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小寒。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日子開始的標誌,民間歷來有“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的古諺。那麼,小寒節氣,我們在養生方面該注意些什麼呢?
“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潛藏陰精包括起居、飲食、情志等方面。”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科主任劉文華介紹,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易引發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日常起居方面,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天氣寒冷,飲食應以補腎驅寒為主。劉文華醫生表示,慢性疲勞、亞健康狀態較為嚴重的人群可食用溫中補血、祛寒強身的當歸生薑羊肉湯。具體制作方法為,當歸10克、生薑10克、羊肉250克,加適當調料和水煮成湯後即可。有嚴重腰膝痠軟、畏寒怕冷、性功能減退症狀的人群,適合食用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作用的羊腎紅參粥。具體制作方法為,羊腎1只、紅參10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調料少量,加適當水熬製成粥即可。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劉文華醫生說,冬季運動時間儘可能安排在8~10時或16~18時之間,此時身體的適應性和神經系統的敏感性都處於最佳的狀態。冬季宜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戶外運動。
“天氣寒冷,身體的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處於抑制狀態,血液迴圈減慢,腦部供血不足,人體容易產生情緒抑鬱、懶散昏沉的情況。”劉文華醫生表示,一方面,可以透過多曬太陽緩解抑鬱情緒,每日10~14時陽光最好,每次曬太陽20~30分鐘為宜;另一方面,在情志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
小寒節氣有哪些居家祛寒溫陽的好方法呢?劉文華醫生建議,每晚睡前可用42攝氏度左右的熱水泡腳10~20分鐘,以身體微微汗出為宜,可達到溫陽益氣,補腎填精的功效。還可以利用工作間隙或睡前進行搓腹、搓腰按摩,不但可以驅寒,而且還能調理身體機能。同時,可以艾灸大椎、氣海、關元等穴位,具有溫經散寒,扶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