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本書好壞最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看它是否能伴隨你成長。”把這句話拿來形容今天推薦的這本書,再合適不過了。
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著名的文學理論家朱光潛先生曾求學於歐洲。在此期間,他常與國內的青年朋友書信往來,討論一些當時青年人所關注的一些問題,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哲理等等。
這些信件最初是被登載在了一本雜誌上,因為受到很多青年人的追捧,便整理成冊,正式出版,也就是《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很多年輕人一看到民國作家學者的書,心裡就直打鼓:溜了溜了,告辭告辭!
為什麼有這種心理?歸根結底是民國大家大多學識淵博、功底深厚,因為時代、文化等原因,很多作品往往引經據典、晦澀難懂,不太適合現在普通人的閱讀習慣。
所以,可能明知道是好書,也有點怕、有點煩,不願意輕易嘗試。
但是,這本書大可放心(是的,小編試過了,無毒)。
時光荏苒,九十年匆匆過去,你會發現,九十年前的年輕人所愁、所擾的,和今天的年輕人一樣,書中的道理在今天看來更是句句真摯,字字珠璣。
讀書真的重要嗎?
追求理想和看清現實,哪個更重要?
消除煩惱最有效的辦法是什麼?
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該如何處置?
……
這一系列青年人要面對的問題,也許你能從這本書中一一找到合適的答案。
接下來,分享這十二封信中最有代表性的幾封,願你能從中有所收穫。
第一封信:談讀書
以前讀書,更多是被動式讀書,老師讓你讀一點你就讀一點,至於裝沒裝進去就又是一回事了。而現在讀書,不像以前了,已經學會了主動式讀書。
因為愛上讀書,似乎感覺思維也開始變得不太一樣了,不再幼稚,不再說話不經過大腦思考了,想問題會稍微經過深思熟慮再去行動。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則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因此,閱讀能塑造人的性格,可形成“隱性資產”,絕對是划算的長效投資,投資自己,永遠不虧。
很贊同微友的一句話:“三日不讀書智商輸給豬”。
話糙理不糙,要保持理智,就要保持時刻學習的心態,不斷閱讀獲取新的知識。
這知識不是用來應付考試,而是用來規範自我,指導自我行事,不至於落入荒廢之地。
關於讀書方法,朱光潛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兩點建議:
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讀2遍,快讀一遍,旨在知悉全篇主旨和特色。接著精讀一遍,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
第二,記錄讀書筆記。因為各人天資習慣不同,所以讀書的方法也都有所差異。
不過這都不重要,只要你下定決心多讀書,多思考,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第二封信:談動
忘了從什麼時候起,社會上流行起了“喪”文化。
一些青年人常常把抑鬱、悲觀、厭世之類的詞掛在嘴邊,好像生活真的一無是處,全世界都在難為自己一樣。
但生活真的如此嗎?
人生而平等,你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世上的大多數人都要面對。
有人活得痛苦掙扎,有人活得快樂灑脫,那是因為每個人面對生活的態度不同。
煩惱人人都有,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出口,把自己的煩惱統統宣洩出去。
歌德年輕時曾因為失戀而有過輕生的念頭,可就在他準備自殺前,突然有了創作的慾望和靈感,埋頭兩禮拜著成一部《少年維特之煩惱》。
書寫完了,歌德的煩惱也全都跑光了,自然就不再想自殺的事了。
歌德的故事並不適用於每個人,你覺得煩惱的時候不一定也寫書,可以去讀幾篇詩歌,聽一幕悲劇,借酒消愁,只要能讓自己的負能量宣洩出去便是好的。
朱光潛先生說:
人生來好動,好發展,好創造。
能動,能發展,能創造,便是順從自然。
不動,則是摧毀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
青年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發愁,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旺盛。
小孩子的生機也比較旺盛,但是他們不知愁苦,因為他們時時刻刻都在遊戲,所以他們的生機不至於被抑鬱。
但青年們感覺煩惱時還要拘禮節,不能放聲大哭,只能苦在心頭。
而想要排解煩悶,想要快樂,就要使生機能舒暢,能宣洩。
讀幾篇哀歌也好,看幾部悲劇電影也好,借酒消愁也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求一種可以大暢胸懷的方式宣洩煩惱。
我們應該明白的是,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樣的一個人生,世界還是那樣的一個世界。
勸大家多打網球,多彈琴,多栽花木。
假如不喜歡這些事情,便多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總而言之,以“動”制“喪”,才是開啟幸福生活大門的鑰匙。
第三封信:談靜
面對閒暇時光,你做些什麼?
