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HA)釋出了2021年心臟病和腦卒中研究領域關鍵進展榜單。
減肥新星:司美格魯肽
2021年心血管領域的最大進展是,美國FDA批准司美格魯肽用於長期體重管理。司美格魯肽被譽為體重管理領域的一個突破和“洗牌者(game-changer)”。
一系列研究表明,作為一類降糖藥物,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 RA)對無糖尿病的人也有明顯的減肥作用。
三項納入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研究顯示,應用司美格魯肽68周後,體重可減輕15%~18%。
SGLT2i:降糖藥進軍心衰領域
2021年,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心血管領域大放異彩,成功讓心衰治療從“金三角”治療時代跨入“新四聯”治療時代。
多項研究證實,SGLT2i有明確的心血管獲益。
SCORED研究顯示,在合併慢性腎臟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與安慰劑相比,SGLT2i索格列淨可顯著降低因心衰住院或緊急治療以及心血管死亡風險。
在另一項安慰劑對照研究——SOLOIST-WHF研究中,索格列淨在近期心衰惡化的糖尿病患者中顯示出了類似的獲益。
EMPEROR-Preserved研究顯示,SGLT2i恩格列淨對舒張性心衰這種難治性疾病也有明顯益處,而且,不論患者是否合併糖尿病,均能顯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風險。
控制糖尿病的心血管併發症:兩藥上榜
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控制方面,2021年有兩種藥物進入AHA關鍵進展榜單:非奈利酮、Efpeglenatide。
非奈利酮是首個非甾體類的選擇性鹽皮質受體拮抗劑(MRA)。FIGARO-DKD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非奈利酮可明顯延緩糖尿病腎病進展,顯著降低心血管死亡或心血管併發症發生風險(降幅13%),主要是心衰住院風險的降低。
這一研究結果,使得非奈利酮於2021年7月獲批用來延緩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腎病進展。
Efpeglenatide是一種基於exendin-4結構(動物GLP-1)研發的GLP-1 RA,每週皮下注射一次。在AMPLITUDE-O Ⅲ期研究中,心血管高風險(有心血管病史、或腎臟病+至少1個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用該藥後,危險因素結局明顯改善,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臟病、腦卒中、因心血管病或未知原因死亡)發生風險明顯降低(降幅27%)。
兩種致死性疾病:精準醫療開啟治療新大門
轉甲狀腺素蛋白澱粉樣變性(ATTR)和Duchenne肌肉營養不良症是兩種致死性疾病,常累及心肌。
研究表明,獲諾貝爾獎的CRISPR-Cas9精準基因編輯技術,可能會改變這兩類疾病的預後。
降壓:兩項中國研究獨佔鰲頭
2021年,在降壓領域,兩項中國研究被列入AHA年度關鍵進展榜單。
其中一項是阜外醫院蔡軍教授領銜的“中國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靶目標的干預策略研究(STEP研究)”。
另一項是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武陽豐團隊領銜的“代鹽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響(SSaSS研究)”。這兩項研究均發表在頂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蔡軍團隊的STEP研究證實,對於60~80歲的高血壓患者,強化降壓更有益。
該研究覆蓋中國42箇中心,納入8511例60~80歲的高血壓患者,隨機分入強化降壓組和標準降壓組,降壓目標分別為110~<130 mmHg和130~<150 mmHg。
中位隨訪3.34年的結果顯示,強化降壓組總的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了26%,中風和急性冠脈綜合徵風險均降低33%,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風險降低73%,冠脈血運重建風險降低31%。
AHA指出,這一研究結果支援目前的美國高血壓指南,即對於大多數高血壓患者來說,收縮壓目標值應<130 mmHg。
武陽豐團隊的代鹽研究,則是在餐桌上成功控制血壓的典範。
