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周知,八路軍115師是由紅一方面軍改編而成的,但是這個紅一方面軍與長征時從中央蘇區出發時的那支由黨中央、中革軍委指揮的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在部隊組成上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絕不能簡單地把115師與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的“嫡派傳人”劃上等號。
簡要看下紅一方面軍的歷史沿革
1930年8月,紅一、紅三軍團在湖南永和會師,正式成立紅一方面軍。
1931年11月,紅一方面軍總部撤銷,所屬部隊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中革軍委)直接指揮,部隊改稱中央紅軍,下轄紅一、紅三、紅五軍團。1933年5月,恢復紅一方面軍司令部,1934年1月,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再次併入中革軍委,部隊也再次改稱中央紅軍。長征前夕,新成立的紅八、紅九軍團也納入紅一方面軍序列。
這就是紅一方面軍在1934年10月長征之前的簡要沿革,在長征時它的正式稱謂是中央紅軍,中央一般在電報中自稱為野戰軍,但一般情況下,大家約定俗成仍習慣將其稱為紅一方面軍。
中央紅軍長征之初總計有8.6萬人,但在長征過程中損失很大,尤其以紅八軍團損耗嚴重,僅剩1000餘人,部隊番號被撤銷,下屬部隊分別編入紅三、紅五軍團。1935年6月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後,紅五軍團、紅九軍團跟隨紅四方面軍行動。其中,紅五軍團改成紅五軍,在跟隨西路軍征戰期間全軍大部分犧牲;紅九軍團改稱紅三十二軍,後來劃歸紅二方面軍建制,也就是後來的八路軍359旅718團。
這樣,長征後期的中央紅軍僅剩紅一、紅三軍團,雖然號稱是軍團,但編制也很不充實,為了整編部隊、利於指揮,1935年9月,紅一、紅三軍團番號撤銷,改為紅軍陝甘支隊。一個月後,全軍勝利到達陝北吳起鎮,長征結束。
與中央紅軍會師的是紅十五軍團,這是由率先長征到達陝北的鄂豫皖紅二十五軍,與陝甘當地的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後合編的一個軍團。
陝甘支隊與紅十五軍團匯合後,恢復紅一方面軍番號,下轄紅一軍團及紅十五軍團。
紅一軍團下轄紅1師、紅2師和紅4師,紅三軍團番號沒有恢復,而是併入了紅一軍團。紅十五軍團下轄紅75師、紅78師、紅81師,分別由紅二十五軍、二十六軍、二十七軍改稱。
這樣看,新的紅一方面軍就有了井岡山根據地(紅一、紅三軍團)、鄂豫皖根據地(紅二十五軍)、陝甘根據地(紅二十六、二十七軍)三支紅軍的紅色血脈基因。
到抗戰爆發前,紅十五軍團的編制出現了一些變化,即將紅81師調出,從紅75師抽調部隊又組建了紅73師,這樣紅十五軍團就下轄紅73師、紅75師、紅78師。
紅一方面軍是怎樣改編為八路軍115師的?
紅軍改編後,紅一方面軍改為八路軍115師,國民政府給了115師兩個旅的編制,即343旅、344旅。
紅一軍團改為115師343旅。其中,343旅685團由紅2師改編,延續了老紅一軍團的血脈;686團由紅4師改編,延續了老紅三軍團的血脈,他們都是紅一方面軍從中央蘇區帶出來的老部隊。
紅十五軍團改為115師344旅,344旅原有687團、688團,後來又擴編了一個689團。687團、688團分別由紅73師、紅75師改編,延續了紅二十五軍血脈;689團由紅78師改編,延續了紅二十六軍的血脈。
115師除了這兩個旅,還有其他直屬分隊,其中師獨立團是由紅一軍團紅1師改編的;直屬炮兵營、輜重營均是由陝南紅軍74師改編的,而陝南紅軍74師是紅二十五軍長征時在陝南留下的革命火種。
這樣來看,在115師中老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的底子都在343旅和獨立團:
685團由紅2師(老紅一軍團)改編,源於南昌起義部隊;
686團由紅4師(老紅三軍團)改編,源於平江起義部隊;
獨立團由紅1師(老紅一軍團)改編,源於湘贛邊秋收起義部隊。
綜述
我們平時在說紅一方面軍時,一般情況下指的都是源於井岡山根據地、從中央蘇區走出來的那支紅一方面軍,也就是中央紅軍。等到長征勝利後,新組建的紅一方面軍已經與當初的紅一方面軍有了很大區別。
據實來看,115師344旅屬於半路加盟的新紅一方面軍,而不是井岡山時期的老底子。如果再加上其他直屬部隊,那麼實在是不應該把115師與紅一方面軍(中央紅軍)簡單地劃上等號,而要具體分析各支部隊的源頭,才能追溯其起源。
很多人總喜歡言必稱115師繼承了紅一方面軍的血脈,因此必須要注意到上述這幾點。
另外還要提一句,如果沒有紅十五軍團,單憑紅一軍團長征後的那點家底,115師的組建必定是千難萬難。因此,紅十五軍團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