有人說刷刷手機,打打遊戲,追追劇,時間也就過去了。或者說,和朋友吃個飯,喝杯奶茶,聊聊八卦,時間也就這樣打發了。
據統計,每天下班後的零碎閒暇時光,其實佔據了你生命的很大一部分。這樣寶貴的生命時光卻被這樣一句打發時間帶過,豈不是怪可惜的。
那我們應該如何安排“閒暇”呢?
朱光潛先生認為,可以進行“靜”的修養。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
比如街上有一個乞丐,有些人看到的是他的蓬頭垢面,覺得他很討厭;
有些人見他便發慈悲心,給他一點錢;
有些人見到他也許立刻許下宏願,要打翻社會制度......
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感受能力也有強有弱。
人若是能在生活中尋出趣味,豈不快哉。能夠尋出生活中趣味的人決不至於需要靠刷手機、打遊戲等方式應對煩悶、無聊。
一般人的生活枯燥,只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沒有天光雲彩,沒有源頭活水,這源頭便是感受獲得的趣味。
感受能力一半由於天資,一半也由於修養。
靜中容易出趣味。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為心太忙,不空所以不靈。
現代人的時間被工作、肥皂劇、刷手機、聊八卦等事情塞得滿滿當當。
哪裡肯讓自己空,讓自己靜,又怎麼能夠讓心有機會感受到趣味。
所謂的“靜”,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不沉寂。
“靜”是指心境空靈。
我們可以試著,即便在塵世喧囂中,偶然拋開一切,悠然遐想,或許心中便有一道靈光閃爍,無窮妙悟便源源而來。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僅是最活動的人,也是最能感受的人。靜的修養不僅可以使你感受到趣味,對生活處事也是有極大的幫助。
希望你多讓自己遐想一番,早日感受到更多的生活趣味。
第七封信:談升學與選課
升學問題是所有學生都會面臨的問題,不管是中學生還是大學生。
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為了選擇哪所學校、哪個專業方向而犯愁。
人們愁的不是孩子感不感興趣,而是:
哪個專業好找工作?
哪個專業將來賺得多?
哪個專業更體面?
……
好像選“對”專業,就是為了讓孩子一生無憂,吃穿不愁。
但朱光潛先生卻不這麼認為:
我時常想,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
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假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
完美的物質生活,和不那麼富足,卻能讓人感到幸福的生活,到底哪個更重要呢?
或許,這是每個人都該好好思考的問題。
第九封:談情與理
理性和感性,哪種生活態度更正確?
這是無數年來都爭論不休的問題,有人崇尚理性,認為人不能被情感所支配,要保持客觀,遵守規則。
也有人更推崇感性,認為人本身就是一種感性的動物,情感表達是人的本能,我們不能違背本能。
朱光潛先生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是更偏向感性的,因為他覺得完全理智的生活是“狹隘”的。
前幾天聽見一位國學家投河的訊息,大家都覺得他太傻。
他固然是傻,可是世間有許多事得有幾分“傻氣”的人才能去做,純信理智的人天天都打計算,而歷史上許多俠烈的事蹟卻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不過朱光潛先生也沒有過分批判“理性”,畢竟理性和感性並非水火不容的存在。
社會有了理性,才有法律,才有規則,人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安全才得以保障。
但社會不能只有理性。
如果只有理性,那麼藝術則毫無意義。音樂只是空氣的振動,圖畫只是塗著顏色的紙張,文學只是串聯起來的文字。
如果只有理性,那麼愛也變得毫無意義。男女的結合只是為了繁衍後代,“孝”也只是子女基於過往而付給父母的報酬。
所以,一個健康的、完善的、包容的社會,一定是情與理並存的。
-END-
▍來源:網路。
▍宣告: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