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良崮戰役開始之前,許世友曾對粟裕發過一頓牢騷:“你們只知道在地圖上指來指去,當兵的用的是兩條腿!”說完便將話筒給扔掉了,電話另一頭的粟裕則愣在原地,臉都被氣紅了。
眾所周知許世友將軍的脾氣是十分暴躁的,除了毛主席的話,誰的話也不聽。不過畢竟軍令如山,許世友吼過後還是按照粟裕的指令行事。
戰爭結束後許世友沒敢參加會議,因為他知道粟裕的脾氣雖然好,但另一位指揮官陳毅可不是好惹的,於是他乾脆不參加會議,也避免受陳老總的一頓臭罵。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許世友為何會怒摔粟裕電話?這一切都要從1947年孟良崮戰役說起。
全面內戰爆發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公然撕毀國共兩黨簽訂的《停戰協定》,隨後調集軍隊對中原解放區李先念部實施“圍剿”,全面內戰從此展開。
當時蔣介石的手上掌握著政權,不僅有430萬精兵強將,還有飛機、軍艦、大炮、坦克等武器,而我軍人數僅百萬,裝備也是有些弱的“小米加步槍”。
面對這一明顯的對比,蔣介石自認勝券在握,甚至誇下海口:“我們只用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徹底在軍事上‘解決’中共!”
華東解放軍因為面對國民黨的統治中心南京和上海,因此也被蔣介石視為心腹大患,他下令數十萬大軍從徐州出發,企圖拿下蘇中和蘇北解放區,隨後北上山東“活捉陳毅”。
陳毅得知這一訊息後,拍案而起,說:
“我們流血犧牲,從日軍的手中解放了大片的土地,如今老蔣卻想要獨自享受勝利的果實,老子是萬萬不會答應的。蔣介石依靠著美國裝備的幾百萬軍隊,想要將人民給打下去,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我們每個人都要下定決心,自衛反擊,打勝了我們開慶功會,打敗了我們開批判會,打死了就開追悼會!”
儘管蔣介石部兵力和武器方面都在我軍之上,但他發動內戰的舉動卻是不得人心的,因此在各個戰場上接連失敗。
1946年7月13日到8月31日,蔣介石集結12萬大軍進攻蘇中解放區,而我華中野戰軍當時只有3萬兵力,儘管如此,我軍還是打出了七戰七捷,成功殲滅敵軍5.3萬人。
國民黨進攻淮安和淮陰的時候也頻頻失利,他們兩次進攻漣水,連號稱“王牌軍”的整編第74師都損失慘重,一場仗下來損失8000多人,也令該師元氣大傷。而另一支主力師整編第28師,則損失3000多人,這對蔣介石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12月中旬,國民黨整編第69師兩萬多人在江蘇北部全軍覆沒,中將師長戴之奇無顏面對蔣介石,於是自殺身亡。
1947年1月的魯南之戰中,整編第26師全軍覆沒,中將師長馬勵武被我軍俘虜。整編第51師也被我軍全部殲滅,中將師長周毓英也當了俘虜。
更令蔣介石意外的是他精心組織的三個軍將近10萬大軍,由心腹愛將,同時也是黃埔一期畢業的李仙洲擔任前線總指揮,準備包抄華東野戰軍後路,然而就是這樣一支隊伍卻被我軍引進包圍圈,僅用43個小時的時間就將其全殲,李仙洲也被我軍抓走了。
這一系列的失敗都令蔣介石十分懷疑,他不得不進行“檢討”和“反思”。
1947年2月19日,蔣介石在南京的軍官訓練團作報告。蔣介石在報告中說:“現在關內的共產黨軍大約分為五部分,在這五部分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詭計最多,清除最為困難。”
蔣介石經過“檢討”後,決定改變作戰方針,集中兵力向陝北和山東解放區發起重點進攻。
1947年3月,解放戰爭進行了8個月後,國民黨軍雖然佔領瞭解放區105座城市,但先後被我軍殲滅了71萬多人,並在幾個戰場上都喪失了主動權。
