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是我國古代最主要的陸路交通工具。數千年來,無論是在戰爭還是生產勞動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西周時期的馬車主要用於征戰、田獵、巡遊、運輸等方面,馬車的廣泛使用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之間征戰頻繁,盛行車戰,動輒就使用數以千乘的戰車進行作戰。古代往往以擁有戰車的數量多少如“千乘之國”、“萬乘之君”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一個國家戰車的多少和精良程度是衡量其國力是否強盛的重要標誌。
先秦馬車示意圖
周禮規定,從周天子至諸侯、卿大夫,因其身份不同,馬車的配置、馬的數量、車馬器的形制及裝飾等,都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左傳》記載:“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土ニ,庶人一。”
古代駕一匹馬為騎(jì),駕二匹馬為駢(pián),駕三匹馬為驂(cān),駕四匹馬為駟(sì),駕六匹馬為騑(fēi)。周代馬車以四馬為常見,四匹馬的車稱為“一乘”,動力強大,速度更快。四匹馬分工明確,各有任務。中間的馬叫服馬,體格強壯、力量驚人,主要負責拉車;左右兩匹馬叫左驂馬、右驂馬,負責轉向,其中左驂馬是四匹馬中最重要的一匹,需要反應迅速,轉向靈活,能在第一時間領會馭手的意圖。
西周乘車的禮儀
主帥的兵車:左邊御手,中間為主帥,右邊陪乘。
一般兵車:左者持弓,中間為御手,右者持矛。
貴族的車:左邊為尊,中間為御手,右邊陪乘。
西周馬車做工精良,裝飾華麗,周王室和諸侯們都設有專門的手工作坊。馬車的製造是一項綜合性的專業技術,集木、金、漆、革等各種專門技藝於一體,車的部件和馬匹的配飾就有上百種。工匠有車人、輪人、輿人、輈人,分工細緻,責任明確,匠人們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一輛馬車 的製造,反應了西周社會高超的手工業水平。
馬車主要由車,車輪、車軸、車等部分構成。
車輿:即車箱,用來乘坐人。輿前部的橫木叫做式(軾),可以扶手,在行車途中用扶軾俯首的姿勢表示敬禮。輿的前面和兩旁以木板為屏障,人從車廂的後面上車。早期的車廂很小,只能站立乘行,後來車廂逐漸擴大,出現了可乘坐的安車。
車輪:一般是木製,以火烤定型,務求勻稱。車輪的邊框叫輞(wǎng),車輪中心有孔的圓木叫轂(gǔ),輞和轂成為兩個同心圓。輻是連線輞和轂的木條。四周的輻條都向車轂集中,所以有“輻輳四方”之說。後來“輻輳”引申為從各方聚集的意思。
鑾鈴
鑾(luán)鈴:通高15釐米,重0.2公斤出土於室雞竹圓溝十九號墓。鑾鈴是固定在車衡或車軛上的裝飾部件,分為兩部分,上部為圓形鈴主體,鈴上有輻射狀鏤空,裡面裝有銅彈丸。下部為方形銎座。車上鑾鈴的多少,標誌著貴族不同的身份等級,先秦最高級別的馬車上裝有八個鑾鈴,所以有“鑾駕”之說。
