90%的貨物將實現零關稅,生產原料自由流動,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人口最多、潛力最大的自貿區。
RCEP的成功生效意味著什麼?它不僅是美國對華經濟圍堵的失敗,隨著日本、紐西蘭、澳大利亞的加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美國外交圍堵的失敗。在疫情形勢下,我們在去年提出了經濟“雙迴圈”戰略,以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互為支撐,做好了應對美國經濟封鎖的準備。
而現在,我們不僅實現了內迴圈,更把外迴圈推進到了美國所謂的“第一島鏈”、“第二島鏈”之外,打了一場漂亮的“突圍戰”。
在軍事領域,在美國的壓力下,我國的軍事和國防實力進展迅速,我們有了殲-20、有了運-20、有了殲-16D電子偵察機,預警、反潛、轟炸、偵查等空中打擊能力不斷提升;我們有了“鷹擊”、“長劍”、“東風”、“巨浪”等系列導彈,防空火力和對地攻擊能力令人震驚;我們的航母、中華神盾、萬噸大驅、核潛艇一樣不缺,海軍軍艦總噸位超200萬噸,僅次於美國。
此外,中俄兩國關係不斷升級,在近年來,中俄兩國進行了多場聯合軍演,在“海上聯合—2021”軍演結束後,中俄聯合艦隊繞日本航行一週,以強有力的姿態回應了美日軍演;在去年底,我國航母“遼寧艦”協同“055”大驅南昌艦和其他艦隊,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進行訓練,引起美日的高度恐慌,日本緊急派遣軍艦跟蹤監視。
與此同時,中國另一艘航母“山東艦”在南海相關海域進行了十天的軍事訓練,旨在提升應對南海局勢的能力。雙航母一西一南、雙向出擊,震懾了誰?又恐慌了誰?
看看新聞就知道了,在去年,拜登同我國元首進行了影片會晤,一再提及為中美競爭裝上“護欄”,不希望將競爭演化為衝突,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美國會害怕衝突嗎?問問阿富汗和伊拉克就知道了。同樣在近日的一則新聞很有意思,中美法俄英等五個核武器國家發表聯合宣告, 防止和避免陷入核戰爭和軍備競賽。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也開始害怕了,這不僅僅是我們軍事領域的勝利“突圍”,更是世界多極化的勝利。
在外交領域,越來越多的國家站在了中國一邊,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面對美國的攻擊,有九十多個國家為中國發聲,二十多個國家做單獨發言、力挺中國;在聯合國第76屆三委稽核會議上,面對美國的老調重彈,八十個國家集體發聲,中國臺灣省的說法響徹會場;在疫情防控上,多個國家反對將疫情政治化,抨擊美國。
在布林肯訪問非洲時,妄圖抹黑中國對非洲地區的援助,遭到了奈及利亞等多國的反對,大量非洲民眾和媒體紛紛譴責美國,這些不畏霸權、堅持正義的做法值得我們感動和稱讚!
在去年,立陶宛在美國的鼓動下,多次挑釁中國,甚至允許設定所謂的“臺灣代表處”,沒等中國鐵拳出擊,德國成立了泛亞貨運鐵路公司,加強中國和18個歐盟國家的貿易合作,唯獨拋棄立陶宛;歐盟多個企業敦促立陶宛和中國改善關係,否則將考慮轉移產能,立陶宛總理支援率下降到30.5%,外交部長支援率下降到17%。
終於在當地時間1月4日,立陶宛總統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立陶宛錯了”,稱不該允許在臺灣開設所謂的“代表處”。
好一招“殺雞儆猴”,在外交領域,我們的“突圍戰”打得同樣漂亮!
在科技領域,我們的努力也從未停止,美國為了在科技領域“封鎖”中國,威脅臺積電、三星等企業加大對美投資,交出商業資料,並在去年對中國8架企業進行制裁,30多家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在近年來,中國在記憶體條、CPU、晶片代工等領域不斷髮力,鴻蒙系統開發成功,國產CPU研發和系統生產不斷進步,假以時日,我們實現科技領域的“突圍”定能成功!
反觀美國,在疫情方面,截止1月5日6點21分,美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超82萬例,死亡超2000例,累計確診量超5680萬例,美國衛生專家坦言,情況還在持續惡化;在經濟領域,美債已經超過了28萬億美元,而美國經濟的通貨膨脹指數屢創新高,國內能源、食品物價上漲,拜登支援率不斷下降。
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