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這場大戰主戰場在歐洲,是由列強之間的矛盾引起的。1918年,德國投降,戰爭正式結束。德國投降之後,作為戰勝國的協約國,開始對德國進行懲罰。由於德國是戰敗國,對於戰勝國的懲罰措施也不得不接受。除了在軍事上、賠款、國際地位上的懲罰,最重要的就是領土上的懲罰。這次戰爭讓德國喪失了眾多的領土,根據凡爾賽會議,德國的一些領土被割讓給了周邊國家。可以說德國和周邊國家都有領土糾紛,我們看一下這些糾紛的具體狀況。
總的來說,一戰後的德國,領土損失並不是特別嚴重。當時的德國喪失13.5%的土地,12.5%的人口,並沒有傷及元氣。不過喪失的領土數量雖然不多,但卻非常複雜。因為這些領土是分給德國周邊國家的,這樣的劃分就導致了德國鄰國基本上都佔領了德國的領土。
首先是波蘭,這個國家分得德國的領土最多。波蘭的狀況非常特殊,這個國家在16世紀時處於巔峰時期,領土包括中歐、東歐眾多地方。17世紀之後,波蘭開始衰弱。1772年,波蘭第一次被瓜分,沙俄、普魯士、奧地利在彼得堡簽訂瓜分波蘭的條約。普魯士獲得了3.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而普魯士就是後來德國的前身;1793年,又是這三個國家瓜分波蘭,普魯士獲得了5.8萬平方千米土地;1795年,三國再一次瓜分波蘭,普魯士獲得5.5萬平方千米土地,自此波蘭滅亡。除了後來分給其他地方的,普魯士一共獲得了14.11萬平方千米領土。
在巴黎和會上,協約國決定重建波蘭,以此來壓制德國。重建波蘭最重要的是就是波蘭的領土怎麼處理。既然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國瓜分了波蘭,現在就該讓這三個國家把佔領的領土吐出來,在波蘭原有的領土上重建波蘭。就這樣,德國把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都給了波蘭。這些領土確實沒有德國當年佔領波蘭的領土多,但主體都還給波蘭了。除了這些,原屬德國領土東普魯士和西普魯士間、沿維斯瓦河下流西岸劃出一條寬約80公里的地帶也劃給了波蘭。這樣的歸還讓德國領土出現了很大問題。德國的東普魯士變成了飛地,和主體沒有接壤。而這中間就隔著波蘭。
協約國這樣安排非常明顯,就是想要波蘭和德國處於對立狀態。後面劃分的波蘭走廊本來是屬於德國的,現在劃給了波蘭,德國肯定仇恨波蘭。這樣的話,波蘭就不得不倒向英法的懷抱。波蘭就這樣成了德國的敵人。
其次是法國。德國和法國之間可以說是世仇,兩國在一戰前都已經打了近千年的時間,所以領土糾紛非常多。一戰前兩國主要糾紛是阿爾薩斯和洛林,普法戰爭時,這個地方被德國佔領了。所以巴黎和會上,法國毫不猶豫地拿走了原來屬於自己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德法邊界恢復到普法戰爭之前。其實,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地方的歸屬真的非常複雜,因為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一直在爭奪這裡,但總體來講,德國統治這裡的時間相對較長。
除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法國還佔領了薩爾煤礦區,法國代管這裡15年,之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這個地方是德國重要的產煤區,在當時來說非常重要。這個地方給法國,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讓法國利用這裡來壓制德國。光是阿爾薩斯和洛林就已經讓兩國打得頭破血流了,現在又出現了薩爾煤礦區,兩國的仇恨可以說再也無法化解了。
第三是丹麥。丹麥在一戰中是中立國,畢竟丹麥是個小國,不想摻和這場戰爭。不過丹麥的中立並沒有被尊重,無論是協約國還是同盟國,都觸犯到了丹麥的中立。所以戰爭結束後,協約國決定給丹麥點補償,協約國把德國的北石勒蘇益格劃給了丹麥。
