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也是五個合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聯合發表宣告,共同宣稱“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提出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說實話,五大國這麼團結一致地鄭重宣告一件事,上次還是在《流浪地球》。本文討論宣告中的五常排名問題。
中國採用的中文版、英國和美國採用的英文版排序都是“中、法、俄、英、美”,法國採用的法文版排序是“中、美、法、英、俄”,俄羅斯採取的俄文版排序是“中、俄、英、美、法”。外交無小事,五常外交更無小事。這個排序有什麼講究?為何不同的版本都是“中國”開頭?
這個宣言中有句話“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非常符合中式語言的習慣,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份檔案是中方起草的,所以不同語言版本的檔案都把中國放在第一位。
這個理由很理想化,但遺憾,事實並不是如此。“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在表達上的確很中式,不過這句話是從“里根-戈爾巴喬夫”公式翻譯過來的,英文原文是:A nuclear war cannot be won and must never be fought,我用谷歌翻譯,機器直譯的結果是:“核戰爭不可能打贏,也絕不能打”。不得不說,中文版本翻譯的“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準確、傳神、通俗、易傳播,是政策話語翻譯的典範。
既然不是中國起草的,這個排序又是從何而來呢?很簡單,是根據各國提交給聯合國的國名簡稱首字母排序。在英文字中,中國(China)、法國(France)、俄羅斯(Russia)、英國(United Kingdom,縮寫UK)、美國(USA),英國和美國首字母一樣就看縮寫的第二位,K在S之前,所以最終排序是“中法俄英美”。
從這張照片看得很清楚,中國在聯合國的國名簡稱是“China”,法國是“France”
這張照片也很清楚,英國的簡稱是“United Kingdom”,即聯合王國,美國的簡稱是“United States”
在法文字中,中國是“Chine”,還是以C排在第一。美國寫作“États-Uni d'Amérique”,是“E”開頭(字母上方類似於語調的符號是變音符號),所以排位到了第二位,法國自然還是F開頭,到了第三位,英國則成了(Royaume-Uni),儘管首字母和俄羅斯(Russie)一樣都是R,但第二個字母“o”在“u”之前,於是英國再次以第二個字母的排序排在了前面。
在俄文字中,中國成了“Китай”,讀音接近“契丹”,俄羅斯是“Россия”,英國“Соединённое Короле́вство”和美國“Соединённые Штаты Америки”。中國的俄語首字母“К”在第12位,依然領先於其他國家俄語的首字母,所以還是排在第一。注意,在俄文使用的西裡爾字母中,“C”不是拉丁字母排第三位的“C”,讀音是[s],正好在俄羅斯開頭的字母“P”(也不是拉丁字母的P,讀音是[r])之後,所以俄羅斯排在了第二。英國和美國首字母又是一樣的,繼續看縮寫的第二位:英國是“К”,美國是“Ш”,K在第12位,Ш在第26位,英國再次以第二個字母的排序勝出!當然,俄語中法國“Франция”的首字母“Ф”在“C”之後,所以法國排在了最後。
至於中文字,本人使用了漢語拼音排序、筆劃排序都排不出“中、法、俄、英、美”這個順序,只能說是中文字的這個順序是按照國際慣例,直接使用了英文版的排序。這也是表意的語言和表音的語言並存時的有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