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陷入配套效應的陷阱
我一位同事家裡的沙發壞了,她去傢俱店買了一款新的沙發回來,當工人師傅把沙發搬進客廳時,說沙發跟茶几不太般配,應該換一個茶几,她去商場買了個新的茶几回來。
過了幾天,她覺得家裡嶄新的新沙發和牆壁顏色不協調,她又請工人師傅重新貼牆紙。
貼牆紙的工人來了之後,建議她把門窗也一起換了,否則,下次換門窗會破壞桌布。
她一想工人說得對,索性一起換了,最後,因為8000塊錢的一套沙發,她花了12萬塊錢把家重新裝了一遍。
等她幹完這一切才發現,自己之前只是想換套沙發而已,沒想到最後的花銷在不知不覺中遠遠超過預算。
其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像我同事一樣的經歷,原本只打算去商場買個短袖,最後經不住售貨員的勸說,搭了褲子、鞋子,還有包之類的,最後的花銷是我們預算的好幾倍。
本來只想買盒面霜,去了化妝品店,被笑容可掬的導購一忽悠,得配個水、乳、隔離、散粉效果才好,然後整了一套回家,其實,你常用的只有那一盒面霜。
這就是經濟學中的配套效應,這個詞來源於一個叫狄德羅的哲學家。
有一天,一個朋友送給狄德羅一件質地精良、做工考究、圖案高雅的酒紅色長袍,狄德羅非常喜歡。
他馬上穿上新長袍,可是不久就產生煩惱,穿上新的長袍在書房時,覺得自己用的辦公桌破舊不堪,和自己的新衣服不配套,讓人買來新的辦公桌。當新辦公桌買回來以後,又覺得牆上的掛毯與辦公桌不配套,後來,他又換了新的椅子、書架、雕像、鬧鐘等,因為一件長袍他把書房改造得富麗堂皇。
這個典型的案例與我同事因為一套沙發而裝修一遍房子簡直一樣。
你看,無論過多少年,古人和現代人都容易陷入消費品之間的協調統一文化中。
2.追求配套效應,成為物質的奴隸
生產力發達的今天,消費時代來臨,商家更善於利用這種配套效應,收割消費者兜裡的錢。
比如,勞力士手錶和賓士汽車宣稱是成功的標配,那麼,戴勞力士手錶的人絕對不能騎腳踏車出行,必須配個賓士。否則,別人會認為你戴的是塊冒牌手錶。
這種配套效應已經被商家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買了一套房子,你還得裝修,裝修完了還得買一套與新房相匹配的傢俱,然後還得付物業費什麼的,出入新房也不能再穿舊衣爛衫,還得買高檔一點的時裝和鞋子等,只要你買了一樣東西,後續各種付費是跑不掉的。
為了維持高消費,不得不拼命努力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收入很高、擁有體面工作的人卻沒有多少存款的原因。
人就像上了跑輪的倉鼠一樣,只能使勁跑,停不下來,因為有那麼多賬單等著付,有那麼多東西等著買。
人一旦陷入配套效應的追求中,就免不了被商家成套收割,很多人還沒到月末,就發現開支遠遠大於預算。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工作披星戴月,週末加班,晚上睡覺也要開著手機,隨時待命,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以此來換取職位的提升、薪水的提高,然後購買自己想要的物品,這樣過三十年,直到退休,這樣的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
其實,你可以隨便問一下身邊的年輕人,他們努力工作、加班加點是因為熱愛工作還是別的原因,可能90%以上的人會說:”迫不得已。”
我自己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我們有時候加班加點並非真的有重要的工作要幹,而是其他部門的人也在加班,或者響應公司總部的號召,全員加班。
可實際上,全員中的60%的人是沒必要加班的,為了顯示自己很忙、本崗位很重要,我不得不放慢工作速度,一天能幹完的用兩天的時間來幹,就是耗時間。
如此往復,因為工作的心力交瘁,很多人不得不將注意力轉投到物質上,透過對物質的追求減輕工作對於精神的壓力,不知不覺成為物質的奴隸。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在佔有某種物質時,同時,也被物質佔有。
3.降低物質慾望,追求真正的高品質人生
在美國有個生活運動叫“財務獨立,提早退休”,也稱“Fire運動”。
它的基本邏輯是:無論賺多少錢,都要過極簡的生活,以求儲蓄率達到50%甚至更高。
雖然,我們無法人人做到“Fire運動”的要求,但我們的確可以降低自己的物質慾望,透過一定的存款來獲取更多的人生自由。
我所理解的高品質生活並不是一件昂貴的大衣和一雙限量版鞋子。
相反,我認為把時間用在購買商品上,遠遠比不上陪伴孩子、照顧父母重要,一件大衣的價值也比不上存款更能讓人有安全感。
錢是很重要的東西,但我們也不能為了錢而犧牲健康和對親人的陪伴,那種讓人失眠、脫髮、焦躁不安的工作到底是人生價值的體現還是摧殘人生的工具?大概每個人的觀點是不同的。
但是,一定有和我一樣在日復一日枯燥乏味的工作中突然領域到,用工作換來血汗錢去換取不那麼需要的物質是多麼愚蠢的做法。
如果有可能,我更希望把努力工作的錢存起來,以期減少人生後半場工作的時間,或者換一份活兒少、離家近、錢可能不多的工作。
當我們減少或者杜絕非生活必需品的購買,把關注點只放在生活需求本身,就會自動忽略商品的其他附加價值。
此時,當你再去商場買一件T恤時,任憑售貨員的三寸不爛之舌,也休想從你的口袋多掏出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