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 大釗
排版 l 勤燐
電影《華爾街》裡有句經典臺詞叫,“資本永不眠”。
那資本如何不眠呢,無非就是“以錢生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靠龐大的金融帝國撐起更大的商業夢想。
近日,深圳證監局釋出關於核准騰安基金銷售(深圳)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資格的批覆。
而騰訊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騰安基金銷售(深圳)有限公司是騰訊全資控股的獨立基金銷售機構,以騰訊理財通平臺為基礎,開展基金銷售業務。
拿下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後,騰訊在金融領域就已完成了第三方支付、銀行、徵信、保險、券商、小貸等牌照的佈局,距離其金融帝國夢越來越近。雖然目前還缺少網際網路信託等牌照,但其實在斬獲券商牌照時,騰訊在BATJ中就已領先一步,因為阿里、百度和京東在券商領域目前還未獲得牌照。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相較於當前市場上已存在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騰訊的特色就是透過微信入口銷售基金產品。”
這裡提了兩個關鍵詞,基金和微信。
從去年開始,基金熱潮持續升溫,2021年一項統計資料中,我國購買基金的基民人數已經達到了6億人,粗略算來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正在用基金理財。至於微信,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幾乎無人不知。騰訊在去年Q3財報中稱,微信月活已突破12.6億,每天有10億人會至少開啟微信一次。
有天然的流量優勢,再加上牌照“傍身”,屬於騰訊的金融生態圈似乎近在眼前。
騰訊金融的邏輯與模式
研究騰訊生態圈如何與金融融合,需站在騰訊整體視角俯瞰。
騰訊的商業邏輯是以社交為圓心、透過流量+資本向外延展輻射,這一點在微信“九宮格”(如今已變成多宮格)上最為明顯。
微信的基礎是社交,但是在微信的配套生態裡,騰訊準備了“衣食住行玩”的一條龍服務。這“九宮格”裡有京東拼多多、美團團購、酒店租房、機票火車票、電影演出票,還有醫療、保險等等。
微信“九宮格”
而金融、尤其支付,是騰訊提供上述那些服務的前提和基礎。
過去數年,騰訊對支付業務拓展不遺餘力。總體上講,微信支付搶佔市場份額,是對支付業務重要性的戰略遠見,及利用自身流量和生態稟賦的執行力體現。
2019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小額支付時(50元及以下),超七成(71.4%)網民偏好使用微信,而在大額支付(50元以上),約六成(59.7%)網民更喜歡用支付寶支付,兩家打的難捨難分。
我們可以簡單地理解成微信支付更接近人們的日常小額消費,而支付寶則是“大筆交易”。微信支付成功後,騰訊得以藉此打通B端和C端,進而形成完整的交易閉環。
有了初步的閉環模型之後,騰訊開始佈局其他金融業務,並推出多款產品,涵蓋理財(理財通)、借貸(微粒貸)、保險(微保)以及基金業務。
從結果來看,騰訊的佈局十分正確。2015年至今,騰訊公司廣告業務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保持穩定,五年平均為18%,廣告業務的同比增速也與總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速相差無幾。而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的高速增長,其在騰訊收入體系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由2015年的5%上漲至2020年的27%,反映其增速長期快於總營業收入的增速,是2015年至今公司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
財報顯示,2020年騰訊金融科技與雲服務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約1281億元,減去雲服務業務收入255億元后,得到金融科技業務收入為1026億元。
按照德邦證券的推斷,這其中支付業務相關收入約為886億元,備付金收入約為21億元,理財通基金代銷收入約為62億元,微粒貸導流收入約為57億元。
