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作戰是海軍當前重點發展的作戰力量,是遂行奪島登陸、維護國家統一的利劍。作為世界上規模較大的各海軍陸戰隊主要裝備之一, 兩棲裝甲車是一種既能在海上又能在陸地遂行作戰的軍用車輛,這使其成為海上運輸工具和內陸河湖及水網地帶作戰車輛的折中產物,其獨特的可直接從海上輸送步兵和裝備到灘頭的能力,被視為21世紀執行"超視距"三棲登陸作戰的"法寶"之一。
由於裝甲車輛不同於一般的船體, 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這也是制約其在水上行駛速度的最大制約因素, 一般的兩棲裝甲車輛的水上最大行進速度為13-14公里每小時, 這樣的速度極大地制約著自身的作戰能力, 很容易被敵方發現和攻擊, 因此現在最大的問題和難題就是如何最大程度提高兩棲裝甲車的水上航速, 極大地增強自身的作戰和生存能力,一直是世界各國需要研究的問題。
兩棲裝甲車的歷史,可謂是淵遠流長。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就進行了坦克的浮渡試驗。 1918年10月,英國軍方在倫敦附近的布倫特水庫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坦克浮渡試驗。當時,在 Ⅸ型坦克的車體兩側各掛上一個“駝”式浮箱,以增大浮力,試驗取得了成功,但這種方式太笨,也算不上是水陸坦克。不過,它是坦克克服水障礙的第一次嘗試,開創了兩棲裝甲車輛開發與研製的先河。
不過,此時兩棲裝甲車輛的發展比較緩慢,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一戰期間所進行的數十次登陸作戰,基本上是小型的、戰術規模的登陸,或是偵察破壞性登陸,戰役性的登陸只進行過幾次。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英軍和法軍於1916年在加里波里半島進行的,卻遭到慘敗,致使許多國家認為,對有強大設防的海岸進行登陸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這種觀念嚴重阻礙了水陸坦克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於1920~1922年間,製成了以D型坦克為基礎的水陸坦克的樣車,取得了部分的成功。靠履帶划水使它達到了2.4千米/時的水上航速。後來,美國、法國、前蘇聯、日本等國都在研製水陸坦克方面作過不少嘗試。其中,最成功的是前蘇聯於 1933 年設計的 T-37 水陸坦克。它只有 3.2噸,乘員2人,裝一挺 7.62毫米機槍,公路最大速度為 35千米/時,水上最大速度為 4 千米/時,總生產量為 1200 輛。後來,前蘇聯又研製成功 T-38 、T-40 輕型水陸坦克,這些水陸坦克都裝上了螺旋槳式水上推進裝置,車首也裝上了防浪板,可以說像個水陸坦克的樣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歐洲、北非及太平洋各戰場,由於盟軍初期的失利,致使隨後的反攻作戰非從海上發起不可,因此登陸作戰的次數相當頻繁,規模越來越大,組織指揮更加複雜,登陸作戰才再次受到各國軍事專家的重視,不僅在各個戰區,而且在戰爭的各個階段都起了重要作用,給水陸坦克的發展創造了歷史機遇。
日本於1942年研製成功的 “卡米沙 ”水陸兩用坦克,戰鬥總質量為 10. 9噸,乘員 2 人,裝一門 37 毫米火炮和一挺7.7毫米機槍,車體兩側掛載魚雷,靠螺旋槳式推進器使水上最大航速達到了 9. 6千米/時,這在當時已是相當高的航速了。
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軍也開始對 “鱷魚”的兩棲車輛進行改進,並命名為“水牛”LVT-2,成為美國第一輛兩棲裝甲車,專門用於在兩棲作戰中運送軍用物資。1943年,美國又定型生產出發動機前置的LVT-3。在此之後,又將LVT-3的尾門改裝成跳板式,製造出LVT-4——LVT-4戰鬥全重16.5噸,乘員3人,載重4086千克,可裝載30名士兵或一輛吉普車,或1門反坦克炮,採用風冷汽油機,水上靠履帶划水,最大航速達到10千米/小時,是二戰期問LVT系列中生產數量最多的裝甲車。
美國在不斷髮展LVT系列裝甲車的同時,為了適應登陸作戰和島嶼爭奪的需要,美軍將謝爾曼M4 中型坦克改裝成M4DD 水陸坦克,在坦克的尾部裝上了兩個直徑 66 釐米的螺旋槳式水上推進器,使它的最大航速達到8~10 千米/時。它的浮渡圍帳也算是一個創造,因為30 噸的M4坦克本身不具備浮渡效能。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為了增大浮力,必須增大排水體積,採用浮渡圍帳,便是解決的辦法之一。在結構設計上,保證乘員能夠在 15分鐘內把圍帳豎起來十分方便。
在 1944 年 6 月 6 日的諾曼底登陸作戰中,盟軍共動用了十個M4DD 坦克營。 M4DD 坦克很像一個大水櫃,樣子十分壯觀。當然,這樣的坦克在水中就不能打炮了,它可以認為是臨時改裝的一種權宜之計。
50~60年代,兩棲裝甲車輛的生產技術逐步走向成熟。此時,美軍把發展兩棲車輛的重點放到兩棲裝甲突擊車上,開發出LVTP-5系列——LVTP-5有3名乘員和34名載員,裝有1挺7.62毫米機槍,車體前部有鉸接其上的跳板,由液壓機構控制,車體兩側各有1扇緊急艙門,發動機後置,水中靠履帶划水,最大航速達10.9千米/時,為美軍海軍陸戰隊提供登陸作戰的武器裝備。
