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經過去,國產原創動畫電影《雄獅少年》成為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超過20萬人打出了8.3分的超高口碑,僅比2019年大紅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低0.1分,在口碑層面可以說並列豆瓣國漫領域兩大高分作品。
然而與燦爛奪目的口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票房。
《雄獅少年》在這兩天才艱難破了2億,劃重點,並不是剛開畫或者熱映期,而是已經上映了19天,從票房增長趨勢來分析,該片基本已經趨於停滯,在年末的時候單日新增票房大體上僅有200萬左右。
不過在元旦檔也藉著流量熱度迎來一波小爆發,假期連續三天票房均超過一千萬,然而元旦小長假結束後立馬“打回原形”,票房斷崖式下降,單日票房僅130萬左右。
在豆瓣能有8.3分的電影,常規上被視為“不可不看的高分神作”,而且《雄獅少年》又是高投入大製作的國產原創動畫,並非小作坊的圈錢之作,那為什麼票房如此難看,僅有2億這麼慘淡?
觀眾不買賬,不受觀眾歡迎,有兩點原因:
一:題材小眾
這是一個關鍵影響因素。
眾所周知,自從2015年《大聖歸來》之後,國內電影市場凡是票房能大賺的動畫電影,題材基本都是傳統文化IP,籠統點概括不是《西遊》就是《封神》,更精準一點,不是猴子就是哪吒,只是已經被廠商過度消費讓觀眾看吐看膩罷了。
與之對比,《雄獅少年》完全就是異類的存在。
這是我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題材、在全國院線進行公映的原創動畫電影。
現實題材,意味著完全隔絕了怪力亂神,完全摒棄了神話人物舉手投足所帶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熱血沸騰的力量爆發感,徹底是平凡普通人的視角,是家長裡短的劇情,是平淡如水的生活。
單憑這一個點,就勸退很多隻想要在大銀幕享受震撼視聽效果的觀眾,畢竟他們看動畫電影的主要目的,就是燃爽的打鬥和炫酷的造型。
其次,《雄獅少年》講述的是舞獅主題,雖然北方也有舞獅文化,但最興盛最出名的是南方舞獅,對於北方朋友來講,一聽舞獅可能就失去興趣,況且在現實生活中每逢新店開張、大型喜慶活動都能看到舞獅隊的身影,為什麼還要額外花錢進電影院消費呢?
二:“眯眯眼”爭議漩渦
這是另一個關鍵因素,且涉及到民族尊嚴。
《雄獅少年》的主角團五官建模被觀眾吐槽不符合常規審美,被質疑有崇洋媚外、迎合西方、大有奔著去國外電影節拿獎的意圖。
如下圖,是本片四位主要角色。
可以發現,無一例外都是眯眯眼+寬眼距+吊眼梢的建模設計。
其實現實生活中小眼睛的國人大有人在,本屬常見,比如娛樂圈藝人就有雷佳音、李榮浩、林永健、杜海濤等等。
但網友無法接受的不是眯眯眼,而是“寬眼距吊眼梢”這兩點,尤其是吊眼梢,這是一個聊起來千言萬語的沉重話題。
簡單來說,是歐美人嘲笑黃種人的代表性動作,以往西方白人在黃種人尤其是中國人面前,故意把自己眼角向上提,他們無需說任何話語,僅一個動作就表達無盡的挑釁和侮辱。
這是有歷史淵源、由來已久的種族歧視行為,事實上“吊眼梢”長期以來都遭全球華人的抵制和抗議,全球華人對於這種不懷好意的挑釁一直零容忍,憤怒從未消減,民族尊嚴不容踩踏。
再加上前段時間“陳漫事件”,所以《雄獅少年》是徹底撞到槍口上,引發眾怒,遭受觀眾拋棄。
綜合各種因素,票房慘淡只能說有因有果,並非平白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