進入2021年,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在騰訊營收中的佔比進一步加大,截至2021年H1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貢獻了騰訊全部營收的29.58%,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實,網際網路巨頭搞金融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這是一項可以極大拉高公司毛利率的業務,而且鑑於這些巨頭們掌握的海量使用者資料,他們甚至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壞賬”風險。
不過騰訊在與金融融合時,顯得十分謹慎。以“產品經理”文化著稱的微信注重使用者體驗,而金融與社交的相關性較弱,在微信生態中勢必讓位於社交,借貸、理財等金融業務的微信入口都較深(三級入口以上),避免對使用者形成過多打擾。
不過,賺錢的生意是沒人能拒絕的。
騰訊“基金”或大有可為
按照業務來分,騰訊金融科技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三個部分:
備付金產生的利息收入、透過為微粒貸導流產生的收入分成和理財通平臺產生的基金代銷收入。
上面提到德邦證券推斷,三項2020年收入約為21億元、57億元和62億元,僅從數字來看基金代銷已經是這部分收入的支柱。
為了更好的“炒基”,騰訊從2014年就開始做準備。
2014年2月、2015年4月,騰訊兩次入股好買財富,最終持股28.26%,成為好買財富第一大股東,而好買財富於2012年便獲得了證監會頒發的第一批獨立基金銷售牌照,入股好買財富使得騰訊間接獲得了基金代銷資格。
理財通官網
2018年1月,騰訊全資子公司騰安基金獲得基金銷售牌照,以騰訊理財通為基礎代銷基金產品,並進行基金的管理費分成。目前理財通平臺主要作為騰安基金的網上平臺,並在首頁設好買專區為其進行導流。
2020年8月,理財通上線智慧投顧產品“一起投”。首先引導使用者將用於投資理財的資金分為:“要花的錢”、“求穩的錢”、“生錢的錢”和“兜底的錢”,再根據對應的資金分類為使用者提供1-2個基金投資策略供選擇。此外,“一起投”還提供教育理財與養老理財兩大主題投資,滿足使用者長期和超長期投資的需求。
而像騰訊這樣的第三方代銷公司收入由手續費、尾隨佣金、銷售服務費三部分構成。其中手續費為一次性收入,具體可分為申購費與贖回費。基金代銷公司與基金公司根據協約商定申購費與贖回費的分成比例,通常來說,申購費歸代銷公司而贖回費歸入基金產品資產。若申購費全額歸代銷公司,代銷公司可以自行決定這一部分的折扣。
另一方面,尾隨佣金與銷售服務費則按日計提的長期收入。尾隨佣金是基金管理公司收取的基金管理費的一部分,根據購買物件不同,代銷公司可以對個人投資者購買的份額所產生的管理費進行最多50%的分成,機構投資者購買的份額所產生的管理費進行最多30%的分成。
銷售服務費可以說是以上三項中最賺錢的,在不考慮申購費情況下,銷售混合型基金收入率最高,貨幣市場型基金收入率最低。根據Wind基金資料庫,目前騰安基金銷售公司共接入了2831支公募基金產品,平均管理費率為0.98%,平均銷售服務費率為0.12%。
鑑於微信帶來的流量(最高MAU的應用),所以理財通平臺擁有極強的議價權,可以極有可能獲得50%左右的頂格基金管理費分成。
因此,德邦證券計算騰訊公司在銷售某一型別的基金的收入率結果顯示,每銷售一元基金產品,並且在一年內成為資產保有量,平均年收入率最高為混合型基金(0.74%),最低為貨幣基金(0.33%),最高為最低的2.25倍。
來源:德邦研究院
橫向對比國內資產保有量最大的理財平臺螞蟻集團,其進行相似業務的理財科技平臺業務截至2020年6月30日資產保有量為40986億元,2020H1實現營業收入113億元,因此其在2020H1的收入率為0.63%,也落在0.33%-0.74%區間內。
如若騰訊理財通平臺也能達到如螞蟻集團一樣的0.60%左右收入率,參考2020年理財通平臺的資產保有量13500億元,則這部分收入可達50-65億元,也符合德邦證券的預測。
總 結
拿下基金牌照後,騰訊在BATJ中將有更多優勢。
眼下京東已有基金超市,阿里也透過餘額寶佈局了天弘基金,而螞蟻金服在網際網路基金方面尚存短板,旗下的招財寶因無基金銷售和保險代理牌照,從2016下半年起就不再有新業務,平臺已有業務都轉入了旗下有牌照的公司去做。
而在與其他基金代銷公司的競爭中,騰訊除了有流量優勢,還有品牌的強力背書,這將使得如天天基金網、螞蟻聚寶、數米基金網以及傳統銀行銷售渠道迎來更大沖擊。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搶下的金融牌照多,但金融人才儲備才是騰訊最大短板。沒有獨立的金融集團,沒有清晰的戰略方向,也可能讓騰訊面臨著諸多發展難題。
參考資料:
中泰證券:《騰訊生態圈如何與金融融合?》
德邦證券:《深度解析騰訊金融科技深度研究》
宣告:本文僅作為知識分享,只為傳遞更多資訊!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人據此做出投資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