該研究證實,用低鈉含鉀代鹽取代普通食鹽,可顯著降低心血管高危人群的腦卒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風險。
該研究覆蓋中國600個村莊的20995例心血管高危成年人,這些人要麼有腦卒中病史,要麼有控制不好的高血壓,平均年齡65歲。
研究者按1:1比例將這些村莊隨機分組,其中有的村民使用含鉀代鹽,有的繼續使用普通食鹽。
平均4.7年的隨訪期間,與一直使用普通食鹽者相比,改用含鉀代鹽者的收縮壓平均降低3.3 mmHg,腦卒中減少了14%,主要不良心血管病事件減少13%,全因死亡減少12%。
新冠肺炎:將年輕人的心臟健康送上熱搜
新冠病毒和新冠疫苗,使年輕人的心臟健康面臨少見但嚴重的挑戰。
歐洲研究人員發現,兒童中出現了一種與新冠病毒相關的情況——多系統炎症綜合徵,這種綜合徵可導致心臟、肺部、腎臟、腦、面板、眼睛以及其他器官出現很嚴重的炎症。
具體的心臟併發症包括:心律失常、休克、射血分數降低、冠脈擴張、心包積液。大多數孩子體內炎症標誌物明顯升高,大約2/3的孩子既往有感染新冠病毒的證據。
另有研究發現,年輕人接種輝瑞的BioNTech疫苗或莫德納新冠疫苗後,有發生心肌炎的現象。但研究者指出,接種新冠疫苗後的心肌炎很少見,且大多數病例為中重度,最終可恢復正常。
因此,AHA繼續建議成年人以及符合條件的兒童接種新冠疫苗,並指出,一些正在開展的研究證實,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心臟併發症、中風、血栓等問題的風險遠遠大於接種新冠疫苗後的風險。
接種流感疫苗,可保護心血管系統
一項發表在Circulation雜誌上的大規模研究證實,心臟病發作或接受有創冠脈治療後72小時內接種流感疫苗,可帶來長久的心血管獲益。
1年隨訪結果顯示,與注射安慰劑生理鹽水相比,接種流感疫苗的心臟病患者出現心臟病發作、冠脈血栓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28%,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41%。
中風救治:時間就是大腦
在腦卒中領域,2021年的兩項關鍵性研究再次證實,時間就是大腦。中風後快速去除腦血管血栓、恢復血流,可減少大腦損傷。
在BEST-MSU觀察性研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移動卒中單元接受治療,與急救系統提供的治療相比,可獲得更好的功能結局。
ANGIOCAT研究顯示,懷疑大血管阻塞的中風患者,在發病6小時內,跳過急診,直接送去做血管造影,可更快地接受血管內治療,減少嚴重殘疾的發生。
STROKE-AF研究則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瞭解中風後的房顫風險。
該研究顯示,在中風患者中,與常規體外心臟監測相比,中風10天內在體內建入一種心臟裝置進行長期監測,可更好地發現房顫。
孕婦的心臟健康狀況,關乎母嬰預後
研究表明,美國孕婦孕前的心臟健康狀況越來越差,這嚴重威脅妊娠結局,增加未來的心血管風險。
另一項研究顯示,孕婦的心臟健康狀況差,不僅會影響自身孕期以及產後數月的預後,還會危害孩子至青少年期。
與母親孕期擁有理想心血管健康狀況的孩子相比,母親孕期心血管健康狀況差的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後,心血管健康狀況最差的風險增加近7倍。
抗栓治療:少即是多
一項名為MASTER DAPT的國際研究表明,藥物洗脫支架置入術後出血高風險患者,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療程縮短至1個月安全、有效。
一項美國研究提示,在房顫和(或)靜脈血栓栓塞患者中,與僅用新型口服抗凝藥相比,在此基礎上聯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風險,同時並不會進一步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單片複方製劑:預防心臟病的良策
在心血管病預防方面, 包含降脂降壓藥的單片複方製劑,可帶來廣泛的公共衛生影響。
一項名為TIPS-3的大規模國際研究表明,在無心血管病但處於中等心血管風險的中老年人(男士≥50歲、女士≥55歲)中,包含辛伐他汀、氫氯噻嗪、阿替洛爾、雷米普利的單片複方製劑聯合阿司匹林,可顯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
來源:AHA names top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research advances of 2021. AHA官網, Dec 16, 2021
轉載:請標明“中國迴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