人獸紋轅首飾:出土於茹家莊墓地,共3件,形制相同,大小有別。轅首飾是專門用於固定轅頭的裝飾件,起到連線衡木的作用。此轅首飾通高12.5釐米,重0.56千克,造型別致,整體作圓管狀,頂端封實,頸部前後有兩個對稱圓孔,便於穿系皮條。正面為一浮雕獸面,獸頭束冠,圓目高突有神,隆鼻裂口。獸頭背部蹲伏一小人,面龐寬短,額頭飽滿,披髮紋身。小人背部又有兩隻相揹回首的小鹿,好像正在回首鳴叫,十分生動可愛。
獸面紋護軸飾:出土於茹家莊墓地車馬坑,共3件,形制紋飾基本相同。護軸是安裝在車轂內側的主軸上,用來加固和裝飾車軸的構件。軸出現在商代晚期,西周以後少見。此件護軸飾通長21.5釐米,擋板長11釐米。一端呈圓筒狀,另一端為平板狀,平板用來擋泥,確保車轂的正常運轉。平板表面裝飾有浮雕獸面紋,獸首濃眉大眼,瞠目裂口,威嚴猙獰。
車軎(wèi):套接在車軸最外,防止車輪脫落的構件。這件車軎出土於寶雞茹家莊號墓,長10.1釐米、孔長3.1釐米、寬1.1釐來。整體為圓筒狀,一端粗,一端細,中部有銅箍一週。頂部封實,飾有花瓣紋。粗端開口,上下有對齊的方孔,用於插入車轄,起到加固作用。
車轄
虎首車轄:長10.4釐米,重0.24公斤,出土於寶雞竹國溝十三號墓。轄首為虎頭狀,兩耳豎起,耳部有對稱連通的方孔,高高的鼻樑,張口露齒,造型活波可愛。車轄為扁長條形上粗下細,轄與軎配套使用,插在軸端的孔內,將軸與軎連為一體,就像我們現在使用的銷釘,固定於車軸兩端,防止車輪脫落。轄雖小卻能掌控全域性,因而引申為“管轄、統轄”等詞。
當盧:又稱鞁(bèi)具,在馬的額頭及面部起到裝飾和保護作用,有圓形、“Y”形、盾牌形等,上飾
獸面等精美的花紋。竹國溝七號墓共出土四件,大小、形制均相同,上飾獸面等精美的花紋。這件當盧通高21.8釐米,形制奇特,整體作獸頭形,鼻樑端光圓,上飾小牛首。中部較寬,飾有一對特大卷曲的獸角。上端聳起一對犄角,犄角尖部自然彎曲內卷。造型別致,獨具匠心。兩犄角和鼻樑背部各有一條橫樑,以備穿皮條之用。
馬銜:出土於寶雞竹國溝七號墓,長14釐米,每節呈“8”字形環接。馬銜是橫放在馬嘴裡的金屬條狀物,作用是不讓馬在駕車時亂吃東西,當車伕韁繩時,馬銜就勒緊了,馬就服服帖帖。勒住馬嘴後,馬跑起來不會發出太大的聲音,就可以悄悄地接近敵人營寨。
馬鑣
馬鑣·馬銜
茹家莊一號墓出土的馬鑣
馬鑣:出土於寶雞茹家莊一號墓,長10.2釐米。鑣體作屈身夔龍,夔首有圓孔,用於和馬銜連線,背部有方孔,可穿皮條。馬銜的兩端各有一個馬鑣,與韁繩相連,馬鑣一旦缺少,就會導致馬各行其路、分道揚鑣。
節約
節約
節約:出土於竹國溝七號墓,“十”字形四通銅管狀,是用來連線馬絡頭和轡 (pèi)帶的配件,使韁繩和皮條連為一體,防止跑偏,達到御馬的作用,故而引申為“節制、約束”的意思。這件節約背部隆起,上飾羊首,羊角捲曲,雙目圓睜。節約內還發現有皮條殘痕,說明當時確為穿韁結繩所用。
在戰國以前,古人是站立駕車。到了趙武靈王時期,推行胡服騎射,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騎馬之風才漸漸盛行。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車同軌”制度,車輛製造進入標準化階段。魏晉南北朝時,開始流行牛車,雖牛車速度不及馬車,但行駛平穩,顛簸小,乘坐相對舒適。宋代以後,轎子漸漸開始流行,坐在轎子上前呼後擁,極為風光。但客觀上抑制了車輛的發展,使造車技術長期停滯不前,以至於近代馬車的結構和用途都未有很大的發展和變化,最終被西方的四輪機械動力車輛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