不過,世界上各軍事強國對水陸坦克的發展,歷來有兩種不同的觀點。有的主張適度發展,有的則不主張發展。重視發展水陸坦克的國家是前蘇聯和中國。前蘇聯於 1952 年裝備了 PT-76 水陸坦克,其戰鬥總質量為 14. 6 噸,乘員 3 人,裝 100、76 毫米火炮,公路最大速度為 44千米/時,靠噴水推進裝置使水上最大航速達到了 10千米/時,其總生產量為7000輛, 並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堪稱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裝備國家最多的兩棲裝甲車輛。
作為當時稱得上是世界最先進的水陸坦克,63 式水陸坦克是我國自行設計、獨立研製的兩棲戰鬥車輛,坦克戰鬥全重18噸,乘員4人,裝有1門85毫米坦克炮,採用噴水推進器,水上最高速度12千米/時,曾榮獲 1965 年國家計委、經委頒發的國家新產品二等獎。它上面獨特的 “水道夾層冷卻系統” ,可顯著降低發動機迴圈水的溫度。63式水陸坦克具有較強的火力,較好的機動效能特別是兩棲效能和適當的裝甲防護能力,曾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70年代至今,水陸坦克的發展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是其他兩棲裝甲車輛的研製與改進從未停止。此時,兩棲裝甲車輛的範圍開始擴大,兩棲效能得到普遍重視,這一時期問世的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空降戰車,無論是履帶式還是輪式,幾乎都具備兩棲效能。這些兩棲裝甲車輛大都裝有專用的水上推進裝置,而採用制式浮箱、浮囊或浮渡圍帳並借用陸上行進裝置推進的形式已有日見減少的趨勢。
作為世界上人數最多、裝備最精良的兩棲突擊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於1971年8月裝備了新一代兩棲裝甲突擊車LVTP-5系列。該車車體為鋁合金裝甲焊接結構,車首呈尖形,並略向下傾斜,兩側甲板向內傾斜,車尾設有液壓控制的跳板,主要武器為1挺12.7毫米機槍,裝有噴水推進器,水上最高航速達到13.5千米/時。
從1977年開始,美國又開始對LVTP-7的動力裝置、瞄準儀器和懸掛裝置等進行改進,完成了向AAV7系列兩棲戰車的過渡——美軍AAV7 先進兩棲突擊車裝上 25 毫米機關炮,水上最大航速將達到 36-46 千米/時,水陸機動效能強,裝備反坦克導彈系統、全解式火控系統,多波段無線電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先進的電子裝置,具有較強的指揮控制能力,可滿足美軍“超視距”登陸作戰概念的要求,是美軍現役搶灘登陸作戰的主力裝甲車輛。
作為AAV7系列的繼任者, 新型EFV兩棲遠征戰車被美國海軍陸戰隊視為21世紀執行"超視距"三棲登陸作戰的"三大法寶"之一,在機動性、火力強度和生存力等方面都要比前任勝出一籌。
EFV在水中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46公里, 是過去兩棲突擊車的3倍, 以37公里/小時的速度可在水上持續航行120公里, 並能在3級海況下連續作戰, 5級海況下生存。並且, 它裝備有火力更為強大的30毫米口徑機關炮和同軸7.62毫米口徑機關槍。EFV引入了滑行車體的概念, 採用伸縮式懸掛裝置, 車頭底部楔形裝甲向上傾斜32度, 全新設計地防浪板可大大減少車首上浪。其作戰原則就是在敵方岸防火力的有效射程以外的25海里下水, 在完成集結編隊後, 在翻騰海浪的掩護下, 以高速度衝向敵岸灘, 發起“超視距”的兩棲攻擊, 高速穿越敵岸防火力控制區迅速突擊上陸。
EFV車體由鋁合金裝甲焊接而成, 全車周邊可承受14.5毫米重機槍的攻擊, 車輛頂部可防155毫米榴彈破片, 必要時還可為其附加模組化陶瓷裝甲。其車內則裝有自動火警探測與撲滅系統、超壓三防系統、車載維護系統等。據悉, 美軍還打算為EFV裝配主動防護系統, 以進一步加強它的生存能力。
作為全球最強“灘頭之王”,俄羅斯BMMP履帶式兩棲裝甲車採用BMP-3的底盤和BMP-2的炮塔雜交出來的新型戰車,擁有37公里/時的最大水上時速和75公里/時的最大陸地時速,可安裝AU-220M遙控武器站,遙控武器站安裝1門57毫米自動炮和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BMMP可搭載車長、駕駛員、炮手和10名步兵,配備新一代夜視系統、瞄準系統和火控系統,用於晝夜全天候作。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重要武器之一,中國ZBD-05履帶式兩棲步兵戰車是世界上水上時速最快的現役兩棲戰車,戰車重量約26噸,水上速度可達30-40千米/時,裝備30mm機關炮,炮塔兩邊各外掛有一枚紅箭-73A反坦克導彈,有效射程範圍在500-3000之間,可摧毀火力點和簡易野戰工事。此外,該車數字化、資訊化程度較高,火控系統可在3秒鐘內捕捉1000米遠的目標,14秒內捕捉2000米遠的目標,精準率達90%以上。
未來登陸作戰將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大規模、高強度和陸海空三軍聯合的立體作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電子化﹑資訊化將在裝甲車輛中得到全面體現,如敵我識別器﹑超近反導、鐳射報警﹑熱成像﹑鐳射測距﹑影像融合GPS定位導航等技術以及全自動火控系統都將根據不同需要,應用到體系齊全、火力強大的高速兩棲戰車上,將使傳統登陸作戰方式發生了全新的變革, 對未來的登陸作戰模式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