由於他們的戰線越來越長且兵力明顯不夠,因此國民黨軍隊被迫在晉魯豫、晉察冀、東北等戰場轉為守勢,放棄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企圖先佔領山東和陝甘寧解放區,隨後再向華北和東北戰場進攻。
敵人進攻山東的兵力高達24個師、60個旅,總人數大約有45.5萬多人,佔他們進攻解放區總兵力的27%,更是佔重點進攻兵力的66%。其“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也就是整編第74師和第11師、第5軍全部調集於山東戰場,並以“三大主力”為骨幹,分別編成3個機動兵團。
第一兵團由湯恩伯指揮,其中包括整編第74師在內的6個整編師;
第二兵團由王敬久指揮,其中包括第五軍以及3個整編師;
第三兵團由歐震負責指揮,其中包括整編第11師在內的5個整編師以及第7軍。
在作戰方針方面,國民黨軍也有新的變化,解放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大多采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等戰法。
除此之外鑑於在津浦線朝陽集、蘇中、蘇北等戰役中遭受我軍各個殲滅,於是他們吸取之前分路進攻而被分割殲滅的教訓,決定採取高度集中兵力、穩紮穩打的戰法。
企圖進一步加強兵力密度,成縱深梯次部署,對我軍構成兩臂橫兜、中間挺進的姿態,令我軍無法對其進行分割和各個擊破,而陷入被動應戰的境地。
許世友怒摔粟裕電話
敵軍改變作戰方針後,率先進攻的地區就是山東和陝北,為了獲得戰爭的勝利,國民黨在山東地區成立了聯合指揮部,由顧祝同和王耀武共同坐鎮進行指揮,張靈甫和其他幾個兵團則相互配合進軍。
眾所周知國民黨攻打我軍的兵力足足有45.5萬人,而我軍兵力只是對方的一半,再加上武器方面的不足,因此想要獲得勝利,必須要採取“智取”的方式。
此次國民黨將領顯然吸取了之前作戰的經驗,他們不再像之前那樣猛衝,而是制定了穩紮穩打的方針,我軍的處境也變得有些危急。面對國民黨的打法,毛主席下令:“現在國民黨的軍隊集中在一起,我們不好逐個攻破,戰士們要忍耐,尋找合適的機會進行殲滅,千萬不能硬碰硬。”
毛主席的命令一下達,大家立刻開始實施並進行緊張的部署。儘管國民黨軍隊目前有模有樣地集中在一起,但粟裕知道國民黨將領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好大喜功,喜歡在蔣介石面前表現自己。
粟裕將軍認為,只要我軍表現出想要撤退的姿態,國民黨軍隊就會立刻跟上來。最重要的是別看國民黨軍隊此時集中在一起,實則他們是面和心不和,只要有一支部隊“上鉤”,其餘部隊不僅不會去幫忙,相反還會冷眼旁觀。
如此一來我軍再採取逐個擊破的辦法,徹底打亂國民黨的軍事部署,這樣國民黨改後的方針也沒有用了。
於是粟裕立刻命令部隊向後撤,隱藏在大山當中,然後尋找合適的機會。與此同時後續的各個部隊都跟著到達指定地點,一旦雙方開戰,就可以和主力部隊進行配合,前呼後應。
我軍的部隊突然向後撤離,這一舉動連蔣介石也十分疑惑,他不知道我軍究竟想要幹什麼。而國民黨內的其他將領看到我軍向後撤退後,來不及多想立刻追擊,而向前追擊的部隊就是張靈甫所帶領的第74師。
只見張靈甫率領整編第74師快速向前推進,把黃百韜兵團和李天霞兵團遠遠地甩在後面。在張靈甫以為自己可以立功的時候,殊不知“危險”正在慢慢向他靠近。
張靈甫率部追擊我軍這一舉動不僅改變了國民黨軍穩紮穩打的方針,更是出乎了我軍的意料。原來我軍想要消滅的是國民黨第48師,沒想到追上來的卻是張靈甫的第74師。
粟裕的作戰被張靈甫打斷了,他的臉上沒有一絲慌張和驚訝,而是立即給華東野戰軍第九縱打去電話:“停止前進,立即返回原地!”
許世友聽到這裡瞬間火了,一把奪過參謀長手中的電話,也沒來得及問對方是誰,便怒吼道:“你們這些當官的只知道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我們當兵的用的是兩條腿,不是國民黨的大卡車有四個輪子!”
