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2年2月21日,燈火輝煌的人民大會堂禮堂內,尼克松輕鬆自在地坐在席位上,滿懷期待地等待品嚐中國美食這一時刻的到來。與此同時,後廚的郭成倉及其同事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對於這些菜餚是不是合美國總統的胃口,所有人都沒有答案。
不一會,一道散發著清香味的奶黃色的湯品呈上了桌,尼克松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將一塊鮮嫩的竹蓀送入嘴中,又細細地品了一口湯,抿了抿嘴唇,像是在回味一樣,忽然眼睛閃過一道驚喜的亮,轉頭對身旁的詢問身旁的周總理,這是一道什麼菜。
周總理笑著向他解釋道:這是‘竹蓀芙蓉湯’,原料竹蓀是採摘自四川省長寧縣最嫩的部分,用飛機空運過來的。尼克松聽完後滿臉笑容,連連讚歎這竹蓀的鮮美可口,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更是直接豎起了大拇指:“這是你們中國的白珍珠,就連無數不包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也沒來得及記載。”看到尼克松等外賓吃得興高采烈,郭成倉懸著的心,才終於落了地。要知道,為了準備這一次的國宴,所有的國宴廚師已經不知疲倦地忙碌了整整一個月了。
01
中國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農民埋頭田間插秧勞作,是為了自己能吃飽;共產黨搞革命,推翻反動統治,是為了全天下的人都能吃飽。
“吃”在中國人眼中的重要程度是毋庸置疑的,而作為國家宴請最高規格的“國宴”,在我國外交上更是佔據了舉重若輕的地位。
作為國宴大廚,郭成倉曾為許多重量級的外賓做過菜,廚藝自然是一流的,能夠得到尼克松的誇獎也並不稀奇。但他的一身本事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中逐漸打磨鍛鍊得來的,從幫廚、小廚、主廚再到總廚師長,郭成倉踏踏實實走出的每一步,都成為了他攀登廚藝巔峰的階梯。
郭成倉出生於一個廚師世家,爺爺、父親和叔叔都是在“婚喪嫁娶一條龍”裡做廚師的,雖然薪資不高,卻讓郭成倉耳濡目染,擁有了極高的烹飪天賦。
由於家中經濟困難,郭成倉只在幼年時上了幾天學,後來就跟著父親做起了學徒,開始了廚頭灶腦的生涯。
回憶起青年歲月,郭成倉非常驕傲地說:“我天生就是幹廚師的料,學什麼都比別人快。”
事實也的確如此,二十多歲時,他去到了一家機關單位食堂工作。一開始,新手只能做些擇菜切配的雜事,根本摸不著灶臺,郭成倉苦於自己的才華得不到施展,心中有些鬱悶,不過好在,機會很快就來了。
一天,主廚有事請假,其他人都難挑大樑,郭成倉就臨危受命,有模有樣地當了一回主廚。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年輕小夥子做起菜來,一點不比經驗豐富的老廚師差,不僅將廚房任務安排得十分妥當,做出來的菜餚更是色香味俱全,甚至比之前大廚的手藝還要好,眾人皆對郭成倉的本領讚歎不已,再後來,郭成倉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主廚。
1959年,人民大會堂順利建成,國家開始從全國各地招募服務人才。
在家鄉縣城內小有名氣的郭成倉也參加了國宴廚師的選拔。精湛的廚藝和清白的出生,讓郭成倉順利從應徵的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第一批入選大會堂廚師的二十九分之一,縣長很是欣賞郭成倉,但為了服從大局,他也只好割愛。
郭成倉離開前,縣長拍了拍他的肩膀,悄悄地囑咐他:“如果哪天不相干了,還可以回來。”
就這樣,郭成倉乘坐來到了莊嚴神聖的首都北京,進入人民大會堂宴會廳工作,就此開啟了自己近五十年的國宴廚師生涯。初來乍到的郭成倉懷抱著一腔熱情,興奮地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但很快,他的一腔熱血就被現實給擊退了。
廚師團隊中的人都來自五湖四海,從年齡、性格、語言再到擅長的菜系,都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廣東人、新疆人、四川人……大家誰也不服誰,再加上方言的干擾,廚師們之間溝通更是困難重重,工作配合難度極大。
宴會廳的工作任務非常繁重,一忙起來昏天黑地的,郭成倉經常忙得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再加上待遇不高,沒過幾天,一些人就打起了退堂鼓,不是磨洋工,就是裝病泡病假。郭成倉心裡也犯起了嘀咕:
這還不如自己在老家當個食堂主廚舒心呢!但這份工作多少人羨慕眼紅,自己怎麼嫩而過輕易放棄呢?究竟是要走還是要留,他一時拿不定主意。
就在郭成倉不知應該如何做選擇的時候,領導們發現了廚師班子的問題,開始耐心細緻地做工作,終於讓大家認識到了宴會廳工作的重要意義。
郭成倉也深受觸動,決心要發揮出自己作為年輕廚師“承上啟下”的作用,踏實刻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
他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回報,由於工作出色、廚藝精湛,他很快被上級任命為團支書,後來又一路晉升,從冷菜組長、熱菜組長一直幹到廚師長的位置,為中國舉辦盛大隆重的國宴貢獻了許多經典的菜色。
02
在郭成倉的回憶當中,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國宴後廚最為忙碌的時候。那一時期,新中國迎來了建交高潮,一場又一場接待外賓的宴會接踵而來,國宴異常忙碌,為了保證國宴的順利進行,郭成倉和同事們經常需要通宵達旦地備菜加工。
金日成來中國訪問時,就親自帶了一筐鮑魚。由於後廚人手少,沒辦法完成鮑魚的刷洗工作,為了更高效地完成食材的處理,下班以後,所有人都自覺留在廚房,拿起刷子吭哧吭哧地刷起鮑魚來,一直到凌晨兩三點鐘才結束。
在接待基辛格的宴會上,郭成倉等人經歷了一次最為驚險的烹飪。
1971年7月9日當晚,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款待這位美國秘使。眾所周知,基辛格不僅是個高明的談判專家,更是個口味挑剔的美食家。
席間,基辛格意興闌珊,對擺在面前的中國菜餚淺嘗輒止,似乎胃口不太好。
而這時,總廚師長王錫田和郭成倉正在灶臺犯愁,原來壓軸菜“鹽焗雞”出了問題。這道菜本來的做法是要先將大鹽粒炒熱,然後把肉雞燜在熱鹽中,透過鹽的熱量把雞燜熟。
可這種做法需要四個小時以上,眼看其他的菜都已經上桌了,雞卻還沒悶熟,在場的人都急出了一身的冷汗。
郭成倉急中生智,直接將半熟的雞從鹽中取出,拿高壓氣槍對著雞一頓猛噴,接著趕緊招呼
服務員上菜。
菜餚上桌,基辛格嚐了一口,立刻神情大悅,不住地稱讚這道菜,還提出要見廚師。
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高壓氣槍反倒給這道菜帶來了別樣的風味,鹽香深深地滲透進了軟爛嫩香的雞肉中,將雞肉本身的香味徹底激發了出來。
基辛格向王錫田詢問菜的名字,王錫田卻不知怎麼回答,幸好周總理反應很快,笑著對基辛格說:“就叫它基辛格雞吧。”幽默風趣的回答不僅化解了場面的尷尬,更逗得基辛格開懷大笑,為尼克松的訪華架起了友好的橋樑。
而這一道差點要“壞菜”的“基辛格雞”,在後廚人員的補救下,成為了一道國宴餐桌上最受外賓歡迎的新菜品。在一次次的“弄拙成巧”,化解“飲食危機”的過程中,郭成倉等後廚工組人員的智慧,也顯露無疑。
03
基辛格心滿意足地回國後,尼克松訪華的諸多事項都被迅速提上了日程。為了接待這位歷史上首個到新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中方特地就菜品的問題和美方進行了多次的確認,瞭解尼克松以及夫人的飲食喜好,周總理更是親手完成了選單的設計。
擬定選單後,“34號特供處”就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食材的採購,什麼是“34號特供處”呢?其實就是新中國在成立初期建立的,其職責就是國宴等重大國事活動提供安全的食品。出於保密的需要,該機構一致沒有專門的稱號,因此只能用其門牌號來代指。
當時中國的物質資源都較為匱乏,要想弄齊食材也並不容易。負責採購的同志名叫張濤,為了購其國宴所需要的食材,他頂著寒冷的天氣從杭州到上海……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
有一道菜需要用新鮮的,但蠶豆是七八月份收穫的,要在冬夏之交的一二月份找到,幾乎是不可能的。經過多方查詢,終於在浙江省平陽縣錢倉鎮找到了一個長勢正好的蠶豆地,並且初熟正好能趕上歡迎尼克松的國宴。
美國三面環海,所以在午宴餐桌上海鮮是必不可少的,有關方面決定用黃海鮑魚來做備用。
鮑魚應當去哪裡找呢?遼寧省長海縣獐子島的人民公社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社的潛水隊為了撈到最新鮮的鮑魚,在零下二十度的嚴寒氣溫下,冒著刺骨寒風進入冰冷的海水下水採捕捉,終於將新鮮肥美的鮑魚撈了上來。
當尼克松知道,這些鮑魚是來自黃海深處時,不由得被中國人的熱情好客所深深感動了。
因為尼克松夫人又喝果汁的習慣,所以美方特意提出了這個要求,希望中方能夠為總統夫人準備這一種飲料。
