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發(1906年3月7日-1946年4月8日),原名鄧元釗,廣東雲浮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中國工人運動的早期領導人。
(六)派往蘇聯學習情報工作
一九三八年三月,鄧發同志從總支隊選派劉慶南、沈先夫、王振坤、楊文先、吳啟滿、董家梁、閻寶蘆等同志到蘇聯學習情報工作。
劉慶南1914年2月16日生於湖北紅安縣方劉家衝,三〇年參加紅軍,解放後在新疆省公安廳工作。1970年4月5日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他死得很壯烈。
沈先夫,1913年3月16日出生,湖北紅安人。原名沈先富,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排長、紅軍大學學員、抗日軍政大學學員、總校隊長、東北一縱隊二師任團長、政委、合江省雞西縣縣長、松江省交通廳廳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公路工程大隊副政委等職。
沈先夫在擔任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排長時,直接負責保衛紅軍總司令朱德的任務,曾三次立功獲嘉獎。在抗日軍政大學工作期間,曾被評為"教育戰線上的優秀幹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指揮搶修臨津江橋的戰鬥,為五次戰役提供軍事交通保障,受到通報表彰並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民族自由獨立解放二級勳章。歸國後,先後擔任東北公路總局副局長、吉林省委森林工業交通部副部長、吉林省人事局長、吉林省勞動廳廳長等職。1993年12月5日逝世。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這批同志返回新疆後在邊務處及其所屬機構工作。
1936年初,在蘇聯(第三共產國際)建議下,在蘇聯人才、技術、器材的支援下,在新疆邊防督辦公署中成立了一個特別的神秘機構—邊務處。 這個處的任務是偵察新疆境外反蘇、反共,威脅新疆安全的敵對勢力的情報。並在新疆境內東南、西南邊境設立分支機構,還將觸角伸向甘、寧、青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隘,伸向國外的阿富汗和印度等地。
這個處聘請的蘇聯顧問教官最多,處內技術事務都有教官分工協助,由一名將軍總負責。這個處還有共產國際透過蘇聯介紹來工作的10餘名中共黨員,他們隱姓埋名和蘇聯顧問教官一起在各自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為保衛新疆安全,亦即為鞏固抗日大後方,為國際交通要到的暢通,為保衛蘇聯東部邊境安全做出了貢獻。 綜上所述,邊務處雖然是盛世才領導的一個情報機構,但實質上是第三共產國際情報局派駐新疆的一個軍事情報機構。
成立七年之久,蒐集了不少日、英、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西北馬家軍的情報。邊務處還多次直接為中國革命服務,如:組織迎接紅西路軍進疆,派人護送支援八路軍抗日物資到延安,派人察看新疆到蘭州一線公路、橋樑情況,保證蘇聯援華物資路線的暢通。邊務處總電臺收發陝北黨中央與迪化八路軍辦事處的電報等等。 總之邊務處為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作出過一定的貢獻。
1937年初,共產國際向中共提出需派一批優秀的中共黨員去蘇聯學習情報偵察技術,便於在遠東戰場和中國各地蒐集日本、美國等國家的情報。
西路軍到達新疆後,經黨中央批准,1938年3月21日,黨代表陳雲和鄧發同志從總支隊選派劉慶南、沈先夫、王振坤、楊文先、吳啟滿、董家梁、閆保祿等同志,由劉慶南同志帶隊到蘇聯莫斯科郊區的達拉索夫密林中的一所秘密學校(赫姆基學校)學無線電學、偵察學、收發報技術、維修、繪圖、攝影、射擊、格鬥、駕駛、英、日、阿拉伯語等課程,進行情報工作訓練。後來這些人被共產國際派到中國各地的淪陷區秘密從事情報工作,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諸多貢獻。
一九三九年秋,陳潭秋同志從總支隊選送了楊天雲、張明敬、譚政文、李勇文、蘆友感、孫士和、苟辛才、施昌漢、夏中庸、劉明讓、劉武才、王順志、劉大禮、任壽武等十五人,作為第二批人員,赴蘇聯學習情報工作。
其中王順志、劉大禮、任壽武等僅學一個月即回新疆。其它人員一九四一年春回新疆。張明敬被分配在迪化新疆省邊務處總電臺工作(任報務員),楊天雲在和田電臺工作,譚政文在哈密辦事處工作,蘆友玉、李勇文在蘭州秘密電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