許世友吼完便將話筒給摔了,而電話另一頭的粟裕則被許世友的態度給氣得臉色通紅,沒有說一句話,只是盯著手中的話筒愣了好一會兒神。
相信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許世友為何脾氣這麼大呢?粟裕只是讓部隊原路返回,也沒有下達其他過分的命令啊?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剛開始各個部隊根據華東野戰軍司令部的統一部署,決定躲避敵軍鋒芒,大膽插進沂蒙山區。這附近方圓幾十裡,山連著山,峰連著峰,山勢也是十分險峻的,各個部隊都在崇山峻嶺中迴旋。
然而不僅連敵人都摸不到華野主力的蹤影,連我軍的部隊都摸不清楚方向了。戰士們天天爬山,有時候轉山頭,有時候向北走,有時候向南走,再加上戰士們已經好久沒有痛痛快快吃喝一場了,肚子都餓得貼到背上了,因此對上級的命令也有一絲懷疑。
許世友看到自己計程車兵處於如此境地,當然會忍不住心疼,同時他也不理解為什麼指揮部要讓軍隊撤到山裡。最重要的是他們此次是要去攻打整編第48師的,儘管戰士們餓著肚子,但士氣也是非常飽滿的,如今聽到要原路返回,許世友心裡當然會有些不舒服。
許世友發洩一通後心裡舒服多了,冷靜下來後詢問參謀長:“上級為什麼要讓我們原路返回?”
參謀長經過解釋後,許世友才知道自己錯怪指揮部了,原來張靈甫跟來了,上級命令自己的部隊原路返回是為了攻打整編第74師。於是許世友想要將功贖罪,將張靈甫率領的整編第74師給消滅乾淨。
張靈甫整編第74師
張靈甫部的裝備可以說是國民黨部隊中最好的一支隊伍,他們擁有清一色的美式裝備,更是自詡是國民黨的“王牌軍隊”。整編第74師除了裝備好,整個部隊不管是師長張靈甫還是普通的戰士,全都狂到沒邊了,他們甚至說出:“只要有74師在,國民黨就不會敗!”
我們先不說第74師的實力如何,單從蔣介石對他們的重視程度來看,這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隊伍。許世友打仗多年,早就聽說張靈甫和第74師的名聲,儘管如此他也沒有一絲害怕,反而有些興奮。
許世友的口頭禪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慫,一旦慫了,戰鬥就輸了一半,只有向前衝才能贏。”當然了,許世友也不是沒有章法地向前衝,而是有自己的戰術。
對於一位優秀的將軍來說,對手越強大,自己越興奮,許世友就是這樣一位將軍,同樣粟裕也是如此。粟裕看到張靈甫率部跟上來的時候,當即聯絡最近的部隊:“先將張靈甫這個硬骨頭給吃了,那麼剩下的部隊就不用擔心了。”
5月13日黃昏,華野參戰部隊在夜幕的掩護下向整編第74師發起了進攻,也揭開了孟良崮戰役的序幕。
整編第74師先是遭到了許世友的華野九縱的進攻,九縱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再加上他們有友軍的配合,因此整編第74師的部分軍官頓時發生慌亂。
張靈甫見狀呵斥屬下:“千萬不能大驚小怪,他們想一口吃掉我74師,簡直是痴心妄想!”
華野各個縱隊都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自己的任務,從13日黃昏到14日上午,大體對整編第74師形成了包圍態勢。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張靈甫被包圍後非但不慌張,反而有幾分得意,他說:“以我張靈甫當成誘餌,將共軍吸引在我的周圍,如此一來有利於國軍四面夾擊。”
於是張靈甫在沒有友軍緊密配合的情況下,就魯莽地率領整編第74師和華野軍隊展開戰鬥。戰爭剛剛開始,有一個村莊就引起了國共雙方將領的注意,此地就是垛莊。
粟裕電令王必成率領6縱從魯南北上,直搗垛莊,與此同時湯恩伯也命令張靈甫派運輸團火速增援垛莊,避免發生不測。
小夥伴們看到這裡一定非常疑惑,這個垛莊究竟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
其實垛莊是整編第74師的補給點,同時也是沂蒙公路上蔣介石軍隊賴以進退的咽喉,因此此處是國共兩黨奪取的重點。
5月12日下午,王必成接到一封來自陳毅和粟裕簽發的電報,隨後在15日拂曉全殲守敵一個連的兵力,最終攻下沂蒙公路上的重鎮垛莊,成功切斷整編第74師的唯一退路。
此時的張靈甫才意識到戰局對自己不利,他不得不讓戰士們丟下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收兵退縮,率領3萬多人退到孟良崮的山谷中。
許世友怕被陳毅罵,不敢參加會議
驕兵必敗,這是古往今來的大忌,也是張靈甫自取滅亡的重要原因。起初湯恩伯曾這樣勸過張靈甫:“你千萬不要小看共產黨,他們打起仗來可是十分勇猛的,切記不要貿然進攻。”
但是張靈甫性格狂妄自大,再加上他急於立功,因此根本不將湯恩伯的勸誡放在心中。
如今整編第74師據守在蘆山、孟良崮等山頭,張靈甫知道只守著幾個山頭是根本無法取得勝利的,但他又有自己的想法:“憑藉整編第74師的實力,共產黨一時還是打不下的,只要能將華東軍牢牢吸住,一旦友軍前來支援,就能和他們裡應外合,將共產黨打敗!”