北石勒蘇益格這個地方非常複雜,甚至比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狀況還要複雜,它是石勒蘇益格的一部分。而石勒蘇益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獨立政權,最初是依附於丹麥。後來因為聯姻的原因,石勒蘇益格的一部分成了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德國統一戰爭中,首先打敗了丹麥,就這樣,德國獲得了全部的石勒蘇益格。一戰結束後,協約國為了懲罰德國,把石勒蘇益格的北部劃給了丹麥。
表面上是為了補償丹麥,其實又是給丹麥樹立了一個敵人。本來這個地方爭議就非常大,可以說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現在從德國嘴裡扣出一半給丹麥,無論是丹麥人還是德國人肯定都不樂意。丹麥想要全部,德國人一點都不想給,雙方就這樣也成了敵對國。
第四是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是在巴黎和會上新成立的國家。這個國家主要是由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構成的,他們之前成立過一個國家,但存在時間不是太久,後來被吞併了。一戰結束前,捷克斯洛伐克獨立,正式建國。協約國把東上西里西亞給了捷克斯洛伐克。
整個西里西亞有著豐富的鐵礦、煤礦資源,而且人口眾多。不過這裡絕大多數人口是波蘭人,也有少量的捷克人。也正因如此,協約國把這裡分成三份,絕大部分給了波蘭,還有一部分給了德國,剩下一部分給了捷克斯洛伐克。本來好好的一個地區,現在一分為三了。不管怎麼說,捷克斯洛伐克也從德國分了一杯羹,兩國關係也不是太好。
不過捷克斯洛伐克主要的矛盾並不是東上西里西亞,因為這裡並沒有多少德意志人。他們的主要矛盾是蘇臺德地區,這裡是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後從奧匈帝國獲得的,這裡絕大多數居民都是德意志人,他們從心裡是嚮往德國的。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蘇臺德事件,捷克斯洛伐克被迫把這裡割讓給德國。
第五是比利時。比利時本來是中立國,不過由於這個國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所以戰爭剛開始,德國就進攻了比利時,比利時因此被迫參戰。戰後對德國的懲罰上,比利時獲得了德國的尤本及薩爾梅迪。
比利時和德國之前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兩國也算是同根。尤本及薩爾梅迪面積並不大,所以無論歸屬哪國,問題都不大。不過比利時一直都是個中立國。現在接受了這個地方,就破壞了自己的中立。之後的比利時再也無法說自己是中立國了。由於佔領了德國的領土,之後也不得不倒向英法。
第六是立陶宛。立陶宛是在十個革命期間趁機從俄國獨立的。當時獨立了很多國家,立陶宛獨立後,西方迅速承認這個國家。由於立陶宛在一戰期間也參加了對德作戰,協約國把德國的克萊佩達地區給了它。
克萊佩達地區最初是波羅的海的部落建立的,就是說也有立陶宛人在裡面。不過這個地方建立沒多久,就有大量的德意志人來到這裡,因此這裡的主要居民是德意志人和立陶宛人。在13世紀末期的時候,條頓騎士團建立了這裡,之後這裡一直歸普魯士統治。德國統一之後,這裡成為德國在東波羅的海的重要軍港。1923年,國際聯盟把這裡割讓給了立陶宛。實事求是地說,如果按時間長短的話,這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德國人統治的。不管怎麼說,因為這件事,立陶宛是徹底得罪德國了。
總的來說,一戰後的德國鄰國中,只有兩個國家沒獲得德國領土,瑞士和荷蘭。這兩個國家在一戰中是中立國,都沒有參戰。其他的鄰國都從德國或多或少獲得了一定的領土。可以說這是協約國有意這樣做的。這樣的話,德國的鄰國全部都和德國有領土糾紛,不會和德國合作,他們會選擇和英法一起反對德國。不得不說,英法這樣做確實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