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在抵達莫斯科車站時,受到蘇聯黨政領導人的熱烈歡迎
1949年12月21日,毛澤東主席出席斯大林70歲壽辰慶祝大會
1949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關於毛澤東主席訪蘇的報道
1950年 2月 20日,《人民日報》關於毛澤東主席離開莫斯科回國的報道
毛澤東主席一生只出國訪問過兩次,而且去的都是蘇聯。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內外檔案文獻的解密和許多當事人回憶錄的發表,毛澤東主席兩次訪蘇的幕後情況逐漸為世人所知。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倫貝爾有關領導多次要求滿洲里市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紅色資源,深入挖掘整理。近日,筆者仔細查閱了毛主席兩次訪蘇的有關資料,並詢問了一些當年參與此事的滿洲里鐵路老工作人員的後代,還翻閱了新中國第一任鐵道部長滕代遠的後人滕久昕和毛主席第二次訪蘇俄語翻譯閻明覆的回憶文章,透過一些文獻互相對照,得到一些較為完整的史料,現刊登在報紙上與讀者共饗,並以此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
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秘密出訪蘇聯
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國訪問蘇聯是乘火車去的,時間是在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3月4日,歷時89天。第二次出國訪問是1957年11月乘飛機去蘇聯。
1949年11月1日,北京至滿洲里開通了直達列車,這為毛澤東主席乘火車出訪奠定了基礎。
由於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社會情況複雜,這次出訪蘇聯是保密的,不做宣傳。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沿途的安全警衛工作由聶榮臻、滕代遠、李克農、羅瑞卿等同志負責。為了做到高度保密,各級黨政軍負責人一律不許進站迎送。鐵道部規定專列代號為9002,公安部羅瑞卿部長規定稱專列為李得勝專用列車。
1949年12月6日晚8時30分,毛澤東主席身穿皮大衣、頭戴皮帽走下汽車,帶領隨行人員陳伯達、師哲、葉子龍、汪東興及醫生、廚師、警衛人員等到達北京西直門火車站登上列車。陪同毛主席訪蘇的還有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蘇聯交通部部長柯瓦廖夫。護送毛主席到邊境線的有李富春、李克農、滕代遠、羅瑞卿、毛岸英等同志。
12月6日晚9時,毛澤東主席乘坐的代號為9002的專列從西直門火車站正點出發。這趟編號為9002的專列是美國送給蔣介石的禮物,裝置十分高階,蔣介石還沒有坐過,宋美齡只坐過一次,就在解放戰爭中被人民解放軍繳獲。
這是毛澤東主席第一次出國訪問,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最重要的專運任務。因為新中國剛剛成立,安全保衛部門心裡沒底,安全保衛工作實行的還是人海戰術,許多地方都是由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出馬站崗放哨,護路護橋,沿線的車站、橋樑、涵洞、制高點、居民點及所有易於隱蔽的樹林、土包、暗道都佈置崗哨。鐵路沿線兩側的每根電線杆下都有一名全副武裝的解放軍戰士背朝路基,警惕地守衛在專列經過的地方。毛主席的專列出國和返回兩次經過的地方,警衛部隊都是提前6小時到現場布控,專列過去1小時後才撤崗。
專列於1949年12月7日晚到達瀋陽車站,更換1861號蒸汽機車進行牽引後繼續前行。這是一臺1940年由日本製造的火車頭,在當時算是比較新的機車,現在這臺蒸汽機車的仿品儲存在滿洲里的國門景區供遊人參觀。列車到達瀋陽車站後,中央東北局書記高崗一行上車看望毛澤東主席,並提出要送毛主席到滿洲里,毛主席沒有同意。
列車經過三天三夜的執行,於12月9日到達中蘇邊境的滿洲里車站。這時,一列墨綠色的蘇聯高階專列已停在站內待命。原來,為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尊重,斯大林用自己的專列到滿洲里迎接毛主席。列車服務員都是蘇聯人,唯有餐車配有中國廚師,為的是給毛主席一行做中餐。由蘇聯外交部副部長拉夫倫捷夫等人在滿洲里迎接毛主席一行人員。
