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天裔任職山東布政使期間,正趕上1668年郯城大地震。談及郯城大地震,得交代幾句。郯城大地震發生於1668年,正值清康熙七年,地震來臨時是農曆六月十七戌時(即1668年7月25日20時左右)。震中位於山東省東南部,也就是現在的郯城、臨沂、臨沭三縣交界處。這次地震最大烈度達七度,是中國歷史上地震烈度最高階的地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很多的相關資訊,搜尋網站也有相關詞條,這裡就不再囉嗦。
地震造成了泰山附屬的相關建築,如岱廟、碧霞祠等損毀嚴重,史書記載“牆垣俱已坍塌”,就是完全毀掉了。施大人作為布政使理所當然地要領導並推動災後重建工作,況且泰安又是施大人桑梓之地,本著造福鄉民、營造口碑的原則,更要作為重點予以推進。
重建工作自1668年開始,歷時近十年,可謂是大規模的重建擴建;其後雖然進行了多次修建擴建,包括建國後很多次,但基本的格局則是在這次重建中確定的。
重建工作於1677年完成,施大人親自撰寫重修碑文,即現存於岱廟的《重修岱廟碑》 ,此碑是岱廟最詳細的記事碑,碑的背面還附有“重修岱廟履歷紀事”。這個碑文把重建工程的歷經時間,所費的財力,所購原材料,甚至包括所栽樹木植株,所建的殿廡、齋堂、垣堞、樓觀等全部記載了下來,為後世研究中國古建築提供了珍貴的原始資料。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大師級人物梁思成就考察過岱廟,研究結論竟然是:“泰安岱廟的山門,仍保持方形門洞的古制,恰似宋畫《清明上河圖》中所見,也是國內的唯一孤例。”,可見施天裔的重建工作對後世產生了多麼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