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孤島歸鷺》,寫的是幾種鷺鳥在花園孤島的夜晚聚集現象,這類現象並非白鷺獨有,在這片區域裡,最常見的八哥與灰背椋鳥,通常也是叢集活動,每到傍晚,常集大群,幾百只,一片噪聲,黑乎乎一線站在高壓線上,與花園中的孤島歸鷺形成對比,白鷺集中於樹上像一團白雲落地,八哥與灰背椋鳥站在高處劃出幾條橫的斜的黑線。紅色的三角梅是它們的背景色,兩大群不同鳥類傍晚叢集棲息,構成夜色來臨前獨特的一幕。八哥還不僅於此,其中一部分最後會集中在附近小區高樓樓頂過夜,天色將晚,小區上空一片嘈雜混著歌聲,直到夜色完全籠罩,這種胡亂的大合唱才會收場。
八哥與灰背椋鳥
八哥是我國南方地區常見鳥類,在居民生活區周圍,常常聽到它的歌聲,當然也夾雜著一些人類聽不明白的胡言亂語。就像這裡的白頭鵯(海南亞種),形態上與北方所見到的白頭鵯(指名亞種)差別很大,頭不白,語言也有很大差別,是鳥類有方言的一個典型例子。我國大部分地方看到的八哥,都屬於指名亞種,海南的屬於海南亞種,它在臨近的越南、寮國也有分佈。白頭鵯的海南亞種,向北延伸到大陸的兩廣地區,所以有的書上也稱為兩廣亞種,而八哥的這個亞種族群,是越過南海分佈的。海南因為地理上的獨特性,也就在鳥類物種形成上,產生了一些獨立的種或亞種。臺灣也是如此。
八哥
八哥屬於椋鳥科,在分類上它與灰背椋鳥、灰椋鳥、絲光椋鳥等同科不同屬。都是一家人,在習性上有些地方近似。所以,才會在這裡傍晚看到八哥與椋鳥形成混合種群,共棲同唱。清水灣這裡最常看到的椋鳥,是灰背椋鳥,群體比較大,可以是幾十只,集體活動在一些大樹樹冠上,有時其中會有一部分絲光椋鳥混雜。絲光椋鳥我國南北方廣泛分佈,都是留鳥,灰背椋鳥在這裡我看到的比絲光椋鳥更多,是主要活動類群。灰背椋鳥在海南是越冬鳥類,這是它特別的地方,過了雷州半島到兩廣,它就是留鳥,再向北,它屬於夏候鳥。所以,清水灣這一帶大群的灰背椋鳥,僅在這個時間可以看到。
灰背椋鳥
絲光椋鳥
作為一部分鳥類的越冬地,海南佔有天時地利。所謂天時,灰背椋鳥平時也只是分佈在我國長江以南,冬季江南地區也變得蕭條,灰背椋鳥才會聚集到海南島上;地利,就是孤島優勢,熱帶氣候,許多植物正常生長,獨具吸引力。應該說,灰背椋鳥的遷徙範圍並不大,僅在大陸與海島之間的南北遷飛,甚至有一些也並不上島,包括臺灣島,冬季就在我國東南沿海徘徊。這也許是在海南眾多越冬鳥類中,比較獨特的一個鳥種。海南島,南北跨度只不過3小時左右的車程,地理空間並不大,但因為獨特的熱帶氣候與植物分佈,一些樹種包括果樹這個時候正是開花期,即使不開花的,樹上也有大量的種子或果實。豐富的食物資源,吸引著食蟲鳥和雜食性鳥類。
灰背椋鳥
八哥
英國的國土面積和鳥的種類,遠不能與中國比。英國作者寫的《鳥鳴時節——英國鳥類年記》中,按一年12月分別記鳥類,12個月中只有一種椋鳥——紫翅椋鳥,記在12月份。因為這種鳥類在英國,在歐洲的冬季,會整合巨大的群體,在空中變幻形態,一會兒像熱氣球,一會兒像巨型的阿米巴蟲,蔚為壯觀。作者說,“它們在漸濃的夜色中聚到一起,推推搡搡地尋找著最好的夜棲點,像饒舌的老奶奶一樣說個不停,直到完全沉入夢鄉。”英國的觀鳥者會追逐鳥群,欣賞奇觀。在中國,八哥早就被籠養,成為籠中鳥,馴養唱歌,為主人所獨賞。欣賞自然奇觀與欣賞籠中鳥,文化不同,趣味迥異。
我在海南,傍晚可以看八哥與椋鳥的叢集,聽它們獨特的喧囂與鳴唱,雖說也有些像“饒舌的老奶奶”在敘說,暮色中卻是一種難得的溫情。
白頭鵯海南亞種
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