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顱腦腫瘤·創傷·功能神經外科主任藍勝勇及其團隊運用廣西首臺第二代ROSA機器人為兩名患者開展了顱腦微創手術,標誌著我院神經外科的微創診療技術達到了區內領先水平。
其中一名患者在當地醫院進行頭顱磁共振檢查,結果為左頂葉佔位病變。該患者有食用生牛肉、生魚片以及生動物血等生活史,入院後進行血清寄生蟲酶標抽血,結果為陰性,術前並不能明確診斷患者顱內佔位的具體性質。由於在顱內佔位病變手術方面,ROSA機器人在手術精準以及安全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因此科室團隊同病人溝通後,決定選擇ROSA機器人輔助顱內病變活檢術。透過ROSA機器人註冊靶點、設計手術入路等操作,精準定位出避開重要血管以及神經的最佳手術路線,最後安全併成功地將顱內病變“手到擒來”。術後病理結果明確診斷為腦囊蟲病。術後該患者恢復快,病情穩定。
▲顱內佔位穿刺入路定點陣圖
另一名患者因突發頭痛,左側肢體無力,到當地醫院就醫,透過頭顱CT檢查發現右側額顳基底節腦出血,醫務人員實施顱內血腫鑽孔引流術,但效果不佳,隨後患者轉至我院診治。由於傳統開顱血腫清除手術具有手術切口較大、費用高、術後傷口疼痛劇烈、術口癒合不佳等缺點及風險,科室團隊仔細研究患者病情後,決定為該患者運用ROSA機器人輔助開展顱內血腫碎吸術。在ROSA機器人精準引導下,團隊在患者顱骨上鑽一個直徑約5mm的小孔,將專用的血腫碎吸器穿入血腫腔內,利用機械+化學酶解的方法清除顱內血腫。該患者術後傷口疼痛輕微,很快恢復。
我院使用的該臺機器人採用了六度自由機械臂感測技術及精細的觸覺反饋技術、複雜器械操作的軟體程控技術、視覺化導航功能、患者體位動態追蹤技術,開創了腦外科機器人手術技術的里程碑。
在院黨委“黨建引領、文化聚心、學科發展”的三大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神經外科不斷加強亞專科建設,病種專科治療不斷細化,在區域內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努力打造成為區域性神經外科診療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神經外科將繼續夯實手術技術基礎,鞏固技術優勢,積極開展新技術、新專案,繼續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優質、更精準、更安全的醫療服務。
新聞連結
目前,多種神經外科手術可以使用ROSA手術機器人高效精準完成,包括治療帕金森病、肌張力障礙、特發性震顫等的腦深部電極植入術(DBS);治療癲癇的SEEG電極植入術;腦內血腫或腦膿腫碎吸術;腦病變組織活檢以及摘除術。
腦出血、顱內佔位病變等顱腦疾病的傳統手術具有切口較大、費用高、手術時間長、顱內感染的風險高、術後傷口疼痛劇烈、術口面板癒合不佳等缺點,現我院使用的ROSA機器人,不單能減小手術創口、縮短手術時間以及簡化手術步驟,還能在上述顱腦手術中起到更加精準、更加微創以及更加安全的三重保障。(蘇復海 張百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