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提到孫中山先生,想到的是國夫,是偉大革命的先驅者,是帶領中華民族,推翻封建的偉人。
我們熟悉他的十六字箴言,明白他的偉大抱負,但我們並不瞭解,生活中的孫中山先生。
這也許就體現了孫中山先生,也是普通人的一面,世事無法事事如意,孫中山的感情生活,就不是一帆風順。
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孫中山先生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愛情的萌芽
孫中山先生,一生中有過四任妻子,其中有兩位是日本女人,是孫中山先生早年流亡日本的時候相識的。
1898年,在日本居住的孫中山先生,住在橫濱的一座小樓裡,在這裡遇見了第三任妻子大月薰。
說起兩人的初遇,還真是一段佳話。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當年大月薰家的老宅,不幸被火災焚燬,大月薰一家無奈搬到橫濱去,正好是在孫中山先生的樓上居住。
一日,大月薰在家中時,水順著地板的縫隙流到樓下去,大月薰來到孫中山先生的家裡道歉。
這就是兩人見面的開始,而這時的兩個人,還不是戀人關係。
那年孫中山先生與大月薰相差了二十二歲,並且當時孫中山先生的妻子淺田春還在世,兩個人更像是兄妹關係。
這次羈絆以後,大月薰一家與孫中山先生一直保持著聯絡,直到大月薰搬回老家,慢慢變成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好友。
後來淺田春病逝,孫中山懷念亡妻,久久不能從這份悲傷中走出來,於是他決定去拜訪大月薰一家,希望在友人的陪伴下,可以暫排苦思。
第三任妻子
來到了大月薰的家裡,見到了15歲的大月薰,相比於四年前還是孩子的模樣,這時的大月薰,已經出落成大姑娘了。
本來兩個人就是處於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感覺。這次見面後,孫中山先生對大月薰一見鍾情,此後萌發了與她共度一生的念頭。
在多番考慮後,孫中山先生拜託朋友,向大月薰的父親,表達了想要求娶女兒的請求。
父親想到孫中山先生與大月薰年齡相差極大,果斷拒絕了提親的請求。
但是這樣並沒有打消孫中山先生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想要娶大月薰的想法。
又經過了一年的時間,他親自登門拜訪,表達了對大月薰的愛慕之情和想要和她廝守一生的願望,大月薰的父親被孫中山先生的誠心打動,最終成全了這段佳話。
不久之後,兩人完婚,孫中山夫婦,過上了一段幸福的生活。
但是婚姻生活的美好,並沒有讓孫中山先生忘記自己的初衷,他時刻惦記著國家的安危,想著還在苦難之中的人民,孫中山先生在日本,繼續開展著革命事業。
妻子大月薰對此也是十分支援的,被丈夫的胸懷所感動,從不抱怨丈夫陪伴自己的時間,被革命事業佔去,反而去包容他。
但是好景不長,孫中山的抱負,使他必須回國進行革命事業。但是考慮到時局的複雜,無奈之下,孫中山先生只得將妻子留在日本,隻身回國。
孫中山先生在兩人完婚三年後回國,可惜當時通訊不發達,兩人跨國的聯絡漸漸斷了,以至於孫中山先生,都無從得知大月薰,已經懷上了自己的骨肉。
十月懷胎,一個女嬰誕生。讓單身的母親獨自撫養孩子,還沒有任何經濟來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由於孫中山先生,長時間在國外,大月薰只好將女兒,送到別人家當養女。
大月薰為女兒取名為“富美”,這兩個字是孫中山先生的字,由此也算是紀念和孫中山先生短暫的夫妻情分。
之後大月薰便改嫁到一個富商人家,但大月薰的心裡,還想著遠在中國的孫中山先生,第二段婚姻並沒有很長久,兩人便離了婚。
之後,大月薰嫁給了一座寺院的主持,大月薰學會了掩埋自己的情緒,就這樣和第三任丈夫安穩地過了一生。
珍藏多年的秘密
大月薰的第一個女兒,送到寄養人家以後便跟了宮川的姓氏,關於宮川富美子的身世,她一直都不知曉。
直到1951年,宮川富美子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孫中山先生。
1956年,已經是耄耋之年的宮川富美子和兒子宮川東一與大月薰見了一面,大月薰告訴她關於她名字的意義。
富美子是日文的“文”字,寄託著妻子丈夫的思念。
宮川富美子不敢相信,自己的兒子宮川東一也是難以置信。
已經三十歲的他,到了今天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外祖父是鄰國的偉人,自己的身世如此離奇。
但遺憾的是,孫中山先生在去世的那一天,也不曾知道,自己遠在日本的妻子,曾為自己生下了一個女兒,為他留了一支血脈。
大月薰1970年病逝,在離世之際,囑咐女兒不要將此事傳揚出去。
女兒也明白母親的想法,在母親病逝後,面對記者的採訪說,出於對孫文家族的考量,這件事並不想公開。
後來,宮川東一成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寫了一本書名為《孫文留在日本的女兒和外孫》書中,講述了關於自己的外祖母與孫文先生的感情,還有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故事。
直到1986年,孫中山先生的曾孫孫國雄知道了曾外祖父在日本的家庭,本著血脈相親的觀念,孫國雄也在尋找著大月薰的後人。
終於在2018年,孫國雄與日本的曾外孫女宮川祥子見了面。
大丈夫有志在四方,孫中山先生不能沉溺於兒女私情,為取大義只能委屈自己的妻子。
好在大月薰明白孫中山先生的想法,沒有多加怨懟,想來在大月薰魂歸西去之時,對女兒的囑託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在大月薰心裡,兩人的愛情是美好的,是浪漫的,她不想讓這段她銘記了一生的感情,被別人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最後希望將那段記憶封存起來,成為她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好在故事的結局總是美好的,孫家的子孫有著認同感,雖然時隔了許多年,但最終也得到了團聚,想來孫中山先生在天之靈,有所感應也會心滿意足。
無論時間和距離相隔多遠,血脈的聯絡是割捨不斷的。
孫中山先生的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放棄了自己安穩的生活,美好的愛情,只為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走出苦難。
當初選擇離開日本,離開自己的妻子,實在是無奈之舉。這種犧牲令人動容,後人應該時刻銘記今日的美好生活,是前輩犧牲了很多才換來的。
如今的我們,珍惜當下的時光,好好生活就是對前輩最好的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