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上了戰場,刀槍劍戟摩擦,赤身肉搏拼殺,在這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爭鬥當中,生命飛速逝去。
有的人經歷了戰火的淬鍊,心中信念越發堅定,戰鬥起來越發的捨生忘死,但有的人,卻在這種生死搏命當中變得膽怯,變得瞻前顧後。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盡頭,當選擇了成為一名戰士,那麼首先就需要有視死如歸的信念。
當經歷了戰爭開始害怕死亡後,應當及時退出,或向周圍人反饋自己的情況,否則一旦這種心態出現在戰場上,將有可能使得無數同伴因自己而死。
在解放戰爭中,大量的高階幹部都是經歷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戰火淬鍊的,這些幹部作戰有勇有謀,能力極強,曾帶領隊伍打下許多勝仗。
因此,到了解放戰爭期間,中共犧牲的高階幹部數量極少。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就直接犧牲了5名高階幹部的戰爭迅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戰爭背景
“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公然挑起全面內戰。”在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因為許多日佔區周圍都有中共遊擊部隊,所以蔣介石一邊電令各個日偽部隊,讓其堅守,非命令不得將駐地交接給中共,一邊向中共發出了和談邀請。
蔣介石原本的打算是利用中共拒絕,國方邀請所拖延的寶貴時間佈置國方兵力,然後在中共拒絕之後,以此為由發動戰爭。
然而,蔣介石沒想到中共最終同意了和談的邀請,毛主席和周總理等人親自去到了重慶談判。無可奈何之下,蔣介石只得匆忙開始做和談的準備。
在做準備的同時,國方和共方也並沒有停下腳步,在共方戰爭取得小範圍勝利之後,國方和共方的雙十協定達成。原本就沒有想要達成和談的蔣介石在此之後,一直積極備戰。當時國方佔盡優勢,戰士數量遠多於共方,且在外國的支援下,有著先進的裝備武器,資金充足。
滿懷信心的蔣介石便在1946年6月底,公然撕毀了停戰協定,開始“大舉進攻解放區。”在國方的大肆進攻之下,承德和赤峰等地區接連失守,冀熱遼中央分局、冀熱遼軍區和熱河省政府等黨政機關,不得不紛紛轉移去往內蒙古林西。
在林西成為全冀熱遼地區的政治中心,以及後方根據地後,中共冀熱遼中央分局便開始在困境中指揮部隊進行鬥爭。
在這種極其嚴峻的形勢下,為了貫徹中央大反攻指示,為了瞭解各地情況,在1947年4月2日,冀熱遼中央分局在林西召開了冀察熱遼第一次黨代會。
當時一共有218人出席了會議,出席會議的團體包括熱河省政府代表團、冀熱遼軍區代表團、黨的直屬機關代表團、冀東代表團等11個代表團。這次會議順利召開,但在會議結束後,冀東代表團的30多個人,卻在回鄉的路上遭遇了當地巨匪的襲擊。
當地巨匪
“(白金輝)是當地經棚縣(今內蒙克什克騰旗)白岔人。”白金輝是當地大地主出身,曾在日偽階段擔任過白岔警察署長,後來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八路軍在解放經棚縣的時候,當地縣政府為了能夠爭取白金輝,便任命其為白岔區區長。
白金輝當時表面上表示願意,積極接受進步思想,但是暗中卻一直和當地土匪勾結,秘密謀劃叛變之事。
在1946年1月的時候,國方部隊向熱河東部發起了攻擊,白金輝便立即抓住機會帶著部下前去投奔,在這之後,白金輝又在各地網羅土匪。
同年6月,白金輝對駐紮在經棚四區的冀熱遼軍區後勤部發動襲擊,林西縣支隊火速前去救援,雙方反覆爭奪後,白金輝匪部落荒而逃,林西縣支隊乘勝追擊,傷亡匪徒12名,但沒過幾個月,白金輝便趁林西縣支隊外出做任務的時候去將“林西縣支隊放牧的170多匹馬”全部搶走。
林西縣支隊得到訊息火速回師追擊,發現目標後迅速發起猛烈攻擊,白金輝匪部無力支撐落荒而逃。
同年9月,白金輝帶領600多匪徒再次對駐紮在白岔的經棚縣支隊發動攻擊,林西縣支隊得知訊息迅速趕去支援,但等林西縣支隊趕到的時候,經棚縣支隊已經成功突圍。
白金輝匪眾看林西縣支隊只有100多人,以為局勢佔優,立即向林西縣支隊發動攻擊,但林西縣支隊猛烈抵抗,幾次衝鋒均被林西縣支隊擊退後,傷亡慘重的白金輝匪眾只能匆忙逃竄。
1946年10月,白金輝透過同鄉和佔領赤峰的國方93軍搭上了線。當時國方93軍委任白金輝為經棚縣保安大隊長,白金輝立即帶領部下親自去接受委任,並且接受了93軍給白金輝的千餘發子彈。透過不斷地吞併發展,白金輝部隊的人數在1947年初增長到了千餘人。
柴胡欄子事件
“由十幾股土匪和降隊組成的1000餘人的隊伍準備去赤峰投奔國民黨的第93軍。”
當時,參加完會議的冀東代表團和白金輝匪眾,就這樣在雙方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相距6裡多的距離住了下來。到了早上的時候,白金輝一行人得知了柴胡欄子村有軍隊駐紮的訊息,便趕忙摸了過來。
當時情況十分危急,原本冀東代表團是有一支70多人的騎兵連負責安全的,但因為柴胡欄子村十分貧窮,村戶數量少,無法容納如此多人,所以在柴胡欄子村的“西、北、南面均已經被我方控制”的情況下,為了防範東面赤峰城的國方93軍,便讓騎兵連去往東邊距離柴胡欄子村3.5華里的地方居住。
白金輝一行人從村子西面而來,因此冀東代表團事先沒有過多防備,當冀東代表團的哨兵注意到有幾騎騎兵過來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友軍,還問是“哪部分的同志?”一聽這話匪徒就反應過來,立即給了哨兵一槍。
這下冀東代表團迅速意識到是碰到了敵軍,冀東代表團的李中權一邊示警讓全體做好戰鬥準備,一邊派人前去通知騎兵連救援。當發現匪眾數量極多,竟多達上千人的時候,幾十人的冀東代表團迅速投入到殊死搏鬥當中。
原本應當前來支援的騎兵連到最後也沒有出現,還是李中權將部隊分散突圍,才成功帶領少數人突圍成功。
事後調查的時候,人們發現騎兵連居然早就聽到了槍聲,並且在聽到槍聲的第一時間就退到了牛頭山上,當後來透過派去求救的人員得知戰況的時候,騎兵連甚至“以情況不明為由拒絕營救。”
得知此事後,毛主席憤怒不已,表示第一,堅決將這支土匪消滅,第二,將騎兵連指揮員槍決。
小結:
“兵敗如山倒。”國方在佔有大好優勢的情況下依舊迅速潰敗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內部鬥爭嚴重,許多部隊因為內鬥而選擇見死不救,深知這一情況的蔣介石在國方接連敗退的情況下依舊縱容內鬥,使得國方最終慘敗。
1947年土匪偷襲冀東代表團的時候,身經百戰的數十個高階幹部,面對有槍有炮的上千人匪徒隊伍,毫不猶豫地選擇猛烈抗擊。
在歷盡艱險突圍之後,眾多高階幹部犧牲。事後調查,原本擔任護衛職責的騎兵連居然見死不救,氣憤不已的毛主席做出了槍斃護衛員——騎兵連指揮員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