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撤軍回國的同時,對越南北部邊境地區的軍事目標實施了大規模的爆破作業,基本上摧毀了越軍在北部邊境淺近縱深地區針對我國的軍事設施和防禦體系。戰後,遭到沉重打擊的越軍,在重點加強越北地區兵力部署的同時,大力加強一線防禦陣地各種工事的構築。
由於越南國土狹小,縱深短淺,一旦邊境失守,便危及河內心臟地區。因此,越軍特別注重一線陣地的構築,凡是便於對方進攻的主要方向上的隘口、要道兩側或者山埡口等有利地形,都加以利用,構築成支撐點及支撐點群組成的環形防禦陣地。各支撐點一般都選在能對整個防禦起控制和支撐作用,而且又便於扼守的高地上。
排支撐點的縱深一般為250至350米,要求具有打敗對方連以上兵力進攻的能力。連支撐點是排支撐點的組合,通常由3個排支撐點(其中有一個為主要支撐點)構成環形部署,以利於相互策應和支援。連支撐點的縱深通常在800米以上,要求具有消滅對方一個排的兵力,或者粉碎對方一個營或者連一級兵力進攻的能力。
營支撐點群的縱深達3至5公里,正面一般為5至8公里,由若干個連支撐點組成,通常與戰鬥鄉、公安屯或者其他力量相結合,組成區城聯防,要求具有消滅對方連以下兵力,粉碎對方營一級甚至團一級兵力進攻的作戰能力。
為了保障“一線固守”和“一線取勝”,越軍一線陣地構築的工事數量多,障礙物密度也比較大。如廣西友誼關當面的越軍,挖掘的塹壕有59道,長約19公里,各種火力點、暗堡、掩蔽部等117個,防坦克壕8道,長約1470米,鐵絲網3道,長約330米,雷場30多個。
越軍這些陣地的工事,都注意利用山頂、山腰、山腳等有利地形,構成遠近結合,明暗結合、側射、斜射、倒打結合的多層交叉火網。各個陣地之間還能互相支援,井與障礙物緊密結合,以增強火力的隱蔽性和突然性。
越軍基於財力物力的困難,一線陣地的構築仍然以野戰工事為主。這些工事,主要靠就地砍伐竹木材料加以構築(同登方向越軍一部分掩蔽部和發射工事,是拆除鐵路枕木、鋼軌構築的)。越軍的營連支撐點上,都構築有各種掩體、地堡、火力發射點。主陣地上通常挖有3至4道環形或者半環形塹壕,塹壕轉角處多為帶有掩蓋的發射工事,主要陣地的塹壕通常每隔15至20米,構築一段3至5米的掩蓋壕(掩蓋土層厚40至50釐米)和1至2個貓耳洞。
塹壕兩端通常設有掩蔽部,主要有以下幾種型別:
“A”字形掩蔽部。用竹子或者木頭搭成A字形,上面覆蓋厚土的土木質掩蔽工事。
“T"字形工事。亦稱“T"字壕,其橫壕為射擊工事,長約2至8米,縱壕為掩蔽工事,長約4至5米, 以土木掩蓋。
“Y"字形工事。又稱三叉壕,是“T"字形工事的變形,其斜壕長約3至4米,頂端和兩側構築有射擊掩體,縱壕長約4至5米,為土木掩蓋的掩蔽工事 。
半球形工事。也稱帽堡工事,是使用預製構件構築的拼裝式工事,內徑約2米、高約1.8米,鋼筋混凝土厚15至20釐米,有2至3個射孔,射孔下沿與地表面平,頂部和周圍覆土加厚。
在恢復和增修野戰工事的同時,越軍在重要方向的一些口子上,還構築了一定數量的坑道和永備工事。此外,越軍還充分利用淺近縱深的有利地形,把石山的自然洞穴加修改建成囤兵洞或者物資儲備洞庫,有的還作為火力點。這些自然洞穴,大的可容納1000至2000人,小的可容納50至100人,是不可忽視的工事潛力。
越軍在構築一線防禦陣地的各種工事時,要求一人、一車、一炮要有三個陣地(主陣地、副陣地、假陣地各一),要求各陣地有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的闇火力點,達到明暗結合,以暗為主,並以隱真示假的手段欺騙對方。因此越軍在山頂或者前沿,經常不加隱藏地在白天構築各種明顯的野戰工事,其中假的居多,多數沒有嚴密偽裝,很便於我方觀察發現。
但是山腰、山腿以及重要方向的真(暗)工事多在夜間構築,而且偽裝嚴密很難發現。越軍陣地住房建在高地反斜面上,或者在坑道口、掩藏部進出口修建簡易草棚,既可以駐兵,又可以起到偽裝作用。通常住房周圍都構築有暗堡。
經過將近2年的苦心經營,到1980年9月,越軍基本上恢復了被我軍摧毀的陣地,並且加修了大批新工事,一線陣地工程構築配套完畢,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野戰支撐點式的環形防禦陣地。在同登、諒山、高平、老街等戰略要地,進一步完善了以坑道、永備工事為骨幹的要塞式防禦陣地。障礙物配系也更加完整,戰術技術密度有所提高。
總的來看,越軍一線陣地構築由於受到地形限制,依舊處於分散孤立狀態,線長面廣點多,機動使用兵力困難,還稱不上堅固的陣地防禦,基本上屬於要點守備、控制交通線、前重後輕的陣地體系。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