1900年4月,俄國西伯利亞大鐵路從薩拜戈爾延伸進中國國境,俄國鐵路人員跨過國境,把踏上中國的土地稱為“滿洲里亞”。1901年火車站建成後,取名為“滿洲里亞”,後譯成中文即滿洲里。滿洲里當時是中國陸地與蘇聯相通的唯一鐵路介面處,因為兩國鐵路軌距不同,所以在這裡要轉乘蘇方派來的迎接專列。滿洲里當時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車站站臺南面是中國的中長鐵路國際標準軌距,車站站臺北面是蘇聯鐵路寬軌距。
專列在滿洲里站停穩後,藤代遠進入車廂向毛澤東主席報告:“主席,滿洲里到了。外面太冷,請您在車上休息,我先與蘇聯同志見面辦理交接。”隨後滕代遠與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等人登上蘇方列車,認真仔細地進行檢視,直到全部檢視完後才放心進行行李物品搬運。等我方人員將行李物品搬運後,滕代遠和楊奇清再次進入毛主席乘坐的車廂,報告準備工作完畢,請主席換乘蘇聯列車。此時,蘇方專列的車門正好對準我方火車車門,毛主席微笑著與在場送行的各位領導親切握手,說道:“一路上辛苦了,謝謝你們。” 外面的氣溫已經是零下50度,有人提議:“我們和主席合個影吧!” 毛主席高興地說:“好啊。”各位送行的領導在毛主席乘坐的車廂前站成一排,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
蘇方專列緩緩啟動,毛主席隔著玻璃窗向大家揮手告別,中方送行的李富春、滕代遠、李克農、楊奇清、毛岸英等人一字排開,向毛主席敬禮,一直目送列車遠去。
隨後,滕代遠等領導向鐵路部門工作人員佈置任務,要求有關鐵路局做好充分準備,隨時迎接毛澤東主席專列返回,確保回國時的行車絕對安全。
上世紀40年代後期,當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已成定局,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曾幾次提出要訪問蘇聯,但當時蘇聯政府出於種種原因考慮都沒有同意毛澤東同志訪蘇的要求。毛主席此次訪問蘇聯有兩個重要任務,一是為了給斯大林同志70歲祝壽;二是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對新中國的封鎖,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為了保證專列絕對不出問題,在蘇聯境內沿途都是幾個人守著一個鐵路扳道叉,毛澤東主席的專列沒透過前扳道叉都鎖著,專列過後才把扳道叉開啟。一路上為了緩解疲勞,毛主席經常走出車廂到月臺上散步。
十天後,1949年12月16日中午,毛澤東主席的專列開進了莫斯科北站。
兩位領導人的初次會面在克里姆林宮,以斯大林為首的莫洛托夫、馬林科夫等蘇聯領導人在其身後排成一行迎接毛澤東主席,而斯大林一般是不到門口迎接外賓的,這次顯然是對毛主席的“破例”。斯大林後來感嘆:想不到毛澤東是這樣的年輕與健壯!當時蘇聯方面為了表達完全信任和尊敬,只有中方翻譯師哲一人在場負責雙方的翻譯。
好事多磨,中蘇兩國花了很長時間進行談判,直到1950年2月14日,中蘇兩國才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關於蘇聯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關於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補充協定》等簽字儀式,由1950年1月20日趕到蘇聯負責談判的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簽字。這是一件震動世界的大事。當全國人民從次日廣播和報紙上得知此事後,除了激動和高興外,大家同時也意識到毛主席、周總理等即將動身回國了。
1950年2月17日,毛澤東主席結束了對蘇聯的首次訪問,於莫斯科時間晚10時30分登上蘇聯列車回國。
為了歡迎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訪蘇回國,中共中央決定,派李富春代表中央隨車前往滿洲里迎接,由朱德另乘專車到瀋陽迎接。
由於毛澤東主席返回時在莫斯科車站發表了講話,公佈了新聞訊息,因此回國時安全保衛工作的責任和壓力更大了。鐵道部長滕代遠親自佈置有關工作,組織專列到滿洲里車站迎接毛主席、周總理。
列車經過在蘇聯境內10天的行駛,於2月26日下午在蘇方人員一直護送下抵達滿洲里站,越南共產黨領導人胡志明也同車抵達。在莫斯科,斯大林分別送給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各一輛“吉斯”牌高階轎車,也隨專列抵達滿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