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鋪板是細胞實驗中最常見又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看似簡單,然而卻經常遇到如細胞居中或者中間稀疏等不均勻分佈的現象,結果就是隻能整板扔掉,重新鋪板,既耽擱時間又浪費了細胞及培養板等資源。歷經多次失敗後,你才會發現,原來細胞鋪板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我們就聊一聊:細胞鋪板的3種手法。
首先,我們來看看細胞鋪板不均勻的3種最常見情況:
1,中間多,周圍少
2,中間少,四周多
3,呈現一坨一坨的狀態
這麼多種不均勻的情況,到底該怎麼拯救呢?一起來看看細胞鋪板的三種手法:
手法一:均勻單層
要鋪成那種很均勻的單層細胞,手法如下:
1,細胞板子先加入一定量(一般是總量培養基的1/5)的培養基,放入孵箱中放置10-20min。
2,在滴入細胞時,細胞板子與通風櫥有一定的角度,沿著板壁的孔邊緣滴入。
3,滴入後,呈“8”字方法搖晃5-8次。
4,置於水平臺上,放置10-20分鐘
5,放入孵箱。在細胞鋪板時,每一種板子的孔面積有多大,培養的液體量以及加入細胞量如下:
手法二:中間少,周圍多
其實細胞鋪板不一定都需要單個單個的那麼均勻,比如,做免疫熒光時,我們會更喜歡鋪中間少,周圍稍多的板子,
因為這個樣子可以同時檢測到單個細胞的形態,另外又可以照一點低倍的用作於統計,所有的細胞都在一個環境中。
特別說明一下:這裡的多也只是相對於多,細胞也是單層的。
中間
周圍
要鋪這樣的細胞樣子,那鋪細胞時要注意手法了:1,細胞板子不需要提前用培養基潤洗,直接從邊上滴入混有細胞的培養基。
2,放置30s-1min後,前後搖晃5-8次。
3,放在水平臺上靜置2-5min。
4,放入孵箱。
手法三:中間多,周圍少
學一般在提取蛋白或者提取RNA的時候,可以這樣鋪板,因為有些細胞刮刀不好用,沒有辦法刮到周圍的。想要鋪中間多,周圍少的板子,手法如下:
1,細胞板子不需要提前潤洗,從中間滴入進去後。
2,把板子朝一個方向順時針或者逆時針旋轉3-5圈。
3,水平臺上靜置2-5min。
4,放入孵箱。
總結一下:想要細胞鋪板鋪得好,背景知識很重要其實在鋪細胞的時候,你要準確的知道你所養的細胞的特性,比如:
1,細胞的名稱,來源。
2,細胞的屬性。
3,細胞分裂時間。還有,最主要的是要搞清楚你的細胞的生長曲線,還要知道鋪板後多久可以到達什麼細胞密度。
如果你準確的掌握了你的細胞特性,那鋪板是分分鐘搞定的事情。
細胞鋪板後,細胞狀態不好怎麼辦?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建議你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下原因:
1,用來鋪板的細胞狀態本身就不好。
2,用來鋪板的細胞傳代次數太多,有些老化。
3,胰酶消化時間過長。
4,中和的血清量及時間不夠。
5,支原體汙染。細胞鋪板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你的手法也需要積極的改進,不要生搬硬套,也不要一味追求絕對的鋪均勻,在實驗過程中多思考細胞本身的特徵和屬性,出現問題積極解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