蔣介石顯然也是發現了這一態勢,於是在整編第74師被華野包圍後,他一邊命令第74師繼續吸引華野主力,一邊命令第五軍、整編第11師、65師、25師、83師以及48師等部隊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上,趕赴垛莊等地支援第74師,企圖內外夾擊,一舉消滅華野。
在華野被蔣介石反包圍後,陳毅打電話給負責指揮作戰的第一縱隊司令員葉飛:“蔣介石如今要和我們決一死戰,他已經派出重兵將我們給包圍了,情況十分嚴重。現在你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孟良崮,必須要將第74師給消滅!”
除此之外陳毅還給九縱司令員許世友打去電話:“聚殲74師,成敗在此一舉,現在要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孟良崮給拿下。你們打掉一千,我就給你們補充一千,誰攻下孟良崮誰就是英雄!”
在陳毅的鼓勵下,許世友率領九縱從山下打到山上,最先把紅旗插到孟良崮的山頂,為全殲整編第74師立下了汗馬功勞。
根據戰場的情況,華野指揮部進一步調整了部署,決定在15日下午1點發起總攻。13點一到,攻擊部隊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從四面八方像潮水般湧向敵人的陣地。
敵人幾次拼死抵抗,但都以失敗告終,慢慢地敵人支援不住了,張靈甫曾經夢想的“中央開花”也變成了泡影。敵軍增援部隊在我阻擊部隊的頑強防禦和反擊下,有些被消滅,有些則身受重傷。
由於我軍阻援部隊頑強奮戰,導致敵軍各部隊都遭到我軍主力部隊的圍攻,都在呼叫對方向自己增援。張靈甫求助無望,企圖突圍逃命,但都被我軍給擊退了。
整編第74師連日來傷痕累累,再加上他們沒有食物和水源,以至於陷入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絕境,軍心自然動搖,亂成一片。
我攻擊部隊集中炮火向敵軍所在的方向轟炸,山上一片火海,整編第74師的人東躲西藏,戰鬥隊形也被破壞。此時的張靈甫和少數戰士躲在一個山洞裡,準備等我軍離開後再逃走。
這天下午我軍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粟裕讓參謀處統計一下各縱隊上報的殲敵人數,也正是因為這一舉動才發現上報的人數比整編第74師的編制數少上7000多人。
粟裕當即下令:“立刻搜山,沒有命令不能撤離戰場。”緊接著陳毅也囑咐道:“不要放走張靈甫一兵一卒!”就這樣在3個小時的搜查內,終於在孟良崮和600高地之間發現了這股殘敵。
至此,號稱蔣家“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74師徹底被我軍殲滅,師長張靈甫也自殺而亡。
張靈甫狂妄自大且急於立功的做法早已決定了他的結局,而粟裕則時刻保持清醒,冷靜分析敵我雙方的情況。面對張靈甫的冒進,粟裕當機立斷,來了一招“猛虎掏心”,在震懾住其他國民黨的同時也打擊了國民黨計程車氣。
除此之外其餘各個縱隊的表現也是十分優秀的,許世友率領第九縱隊的戰士們拖住了張靈甫的部隊,給第六縱隊切斷張靈甫後路留下了充足的時間,同時也為殲滅張靈甫部隊立下了大功。
孟良崮戰爭結束後,部隊召開了一次會議,會上不僅總結經驗教訓,還對每位戰士進行論功行賞。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許世友卻沒有出席這次會議,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接下來陳毅的一番話給疑惑的戰士們解答了:
“這次孟良崮戰役的勝利是毛主席指揮有方、是大家齊心協力、是百姓全力支援獲得的結果。
但是我們個別軍官以為自己戰鬥有功,尾巴翹了起來,竟然開始質疑起總部的命令,還說手指在地圖上一卡一卡的指揮,可是了不得呢!看來我這個指揮官的位子應該讓給他才對!”
陳毅說完這番話後,便將目光放在了許世友所帶領的第九縱隊的身上,戰士們看到這裡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許世友知道如果自己參加這次會議的話,必定少不了陳毅一頓臭罵,於是他乾脆不來,既不受到表揚,也不受到批評。
不過不管是陳毅、粟裕還是許世友,他們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祖國著想,因此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而許世友和粟裕的關係也沒有因此惡化,反而越來越好。1969年,粟裕還拜託擔任南京司令員的許世友,照顧一下在南京的老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