這可讓郭成倉等人犯了難,那時候,中國並不富裕,就連上海流行的果汁都是兌著喝的,國內連一臺榨汁機恐怕都找不出來,這該如何是好呢?眾人拾柴火焰高,廚師們想出了最原始的辦法手工將果汁一滴一滴地榨出來,過程雖然非常困難,但果汁送到尼克松夫人嘴中的那一刻,大家都感到十分欣慰。
按照國際慣例,出訪國在結束訪問之前,要舉辦答謝晚宴,而這需要訪問國的配合。在菜品上,美方要求不再上魚翅,郭成倉等人又開始琢磨起來,到底什麼可以用來替代魚翅,思來想去,他們最終決定用銀耳。
現在看來,幾兩銀耳並不金貴,但在那時,銀耳都是野生的,其珍稀程度甚至比魚翅還要誇張,一斤魚翅賣價二十多元,而一斤銀耳就需要一百多塊錢。況且,天寒地凍的時節,有錢也買不到銀耳。最後,大家只好到同仁堂,將藥用的銀耳都買了回來,雖然有些都已經被碾成碎末了,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竹蓀鴿蛋湯,也是尼克松答謝晚宴上的一道菜品。
為了做這道菜,郭成倉等人跑遍了整個北京城,這才勉強收到了一千枚鴿子蛋。而這一千枚鴿子蛋中,大部分都是快要孵出小鴿子的毛蛋,郭成倉對其仔細挑選了一番,最終得到了進100枚品相較好的蛋。因為數量有限,最後只有主桌的菜是用的鴿子蛋,其他桌則是選用鵪鶉蛋來替代。
04
畢竟,國宴就是第二個外交戰場。
在後廚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尼克松的訪華晚宴才能吃得賓主盡歡,而這也為中美關係走上正常道路,作出了不小的貢獻。而周總理,更是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政治智慧,僅僅三兩句話,就讓尼克松認識到了中國的立場。
宴會氣氛融洽熱烈,尼克松和周恩來的興致也都很高漲,飯桌上兩人不時進行著交談,笑聲不斷。
忽然,服務人員將兩吃大蝦送到尼克松面前的桌子上,周恩來熱情地邀請尼克松品嚐。尼克松感到有些奇怪:按照國際慣例,帶殼的海鮮一般不會出現在國宴上,因為吃起來不雅觀,可為什麼中方偏偏要安排這樣一道菜呢?
周總理看出了他的疑惑,笑著用筷子夾了一塊蝦身送到口中。看到周總理竟然連蝦殼也一起眼瞎,尼克松更十分驚奇:難道蝦殼不用剝開嗎?
這時,周總理才慢慢地對他解釋了這道菜的做法,原來,兩吃大蝦並不是真蝦做的,而是用荸薺、熟山藥和鮮藕為主料製成的,其“蝦頭”澆以芡汁,“蝦身”用花椒鹽調味,一蝦兩為,因而得名“兩吃大蝦”。
聽罷,尼克松這才恍然大悟,高高興興地舉起筷子夾了大蝦放進嘴裡,有滋有味地品嚐了起來,沒過一會,這盤菜就見了底。看著空空的菜盤,周總理又對尼克松做出請的姿勢,尼克松又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菜都沒了,怎麼還讓我吃呀?”
周總理會心一笑,輕輕用筷子點了點菜盤,盤子立刻裂成了幾瓣。
原來,呈菜的盤子也是假的,兩吃大蝦仿的是蟹黃的味道,而菜盤模仿的就是蝦肉的味道,這才是真正的一蝦兩吃呀!聽得饒有興致的尼克松,不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
“中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謝謝您,讓我再一次領略了中方文明的精髓。”
但周總理的用心還不止於此,這“兩吃大蝦”更蘊含著深刻的政治隱喻。
中國有個成語叫做蝦兵蟹將,意思是橫行霸道。
而一直以老大自居的美國,就像是蝦和蟹一樣,動不動就對其他國家的事務指手畫腳橫加干擾,周總理特意將這道菜擺到尼克松的面前,就是旁敲側擊地向美國傳遞一個資訊,中國不是好欺負的。
可以說,這次國宴是十分成功的,尼克松一行人吃得津津有味,而中方也不失時機地表達了自己的政治態度。中美關係走上正常化,或許也有美食催化的作用。
圓滿完成了任務的郭成倉,後來仍舊兢兢業業地在一線工作,見證這著一段有一段的重要歷史。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普京、老布什、小布什……都曾品嚐過他的手藝。
在接受採訪時,郭成倉如數家珍地列舉了不同國家在飲食上的偏好:俄羅斯人就愛喝二鍋頭,德國人最愛紅燒肉……說道這些,他的臉上又浮現出了愉快的笑容,對於他而言,這些包含了自己奮鬥經歷的美好回憶,值得永遠珍藏。
結語:
國宴不僅是為了展示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更有著推動外交發展,傳遞中國思想、理念的重要。而在一道道美味佳餚的背後,是無數像郭成倉一樣的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奔忙身影。作為國宴背後的貢獻者,他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的故事也應當我們記住,他們的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愛國情懷更應當得到我們的傳承。